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会填写“小讲解员”报名表,能把生字词练写正确美观,把故事大意说清楚。
2.学习借关键词想象画面的方法,讲述挑粮的“难”和战士们的“争”,感受战士们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
3.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说,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和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心疼。
4.理解从“藏”到“不藏”的原因,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铭记珍藏在心的精神财富,将“扁担精神”传承下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借关键词想象画面的方法,讲述挑粮的“难”和战士们的“争”,感受战士们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说,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和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心疼。
【教学流程】
一、开启“红色寻访”第二站
1.回顾单元任务:本单元,我们的学习任务是—跟着课文“寻访红色故事,争当时代红娃”。第一站我们寻访了《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深夜在灯下忘我工作的故事。
2.引出本节任务:这节课,我们要寻访《朱德的扁担》这个红色故事,你们有信心参加这一站“小讲解员”的评选吗?希望大家读好故事,练好本领,成为优秀的讲解员。
二、填好“小讲解员”报名表
1.填报名表: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讲解员,先要填好报名表。注意填写正确、书写美观。
2.说故事大意:(出示一个学生的报名表)请这位小讲解员来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3.生生互评:评价一下这位讲解员的报名表,是否做到填写正确、书写美观?(两点都做到了,给两颗星)和同桌互相交换检查评价,如有错字,请及时修正。
三、配好“扁担故事”背景图
1.回顾主要场景:填好报名表,就要投入到讲故事的练习中了。那讲解《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要配上哪些主要的图片呢?(“朱毛会师图”“山高路陡图”“挑粮爬山图”“藏起扁担图”“扁担留字图”等。)
2.引发学生思考:你们说的图片,有的可以搜到,还有的暂时找不到,那有什么办法能让听故事的人仿佛看到画面呢?(有感情地读、绘声绘色地讲、加入自己的想象……)
3.引出练习任务:要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听故事的人仿佛来到了当时的情景中,看到那一幅幅画面。今天我们就来练练这项本领。
四、练好“扁担故事”解说词
1.巩固练说“会师图”(第1自然段):看,这就是会师图!(出示图片)看着画面,试着讲讲当时的情景。说清“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这几个要素。
2.讲清挑粮原因:两支队伍会师了,主要任务应该是打仗,为什么要挑粮呢?(出示第2自然段)请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
3.想象练说挑粮的“难”。
(1)刚才很多同学都提到要配“山高路陡”的画面,谁先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2)听出来了,这条挑粮的路非常难走。那到底怎么个难呢?想象一下,在这样难走的山路上挑着沉甸甸的粮食,战士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先指名学生自由说,再练习用下面的句式说具体。)
走着走着,山上 ; 走着走着,山下 ; 挑着挑着,战士们的肩膀 ; 挑着挑着,战士们的脚底 ; 天还没亮,战士们 ; 夜幕降临,战士们 ; 烈日当空,战士们 ; 刮风下雨,战士们 ……
(3)同学们想到了战士们遇到的许多困难,现在请看着提示,把课文的内容和想象的画面连起来讲一讲这挑粮的“难”。
4.同桌练说战士的“争”。
(1)尽管山路艰险、困难重重,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引读)
(2)联系平时,当你们争着要帮班级做事的时候,比如捧作业本,是怎么表现的?(指名学生说)
(3)战士们争着做的可不是捧本子这样的小事,而是在那么陡的山路上挑粮;也不是挑一小会儿,而是要走五六十里。一个“争”字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想一想,他们当时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同桌先试着讲一讲,可以参考下面的句式。)
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有的小战士对年纪大的战士说: 说着就 。 也有老战士对年轻的小战士说: 说着就 。 战士们心里都在想: ,所以 。
5.合作练说“心疼藏扁担”。
(1)这争着挑粮的“大家”中,第一个就是朱德同志。他是怎么挑粮的?谁来读一读这段话?(出示第3自然第一、二两句话)
(2)这里出现了两次“一块儿”,你读懂了什么?(朱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一起爬山,一路都在一起,始终在一起,一起克服那么多困难、危险。)
(3)朱德同志当时是什么职位?他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他是军长,军队的将领,主要研究如何打仗,指挥大家如何打败敌人。)
(4)坐在指挥部里研究打仗就行了,为何还出来挑粮、爬山?现在你对这两个“一块儿”又有了怎样的理解?(朱德以身作则带头挑粮,和战士同甘共苦。)
(5)这样的将领怎能不让人敬佩?读这段话,读出朱德的以身作则,读出他和战士同甘共苦,读出你对朱德同志的敬佩!
(6)看到朱德同志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战士们什么感受?(心疼)
(7)大家心疼,心里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劝朱德军长?朱德又会怎么说?如果劝不住,战士们会怎么做?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讲得生动丰富一些。(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说,一人扮演朱德,其余三人扮演战士,可参考下面的句式。)
大家看了心疼,就去劝朱德同志。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 可是,朱德同志却说:“ 。”于是,战士们就想了一个办法: 。
(8)请一个组上台再现当时的场景,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进行点评。(指名一组展示)
声音响亮 想象丰富 讲解生动 合作默契
☆ ☆ ☆ ☆
6.理解“不藏”深意。
(1)(出示第4自然段)刚才你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讲解,为大家还原了当时战士藏扁担的情景。那为什么后来大家又“不藏”了?联系上下文说说。(看到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在上面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2)为什么看到“朱德的扁担”这五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再藏了?(看到朱德挑粮的决心坚定,大家知道劝也劝不住,拦也拦不了。)
(3)是的,朱德同志下定决心要和战士们一块儿挑粮,一块儿爬山,一块儿分忧解难。这样的将领怎能不让人敬佩?一起读,读出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读第4自然段)
(4)因为心疼,所以藏起扁担,这是战士们对朱德的关爱;因为感动,因为佩服,所以不好意思再藏扁担,这是战士们对朱德的敬爱。(女生读第3自然段“藏”的语句,男生读第4自然段“不藏”的语句。)
(5)从“藏”到“不藏”,朱德同志的形象在战士们心中愈发高大起来。
五、传递“扁担精神”接力棒
1.小结方法、激发挑战:我们不仅把课文内容读得有声有色,还通过联系当时的情景、想象画面,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丰富,达到了四星级讲解员的要求。但要成为一名五星级的讲解员,还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能回答参观者提出的问题,会即兴互动。想不想继续挑战一下?(出示五星级讲解员评价表)
有声有色,读好课文 ☆☆☆
有联有想,补充内容 ☆☆☆☆
有问有答,现场互动 ☆☆☆☆☆
2.回答问题,理解精神:同学们,如今朱德的扁担珍藏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中,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好好学习、珍藏在心中的?
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是扁担,珍藏在我们心中的是 ,是 ,还是 。
(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是以身作则、同甘共苦,是关爱战士、忘我工作,是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3.归纳总结,传承精神:这些就是“扁担精神”。优秀的讲解员不仅要把扁担的故事讲好,还要学习这“扁担精神”,并传承下去。
六、布置“扁担故事”参评任务
1.继续练习讲好《朱德的扁担》,可以独立讲解,也可以和同学合作讲解,形式不一。 2.在大人的帮助下,配上PPT背景图、音乐,戴好红领巾,拍摄讲解视频,发送到指定邮箱,参加“寻访红色故事,争当时代红娃”第二站评选。看谁能进入到最终五星级讲解员的评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