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8活动二:体会艰难的革命路程开个故事交流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为了实现革命理想,无数的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你知道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吗?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请收集烈士们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吧。革命英雄——喻培伦喻培伦在广州起义前夕赶制了300多枚炸弹,为起义作出了突出贡献。起义爆发后,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一边冲锋一边投弹,最后身负重伤,弹尽力竭,不幸被俘。在敌人面前,他拒不吐露革命机密,最后英勇就义。彭楚藩杨洪胜刘复基革命党人彭楚藩、杨洪胜、刘复基三人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三人痛斥时政,慷慨不屈。革命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英烈们为国为民,敢于牺牲,书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诗篇。时间 地点 革命过程 结果1. 武昌起义的意义是什么?2. 为什么清政府的统治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迅速瓦解了呢?填写表格,回答问题武昌起义简介表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活动三:民主共和渐入人心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所追求的“民主共和”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是怎样体现的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想一想: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上刮起了一股移风易俗的新风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你知道为了让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还进行了哪些探索吗?小调查: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签署总统令废除了缠足这一陋习,强迫女性缠足者会被重罚。禁缠足“缠足”是一种扭曲病态的旧社会审美,它摧残着女性的身心……辛亥革命成功后,新政府设立“义务剪辫处”,凡来剪“文明”发式者免费。剪辫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预示着人们不再效忠封建朝廷。剪发辫废跪拜握手礼是社交礼仪的简化,也表明一定程度的民主化。跪拜是等级差别的标志。辛亥革命后,体现平等的握手礼取代了跪拜礼。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种子在中国人的心中萌生。虽然在当时还没有做到真正的思想解放,但却为中国后来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基础。活动四:铭记革命历史说一说: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呢?看看别人怎么做我们可以通过故事会或者主题班会的形式了解英雄事迹。也可以为烈士扫墓,感受浓厚的革命氛围。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铭记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把他们的英雄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语文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五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序号 1内容分析 《推翻帝制,民族觉醒》是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是中国百年追梦之路中“救国之梦”的部分。本课主要写了为推翻帝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进民主革命而做出的努力。本课包括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主共和渐入人心三个框题。通过这节课的内容,知道孙中山为推进民主革命做出的贡献,简单了解他的革命思想。初步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认识到革命党人为救国救民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知道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为了民主共和理念的实现做出的努力。学习和继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的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意识。本单元主要以历史为载体,呈现、体会、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把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融入其中。课标分析 1.了解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感到自豪,坚定文化自信。通过参观博物馆或收集资料,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成果和我国的文化遗产,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活动。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理解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观看有关主题展览和视频等,感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3.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知道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通过查阅资料,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模范的故事,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开展“我能为国家做什么”的讨论,增进对国家的认识,激发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增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意识。学情分析 知识经验:已知: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观看部分影像资料,对于中国的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经历了沉重屈辱的历史。未知:中国的近现代史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事件非常多,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存在很大的漏洞。策略经验:已知: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调查、整理资料的能力,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未知:部分学生在筛选、运用材料方面还不够恰当。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史较难抓取其中的关键信息。生活经验:已知:学生能通过影像资料、图书和家长的讲解中获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未知:因近代史距离同学们非常遥远,对于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济腾飞年代的现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陌生,知之甚少。部分同学对于实事的关注非常欠缺,责任感不够强。存在困难与障碍:1.中国近代史距离同学们的生活比较远,学生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积累较难理解。2.历史政治有复杂的背景、在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较难把握。3.部分学生在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学生个性差异:部分学生阅读量很大,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信手拈来。但是大多数同学对于我国的百年追梦之路知之甚少。当今流行文化当道,很多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并不了解、甚至不感兴趣。不同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突破措施:1.搜集丰富的背景资料和故事,穿插在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堂学习中。2.通过小组学习对于复杂历史政治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见解。3.借助丰富的拓展资源,如纪录片《筑梦中国》等,帮助学生更真实感受中国的追梦之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等学科素养。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小组交流,了解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和伟大贡献。2.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3.通过搜集资料、跟随孙中山革命的脚步,感受孙中山先生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增强爱国情感,学习与继承他的革命精神。学习重难点 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 的革命之路,感悟革命精神。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活动评价单、板贴。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了解了他的 革命事迹,以他为首的革命党人通过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对孙中山先生的简单了解。