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用手来测量》一、填空题1.(比较与测量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堂练习数一数,填一填。 块 支 枚2.(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用手来测量》)身体中的那些部位能帮助我们进行测量?(任写三个) 、 、 二、判断题3.(2024一上·深圳期末)用身体测量是很常见和方便的测量方法,比如我们身体的手、脚、可以作为测量工具。( )4.(2024·陇西月考)测量长度,只能用尺子。 ( )5.(2024·陇西月考)一拃是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 ( )6.(2024一上·坪山期末)大人和小孩的“一非”长度是一样的。 ( )7.(2023一上·盱眙期末)用手测量物体时,用的手指要相同,一拃一拃要相连。( )8.(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用手来测量》)小组合作时每个小组的测量结果是一样的。9.(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用手来测量》)一拃是指拇指和无名指间的距离。三、单选题10.(2024一上·宝安期末)用“拃”测量时,正确的做法是( )。A. B. C.11.(2024一上·坪山期末)欢欢和乐乐分别用手的“一非”为测量单位,规范地测量了同一张桌 子的高度,欢欢测得是5作,乐乐测得是6非,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A.手的大小不同 B.桌子不同 C.测量不规范12.(2024一上·坪山期末)用手来测量是我们常用的测量方法,下面哪幅图表示的是“一拃” ( )A. B. C.13.(2023一上·陇西月考)下面哪一张图表示“一拃”( )A. B. C. D.14.(2020一上·舒兰期末)一柞是大拇指与( )之间的距离。A.食指 B.中指 C.小拇指15.(2020一上·阜新期末)下面的图中,哪个拃是不标准的( )A.B.C.16.(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用手来测量》)“拃”最早是( )国人最先发明的。A.英国 B.美国 C.中国四、解答题17.(比较与测量3用手来测量)活动记录用手来测量桌面的长度。我的预测(拃) 第1次测量结果(拃) 第2次测量结果(拃) 我的比较 我们和邻桌记录的数据是 (填“一样”或“不一样”)的。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我的预测(拃) 第1次测量结果(拃) 第2次测量结果(拃) 我的比较 我们和邻桌记录的数据是 (填“一样”或“不一样”)的。五、综合题18.(2024一上·深圳期末)以下对于测量方法或测量结果的判断,正确的在( )内打“√”,错误的打“×”。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一样( )测得书本长度是两拃( )铅笔的长度是5厘米( )2号纸蛙跳得更远( )1号界龙更长( )纸带的标记方法正确( ).19.(2024一上·深圳期末)请你通过阅读下面的文字,把词语对应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①形状②大拇指③起点④终点⑤中指⑥根⑦相等⑧茎⑨大小⑩零(1)地球上存在多种多样的植物,植物都有 、 、叶等结构。(2)在校园中开展“这是哪种植物的叶”活动中,可以从叶的颜色、 、 等特征去比较。(3)纸蛙跳远的距离是 到 的距离。(4)“一拃”通常是张开的 到 间的最大距离。(5)对比尺子和测量纸带,发现都有刻度,都是从 开始的连续数字,并且数字间的间距 .20.(比较与测量单元练习)想一想,选一选。(填序号)(1)在纸蛙跳远比赛中画起跳线,是为了( )。①公平②跳得更远(2)( )可使比较更准确。①估计②用工具测量(3)下图表示的距离是( )。①一拃②一寸(4)我会选择( )来测量自己的体重。①软尺②体重计③体温计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9;7;13【知识点】用手测量;用不同的物体测量2.【答案】手臂;脚;手掌【知识点】用手测量3.【答案】正确【知识点】用手测量;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用身体测量是很常见和方便的测量方法,比如我们身体的手、脚、可以作为测量工具,如拇指和食指张开的距离为一拃,两臂张开的距离为一庹。4.【答案】错误【知识点】用手测量;用纸带测量;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长度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可以用肉眼或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没有测量工具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的某些部位的长度来估量物体的长度如手测、脚测等。5.【答案】正确【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一拃就是你的大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各人的一拃是不一样长的。一拃大约长17厘米左右。6.【答案】错误【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一拃,意思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大人和小孩的手是不一样长的,所以大人和小孩“一拃”的长度是不一样的。题目说法错误。7.【答案】正确【知识点】用手测量8.【答案】错误【知识点】用手测量9.【答案】错误【知识点】用手测量10.【答案】A【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 用拃测量时,我们后一次测量时要把手指与前一次测量的手指紧挨着。选项A正确。11.【答案】A【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一拃,意思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欢欢和乐乐分别用手的“一拃”为测量单位,规范地测量了同一张桌子的高度,欢欢测得是5拃,乐乐测得是6拃,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个人手的大小不同。故选A。12.【答案】C【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一拃,意思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故选C。13.【答案】B【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一拃,意思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故选B。14.【答案】A【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 一拃就是大拇指和食指伸直的长度,用拃测量就是用手指拃开测量的意思。15.【答案】C【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 拃表示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来量长度。C没有张开大拇指。16.【答案】C【知识点】用手测量17.【答案】4;3.5;3.6;不一样;4;4;4;不一样【知识点】用手测量18.【答案】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一样(× )测得书本长度是两拃( ×)铅笔的长度是5厘米( ×)2号纸蛙跳得更远(× )1号界龙更长(√ )纸带的标记方法正确(× ).【知识点】用手测量;用纸带测量;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身体尺与我们身体的长度有关,不同的人一拃长度不一样。用拃测量物体时,我们拃的时候后一次的起点是前一次的终点;用尺子测量物体时,物体左端与0刻度对齐,右端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图中对准5厘米5毫米处;比较物体运动距离时,要比较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测量物体长度,如果起点一致,则终点越远的物体越长;纸带测量时我们的纸带是从0刻度开始的。