【文言文全解精炼】统编版语文九年级全一册 6《课外古诗词诵读》(共9页,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文言文全解精炼】统编版语文九年级全一册 6《课外古诗词诵读》(共9页,pdf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
5.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对接训练
中考对接
一、1.(1)A(B、D读shd,C读shuo.)
一、1.著我旧时裳2.萧关逢候骑
(2)D(D读sà0,其他都读sa0。)
3.干戈寥落四周星4.绿杨阴里白沙堤
(3)B(A读zhē,C读shé,D读z。)
5.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6.无案牍之劳形
2.(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2)广
7.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义的文化政治、思想、文化(3)太阳
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中国革命的光辉前途
二、1,只识弯弓射大雕
3.(1)“舞”“驰”两个动词的使用,侧面描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写山原,刻画了祖国山河的宏伟形象,生
3.含义相同。“略输”与“稍逊”都是稍差
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同
之意,“文采”与“风骚”都指广义文化。
时,通过拟人手法,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
4.上阕:描写;下阕:议论。
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的民族自豪感。(2)不能删去。“只”
岳阳楼记
和前面的“输”“逊”相照应,说明成吉思汗
只能以武力征服天下,而不能文治天下。
对接训练
4.(1)望惜(2)看红装素裹,分外妖
一、l.zhéxi6 n shang ya hui xiao
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
sao fei yào chan ting xi色
出其里(3)江山如此多娇(4)嬴政
2.(1)同“俱”,全、皆(2)指天气放晴
灭六国,统一度量衡刘彻颁行“推恩
(3)景象(4)详尽(5)在…之前
令”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赵匡胤
3.A4.D5.C
杯酒释兵权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
6.(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居庙堂之
(5)略
高处江湖之远(2)因己而悲心旷
5.略(任选一句进行批注即可)
神怡,宠辱偕忘
二、1.对祖国的壮丽山河的赞美,对封建主
7.(1)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
义的侧面的批评,以诗人为代表的无产
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
阶级要领导世界的壮志豪情。
责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
2.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山河的壮
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丽。下阕:评古论今,赞颂无产阶级要领
(2)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就为百姓忧虑,处
导世界的壮志豪情。
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
二、(一)1.D
内容上,勾画出一幅北方雄伟壮观的雪
2.(1)日光(2)圆形的玉(3)持、执
景概貌图;在结构上,总领下文的描写,
3.(1)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
为下文具体分写雪景做好铺垫。
天空。(2)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
4.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
绿,广阔无际。
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
4.第一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
试比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
阴冷的景象,抒发了凄凉悲伤的情感;第
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二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
179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月夜忆舍弟
作者简介
杜甫(712一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
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称“杜工部”。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其擅长律诗;风格多
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其诗内容大胆揭露当时社会
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今其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传世。
作品简介
《月夜忆舍弟》是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
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
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
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
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原文
戍鼓①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③,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①未休兵。
57
文言文
全解精练
注释警
①成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②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③露从今夜白:意思是
恰逢白露时节。④况乃:何况,况且。
装译文
边防驻军的鼓声禁止人行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夜恰逢白露时节,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常常不能送到,何况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评析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
郁哀伤,真挚感人。
长沙过贾谊宅
作者简介
刘长卿(?一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天宝年间,
刘长卿中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后因事下狱,两遭贬谪,任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
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其诗多写政治失意之
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今有《刘随州诗集》传世。
作品简介
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第一次是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刘长
卿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是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大
历十二年(777)间的一个深秋,刘长卿因遭人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
58
课外古诗词诵读
州司马。从《长沙过贾谊宅》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此诗当作于刘长卿第二次迁
谪来到长沙之际,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三年谪宦①此栖迟②,万古惟留楚客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①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⑤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①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②栖迟:居留。③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
④汉文:指汉文帝刘恒。⑤吊:凭吊。
琴译

你被贬于此地居留了三载,万古只留下你客居楚地的悲哀。
斯人已去,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寒林。
文帝虽是明君却恩疏情薄,湘水无情凭吊屈原岂有人知?
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竞何故被贬此地呢!
装评析
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
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全诗意境悲凉,真挚感人。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作者简介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世
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韩愈中进土,曾任国子博士、刑部待郎等职,因谏阻宪
5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