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对孙中山先生了解多少。交流一 师点名学生回顾上节课对孙中山先生的了解。学生能够说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 问题预设:关于孙中山革命的资料众多,选择和取舍材料方面有一定的难度。补救措施: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补充,巩固孩子记忆。二、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学习内容: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师: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虽然起义都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决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关于辛亥革命中的英雄事迹,你知道哪些?学生活动:1.阅读黄花岗起义资料。师: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让我们收集烈士们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吧。交流:喻培伦在广州起义前夕赶制了300多枚炸弹,为起义做出了突出贡献。起义爆发后,喻培伦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一边冲锋一边投弹,最后身负重伤,弹尽力竭,不幸被俘。在敌人面前,他拒不吐露革命机密,最后英勇就义。 分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烈士故事。学生能够说说自己的感受。 问题预设:由于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距离学生较为遥远,学生缺乏现实经验,所以在交流感受时总有偏离之处。补救措施:1.搜集相关背景资料。2.教师要进行实时指导。三、 深入探究,感悟历史。 学习内容:辛亥革命的过程。师: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呢?学生活动:1.独立思考2.同伴交流。我的纪念方式是: 我的活动感受是: 交流一: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一次“纪念辛亥革命”的主题活动……交流二:我想看《辛亥革命》这部电影。 出示视频:《辛亥革命》电影,引导学生感悟当年如火的革命浪潮。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采用自己的方式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 问题预设:学生对于辛亥革命的过程和重大意义不甚了解。补救措施:1.学习课文三份小资料 ,思考:辛交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新变化。2.教师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四、 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学习内容:师: 1912年1月,革命党人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渐入人心。你知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哪些积极地探索吗?学生活动:阅读资料。2.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革命涌现的英雄人 物和动人故事,各小组针对性补充。3.你还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尚?你还知道这场革命涌现的英雄人 物和动人故事吗? 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报制作,来纪念辛亥革命,铭记历史。 问题预设:对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非常匮乏。补救措施:指导孩子们通过搜集更多资料来更透彻地了解孙中山先生,感受孙中山先生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增强爱国情感,学习与继承他的革命精神。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四、作业布置 通过故事会或者主题班会的形式了解英雄事迹。也可以为烈士扫墓,感受浓厚的革命氛围 实践类 目标1 10~15分钟板书设计 推翻帝制民族觉醒黄花岗起义: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推进民主共和教学反思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五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三单元 主题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分析:本组教材以“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为主题,包括《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六课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近代以来,我国走过的百年追梦历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本单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是一段中国人民遭受深重苦难、欺凌与屈辱的历史,这也是一段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前赴后继、奋起抗争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终于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建设自己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党带领人民不断艰辛探索,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就是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梦。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学习内容分析:本组教材以“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为主题,包括《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六课的内容,全面展现了近代以来,我国走过的百年追梦历程。我将本单元中国的追梦之路总结为“梦碎近代”(包括《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救国之梦”(包括《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建国之梦”(包括《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强国之梦”(包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虎门销烟、圆明园的诉说、甲午风云《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主共和渐入人心《中国有了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大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不怕远征难《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勿忘国耻、众志成城、中流砥柱、走向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保家卫国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富起来到强起来》:改革创新谋发展、精神文明新风尚、走进新时代、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关系建构:(一)各学段间的关系建构本单元的主题是“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主要涉及到“我们的祖国”这一领域。关于我们的国家,在二上的《我们的节假日》《我们生活的地方》三下《我在这里长大》《多样的交通和通信》四下《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中都有体现。在知识水平上,呈现出螺旋上升、逐层递进的趋势。(二)单元件的关系建构五下教材有三个单元,三个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是不同的。其中第一单元《我们是一家人》主要涉及家庭生活领域。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主要涉及公共生活领域。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主要涉及我们的国家领域,侧重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代精神。同时也体现了生活范围不断扩展,内容程度逐渐加深,思维水平不断提升。(三)单元内的关系建构本组教材以“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为主题,包括《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六课的内容,我将本单元中国的追梦之路总结为“梦碎近代”(包括《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救国之梦”(包括《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建国之梦”(包括《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强国之梦”(包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以时间轴的方式,全面展现了近代以来,我国走过的百年追梦历程。资源拓展:《中国近现代史》、纪录片《筑梦中国》、东明学校研学主题活动《传承红色薪火》课标要求 政治认同:1.初步了解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的意识与行动,形成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初步认识重要历史事实,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2.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队;热爱中国共产党。