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单元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 相处语文要素 读句子,想象画面课标 分析 【第一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 学习独立识字。 【阅读与鉴赏】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 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表达与交流】 1.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2. 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梳理与探究】 1.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2. 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第一学段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留心公共场所等真实社会场景中的文字,尝试认识标牌、图示、简单的说明性文字中的常用汉宇,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愿意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遇到不认识的宇,主动向他人请教。在学习与生活中,累计认识 16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书写 800个左右常用汉字。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阅读与鉴赏】 喜欢阅读图画书、儿歌、童话、寓言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向说出事物的特点,作简单推测,能借助关键词向复达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尝试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愿意向他人讲达读过的救事,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喜欢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尝试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表达与交流】 与人讨论交流,注意倾听,主动用礼貌用语回应: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遵守规则,主动合作,积极参与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看图说话,能描达一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说出多幅图画之间的内容关联。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对写话有兴趣。 【梳理与探究】 愿意为他人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朗读时能使用普通话,注意发音;注意用语气、语调和节奏表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愿意和同学交流朗读体验,能简单评价他人的朗读。喜欢读古诗,能熟读成诵;喜欢阅读故事,并与他人讨论。喜欢在学校、社区组织的朗诵会、故事会、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中展示。参加文学体验活动,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发现,愿意用文字、图画等方式记录见闻、想法。教材 分析 1.本单元围绕着“关爱”这个主题编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三篇课文。这3篇课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爱”,还有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对人的直接关心、帮助,还有对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的尊重、珍惜。“关爱”的内涵十分丰富。本单元的课文只是反映了“关爱”的几个重要表现。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读句子,想象画面。 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要求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②《千人糕》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③《一匹出色的马》让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再把句子抄下来。④在引导学生“读句子,想画面”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想象的画面及想象中产生的体会读好“问答”和“对话”的句子,再试着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内容分析】: 识字与写字: 一类字共27个:锋 冒 昨 留 弯 背 洒 温 暖 能 桌 味 买 具 甘 甜 菜 劳 匹 妹 波 纹 像 景 恋 舍 求 二类字共55个:曾 蒙 泞 顺 迈 踏 荆 棘 瓣 莹 觅 需 献 糕 特 嘛 买 粉 糖 蔗 汁 菜 熬 算 销 劳 的 确 应 郊 泛 波 纹 葱 软 毯 异 恋 舍 求 株 拾 骑 跨 魔 术 建 筑 演 营 务 判 饲 养 多音字共1个:的 书写易错字:“冒”上面易写成目;“留”容易漏点、撇出头;“具”掉横;“匹”笔顺出错;“恋”容易写错两个点的方向;“求”下面容易写成水的模样。 读音易错字:“觅瀑”易读成ni;“嘛”易读成me;“判”和断不分 ; 易混字:“波”和“泼”;“像”和“象”;“弯”和“湾”。 阅读: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句子,想象画面,积累抄写好句子,并能进行仿写练习; 借助多种途径,理解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提取文中明显信息,能自己说一说课文故事的梗概; 学生能够体味关爱,并关爱他人。。 写话:能根据提示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出他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综合性学习:寻找身边最有爱心的人。 3.【关系建构】: 学期之间的知识关联:本单元的“读句子,想象画面”是在二年级上册的读古诗想象画面的基础上进行的,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经验想象画面,从而加深学生读句子再现画面的能力。 4.【资源拓展】: 在识字上,课前两分钟诵读拓展《千字文》,在阅读上拓展了《主题丛书》1第二单元的内容。学情 分析 【已有】: 【知识经验】: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有一定识字写字经验,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生活经验】:学生对雷锋等是了解的,指导他的事迹。 策略经验:学生具有默读的能力。能借助课本中的两幅插图讲述故事,能够利用字典、多媒体等资源查找资料。 【存在困难与障碍】: 对课文中的词句的深层含义理解不到位,缺乏这些词语的知识储备。 “雷锋”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但是孩子们对雷锋及当时他生活的背景了解的不是很多,部分同学不能深刻理解并内化“雷锋精神”。 孩子们对各种事物的生产过程不了解,也不能深刻的体会每件事物中包含了许多劳动人民的劳动和汗水。千人糕的制作涉及许多人的劳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一时很难讲清楚。 对于历史缺乏一定的了解,对于工艺程序也是比较陌生。 不能灵活运用学习策略解决学习问题。 二年级的学生在默读时,还不能把看到的文字转换成意义,大部分学生仍依靠小声朗读才能体会。 【突破措施】: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含义,引导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形象,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图片,教师搜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插入课件中,为学习课文储备丰厚的资料。 小组合作。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学生主体租用,组内练习描绘画面、复述课文,再全班展示。 【个体差异分析】: 90%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在课堂上正确自主识记本单元的生字。10%的同学需在午练时间或复习课复习后能正确识记本单元的字。 85%的学生能够通过课前查找资料,理解人物事迹,初步弄清楚工艺过程,但15%的学生仍然不能通过课前资料的积累理解课。 85%的学生能通过默读课文,小组讨论使自己的学习策略发挥作用,15%的学生可能比较内向,参与度较低。单元 学习 目标 认识4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会写30个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能默读《千人糕》,能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一匹出色的马》。 能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能拓展积累词语。 4.读句子,想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内容。 5.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学习 重难点 1.认识本单元4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会写3个词语。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读懂课文,体会道理。 3.针对某个问题,能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借助提示,复述课文。单元 作业 设计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对应目标巩固性作业 认读课后二类字 目标1巩固性作业 抄写本单元一类生字和词语 目标1巩固性作业 朗读课文,想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大意。 目标2巩固性作业 说说课后题 目标3巩固性作业 读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内容。 目标4综合性作业 关爱故事分享会 目标5单元课时安排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1-2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6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3-4 《千人糕》 1.认识“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桌”等9个字,会写“也许、桌子”等13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5-6 《一匹出色的马》 1.认识“郊、泛”等15个生字,会写“匹、妹”等9个字,会写“出色、妹妹”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3.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7-9 《语文园地二》 语文园地二共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呈现的是两组职业名称,第一行是含“师”的,第二行是含“员”的,引导学生在词语语境中认识十一个生字。文中泡泡“邻居王叔叔是一名理发师”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能运用其中的词语说句子。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 下来;二是引导学生读句子,发现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 “写话”要求学生根据提示介绍自己的一位好朋友,属于初步的写人练习。 “展示台”呈现的是两个同学展示书写成果、交流书写经验的画面,旨在培养学生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组以“关爱”为主题的谚语,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同时潜 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品质。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首儿童诗《一株紫丁香》。诗歌讲述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让绿叶和花香送去他们对老师的问候,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无限的赞美和感激之情。10 复习课 巩固本单元重难点。11 练习课 通过练习题,巩固单元知识点。12 讲评课 解决易错点,针对问题,查漏补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