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声音的特性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声音的特性课件(共29张PPT)-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2024年秋季
沪科版(2024)物理
八年级全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物理观念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不同种类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科学思维
1.通过实验体会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2.学生能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声音的特性。
难点
重难点
科学探究
通过做“探究音调与频率是否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响度与振幅是否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学生对自然及自然科学的热爱。
你们认为声音有什么样的特性?
不同的声音是如何区分的?
女声
男声
1.使用频率不同的音叉演示声音的高低变化。
实验展示
2.不同声音的波形
思考:为什么我们能感受到音乐的立体感?
任务一: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
1.认识响度
轻敲和重敲,小鼓或音叉让其发出声音。
同学们听出声音有何不同?
轻敲的时候声音小,重敲的时候声音大。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比较不同响度的情况下乒乓球弹开的幅度。
音叉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的响度越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小。
探究实验
任务一: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
2.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在喇叭的纸盆上撒一些纸屑,改变音量大小。
总结: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演示实验1
用不同力度敲击音叉,将盛在盘内的水溅出。
演示实验2
任务一: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
3.探究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的关系
(1)听喇叭广播时,距离喇叭远近不同,听别的声音大小不同,思考响度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2)教师演示实验:拿出闹钟让同学们听。前排同学可以清晰地听见闹钟滴答的声音,后面几排的同学几乎听不见闹钟滴答的声音。
总结:实验现象表明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此外,响度还与分散程度有关。
任务一: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
1.思考音调的影响因素
思考:刚刚听到的音符,有的音高,有的音低,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为什么有高低呢?它的高低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
任务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2.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用自己手边的器具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注意使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小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钢尺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任务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观察在同一轴上的几个齿轮的齿数,转动齿轮,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
提问: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个高?哪个低?
塑料硬片接触齿数多的齿轮时,硬片振动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接触齿数少的齿轮时,硬片振动慢,发出声音的音调低。
任务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结论: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任务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频率的概念及单位:
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任务二: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学以致用
向暖瓶中灌水时,听声音就能知道水是否将要灌满,这是什么缘故?
答案:随着水位的上升,暖瓶内的空气柱长度越来越短,音调越来越高。
找四个同学在教室后面分别念一首诗,其他同学辨别四位同学的声音。
用不同乐器(如电子琴、吉他、音叉等)发出同音调的声音(或播放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
活动1
活动2
除以上音调、响度外,音色也是乐音的一个特征。
任务三:了解音色
从波形图上观察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等信息,对观察的信息进行总结。
任务三:了解音色
随讲随练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
音色
任务三:了解音色
音色
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与发声体材料、结构有关
声音的特性
响度
音调
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
声音的高低,取决于振动频率(单位:赫兹)
1. “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B
2.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是否与振幅有关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响度是否与频率有关
B
3. “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
A.音调很高 B.音色很美
C.响度很大 D.传播速度很大
C
4.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 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相同的乐曲,具有相同的音色
D. 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取罩内的空气,铃声变小,说
明声音的产生需要振动
A
5. 《枫桥夜泊》中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的意思是:姑苏城外那寂寞清净的寒山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够听到“钟声”,是因为“钟声”通过________(填“空气”或“水”)传播而来;能判断出听到的声音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判断的。
空气
音色
6. 长笛、箫等乐器是靠空气的________而发出声音的,吹奏时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振动
音调
(一) 作业本作业:
完成对应练习。
(二)实践性作业:如图所示,取8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入不同量的水,按水量多少,从左至右将杯子排列在桌上;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每一个杯子,比较它们发声频率的高低。仔细调节每个杯子中的盛水量,试一试,能不能用这套杯子演奏出简单的乐曲。
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