初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道德修养:感受劳动创造的意义,热爱劳动,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法治观念:了解每个人都有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责任。健全人格: 认识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世界的关系,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责任意识: 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学情分析 知识经验:已知: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观看部分影像资料,对于中国的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经历了沉重屈辱的历史。未知:中国的近现代史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事件非常多,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存在很大的漏洞。策略经验:已知: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调查、整理资料的能力,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未知:部分学生在筛选、运用材料方面还不够恰当。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史较难抓取其中的关键信息。生活经验:已知:学生能通过影像资料、图书和家长的讲解中获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未知:因近代史距离同学们非常遥远,对于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济腾飞年代的现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陌生,知之甚少。部分同学对于实事的关注非常欠缺,责任感不够强。存在困难与障碍:1.中国近代史距离同学们的生活比较远,学生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积累较难理解。2.历史政治有复杂的背景、在学习中,学到什么程度较难把握。3.部分学生在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学生个性差异:部分学生阅读量很大,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信手拈来。但是大多数同学对于我国的百年追梦之路知之甚少。当今流行文化当道,很多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并不了解、甚至不感兴趣。不同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突破措施:1.搜集丰富的背景资料和故事,穿插在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堂学习中。2.通过小组学习对于复杂历史政治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自己的见解。3.借助丰富的拓展资源,如纪录片《筑梦中国》等,帮助学生更真实感受中国的追梦之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等学科素养。4.依托东明学校研学课程《传承红色薪火》,让学生走近孟良崮等革命老区实地感受,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单元目标 1.通过鸦片这一话题,知道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知道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3.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4.感受孙中山先生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增强爱国情感,学习与继承他的革命精神。5.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井冈山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重要历史事件及意义。6.知道革命先辈们为了探索革命道路付出的艰辛努力,感悟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7.能够从纪念馆、纪念碑、抗战歌曲、纪念日中发现历史信息,追溯历史,感悟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悲痛的记忆、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记忆。8.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真切感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历史证明。9.感悟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的革命精神,认识抗战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走向民族复兴的前进动力。能用恰当的形式缅怀英烈,树立发奋读书建设国家的志向。10.通过课前上网、询问父母等方式,完成课前调查表,了解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国旗、国徽和国歌的象征意义和故事,课中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11.通过观看图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12.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以及涌现的英雄人物故事,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保家卫国所做出的努力。13.通过了解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14.课前合作准备资料,课上对所取得资料进行分析,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讨论等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知道中国人为实现建国强国之梦所做出的努力。教学难点:感悟中国的百年追梦之路中呈现出的不同的时代精神,并指导自己的行为。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这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绘就了一副中国更加美好的壮美蓝图,现在的中国是富强的中国,近现代以来,无数中国人为了实现强国之梦付出了无数的努力,中国走过了百年追梦之路,在追梦的路上有无数震撼人心的故事,现在我们要举行“讲好中国故事”博览会,包括“梦碎近代”、“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四个板块,可以用演讲、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来展示最震撼你的百年追梦故事。“梦碎近代”(包括《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救国之梦”(包括《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建国之梦”(包括《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强国之梦”(包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了解主要历史进程,并能从中得到启示。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代精神等得到提升。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本课属于“梦碎近代”部分,包括中国遭受的屈辱历史以及最初抗争意识的觉醒 任务一:阅读资料(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数量以鸦片危害的事例)从上面的资料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如果鸦片长期泛滥下去,将会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任务二:鸦片战争中,还有许多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让我们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吧!我了解到的鸦片战争中的故事是:我的感受是:任务三:如今的圆明园遗址中到处是断壁残垣,只有几根石柱还矗立在那里。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旧址原貌,以警示后人。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任务四:翻开中国近代史,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本课属于“救国之梦”的第一部分,承载了中国在探索救国之路上学习西方、推翻帝制、民主共和的伟大尝试。 任务一: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在他逝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在广州市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他的家乡广东省建立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南京的中山陵更是常年迎接从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孙中山的人们。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来纪念孙中山先生?任务二: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让我们收集烈士们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吧。任务三: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呢?和同学们讨论一下,谈谈你的想法。我的纪念方式是:我的活动感受是:任务四:你知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哪些积极地探索吗?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中国有了共产党》本课属于“救国之梦”的第二部分,承载着中国在探索救国之路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必然的结果。 任务一:查一查,五四运动中都提出了哪些口号?议一议,为什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如此不平等对待?任务二: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承担领导中国革命责任的开始,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你们知道南昌起义的故事和“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吗?查阅资料,看看有什么发现。任务三:朱德的扁担、井冈山的油灯、红军给老百姓留的便条……井冈山时期红军官兵艰苦奋斗的故事流传至今。请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更多真实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任务四:长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精神养分,让革命事业一代代薪火相传。长征没有终点,长征依然在路上。在新的时代,我们该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本课属于“建国之梦”部分。包括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任务一: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结合的文字和图片,想一想,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任务二:请你手机抗日英烈们的事迹,在“抗日英烈故事会”上与同学们分享。任务三:了解有关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并以“今天我们已经丰衣足食了,是否还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为题开展一次辩论活动。任务四:百年屈辱、百年抗争,我们要永远铭记这段历史,更要记住这些人民英雄们!他们靠的是一种信仰,为的是一个理想,孕育形成了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了解这段历史,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想以怎样的方式来纪念英雄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本课属于“强国之梦”的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建国之初我国面临的种种挑战和中国在强国之路上的积蓄力量。 任务一:我们都知道国旗、国歌、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你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吗?任务二:10月1日,是新中 国的生日,是中国人民永远的纪念日。人们不仅在1949年的这一天欢呼庆祝,还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国庆。写写你知道的纪念方式,体会人们的心情。任务三:观察图片,你发现新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和同学交流一下。任务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说说他们的故事,从中体会他们保家卫国的无畏的革命精神。任务五:你听说过“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故事吗?收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教故事,和同学讲一讲。查查资料,看看到目前我国已经同多少个国家建交。任务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发展创造了很多个“第一”阅读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调查,谈谈自己的感受。《富起来到强起来》本课属于“强国之梦”的第二部分,包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强国之路上取得的各项成就。以及对新时期青少年的殷切希望。 任务一:今天中国工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创新的有力见证。阅读袁隆平和小岗村的资料,找找其中的变化,说说你的发现。任务二:请你查阅相关资料,比较一下改革开放前后,深圳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任务三:查阅资料,还有哪些体现改革创新的辉煌成就?说一说,这些成就与我们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有什么关系?任务四:祖孙三代比童年。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对祖辈、父辈以及自己三代人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做一个调查,看看有哪些变化?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任务五:以“文明,我们在行动”为题,开展主题活动。收集道德模范的故事,进行一次“我给他们颁奖”的班级活动。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说说他们的故事开展“我的微文明”活动,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任务六:五(4)班的同学们正在讨论“如何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你也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吧。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2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1.通过搜集资料、课堂交流、对比阅读,了解列强侵华所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2.通过搜集资料、观看视频,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故事,感受先辈们的爱国精神。3.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2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1.通过搜集资料、观看视频,知道孙中山为推进民主革命做出的贡献,简单了解他的革命思想。2.通过搜集资料、小组合作,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认识到革命党人为救国救民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知道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为了民主共和理念的实现做出的努力。3.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和继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的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意识。2 《中国有了共产党》 1.通过课本知识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井冈山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重要历史事件及意义。2.通过拓展资料的分享讨论和音视频的观看,知道革命先辈们为了探索革命道路付出的艰辛努力,感悟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3.通过阅读角阅读和活动园与课外实践的结合探索,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2 《争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通过从纪念馆、纪念碑、抗战歌曲、纪念日中发现历史信息,追溯历史,能够感悟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悲痛的记忆、中华民族奋勇抗争的记忆。2.通过对抗日战争历史实事的讨论,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真切感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历史证明。3.通过收集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故事等资料分享,感悟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体现的革命精神,认识抗战精神是取得抗战胜利,走向民族复兴的前进动力。4.通过对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与当今生活的对比,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能用恰当的形式缅怀英烈,树立发奋读书建设国家的志向。2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通过课前上网、询问父母等方式,完成课前调查表,了解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国旗、国徽和国歌的象征意义和故事,课中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通过观看图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以及涌现的英雄人物故事,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保家卫国所做出的努力。通过阅读园,能够说出并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了解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意义。2 《富起来到强起来》 通过了解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课前合作准备资料,课上对所取得资料进行分析,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成为“四有”公民;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五下第三单元第二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2课时备课设计.doc 五下第三单元第二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2课时课件.pptx 小学道法五下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备课设计.doc 拓展视频资料:辛亥革命后剪发令.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