19.【答案】(1)⑥;⑧(2)①;⑨(3)③;④(4)②;⑤(5)⑩;⑦【知识点】起点和终点;用手测量;用纸带测量【解析】【分析】(1) 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并不是所有种子植物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如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没有真正的花,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着,不能形成果实。(2)在校园中开展“这是哪种植物的叶”活动中,可以从叶的颜色、形状、纹路、大小等特征去比较。(3)我们测量一个物体运动的距离是指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纸蛙跳远的距离是起点到终点的距离。(4)测量工具的种类非常多,其作用也不同。一拃是张开的拇指指尖和中指指尖之间最长的距离,大人和小孩的手不一样大,所以大人和小孩的“一拃”长度是不一样的。(5)对比尺子和测量纸带,它们都有0刻度;标记线的间距相等;标记线重复出现;都有数字标记。尺子有更细小的刻度,比测量纸带更方便、更准确。20.【答案】(1)①(2)②(3)①(4)②【知识点】起点和终点;用手测量1 / 1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用手来测量》一、填空题1.(比较与测量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堂练习数一数,填一填。 块 支 枚【答案】19;7;13【知识点】用手测量;用不同的物体测量2.(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用手来测量》)身体中的那些部位能帮助我们进行测量?(任写三个) 、 、 【答案】手臂;脚;手掌【知识点】用手测量二、判断题3.(2024一上·深圳期末)用身体测量是很常见和方便的测量方法,比如我们身体的手、脚、可以作为测量工具。( )【答案】正确【知识点】用手测量;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用身体测量是很常见和方便的测量方法,比如我们身体的手、脚、可以作为测量工具,如拇指和食指张开的距离为一拃,两臂张开的距离为一庹。4.(2024·陇西月考)测量长度,只能用尺子。 ( )【答案】错误【知识点】用手测量;用纸带测量;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长度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可以用肉眼或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没有测量工具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的某些部位的长度来估量物体的长度如手测、脚测等。5.(2024·陇西月考)一拃是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 ( )【答案】正确【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一拃就是你的大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离,各人的一拃是不一样长的。一拃大约长17厘米左右。6.(2024一上·坪山期末)大人和小孩的“一非”长度是一样的。 ( )【答案】错误【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一拃,意思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大人和小孩的手是不一样长的,所以大人和小孩“一拃”的长度是不一样的。题目说法错误。7.(2023一上·盱眙期末)用手测量物体时,用的手指要相同,一拃一拃要相连。( )【答案】正确【知识点】用手测量8.(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用手来测量》)小组合作时每个小组的测量结果是一样的。【答案】错误【知识点】用手测量9.(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用手来测量》)一拃是指拇指和无名指间的距离。【答案】错误【知识点】用手测量三、单选题10.(2024一上·宝安期末)用“拃”测量时,正确的做法是( )。A. B. C.【答案】A【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 用拃测量时,我们后一次测量时要把手指与前一次测量的手指紧挨着。选项A正确。11.(2024一上·坪山期末)欢欢和乐乐分别用手的“一非”为测量单位,规范地测量了同一张桌 子的高度,欢欢测得是5作,乐乐测得是6非,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A.手的大小不同 B.桌子不同 C.测量不规范【答案】A【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一拃,意思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欢欢和乐乐分别用手的“一拃”为测量单位,规范地测量了同一张桌子的高度,欢欢测得是5拃,乐乐测得是6拃,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个人手的大小不同。故选A。12.(2024一上·坪山期末)用手来测量是我们常用的测量方法,下面哪幅图表示的是“一拃” ( )A. B. C.【答案】C【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一拃,意思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故选C。13.(2023一上·陇西月考)下面哪一张图表示“一拃”( )A. B. C. D.【答案】B【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一拃,意思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故选B。14.(2020一上·舒兰期末)一柞是大拇指与( )之间的距离。A.食指 B.中指 C.小拇指【答案】A【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 一拃就是大拇指和食指伸直的长度,用拃测量就是用手指拃开测量的意思。15.(2020一上·阜新期末)下面的图中,哪个拃是不标准的( )A.B.C.【答案】C【知识点】用手测量【解析】【分析】 拃表示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来量长度。C没有张开大拇指。16.(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第三课《用手来测量》)“拃”最早是( )国人最先发明的。A.英国 B.美国 C.中国【答案】C【知识点】用手测量四、解答题17.(比较与测量3用手来测量)活动记录用手来测量桌面的长度。我的预测(拃) 第1次测量结果(拃) 第2次测量结果(拃) 我的比较 我们和邻桌记录的数据是 (填“一样”或“不一样”)的。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我的预测(拃) 第1次测量结果(拃) 第2次测量结果(拃) 我的比较 我们和邻桌记录的数据是 (填“一样”或“不一样”)的。【答案】4;3.5;3.6;不一样;4;4;4;不一样【知识点】用手测量五、综合题18.(2024一上·深圳期末)以下对于测量方法或测量结果的判断,正确的在( )内打“√”,错误的打“×”。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一样( )测得书本长度是两拃( )铅笔的长度是5厘米( )2号纸蛙跳得更远( )1号界龙更长( )纸带的标记方法正确( ).【答案】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一样(× )测得书本长度是两拃( ×)铅笔的长度是5厘米( ×)2号纸蛙跳得更远(× )1号界龙更长(√ )纸带的标记方法正确(× ).【知识点】用手测量;用纸带测量;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身体尺与我们身体的长度有关,不同的人一拃长度不一样。用拃测量物体时,我们拃的时候后一次的起点是前一次的终点;用尺子测量物体时,物体左端与0刻度对齐,右端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图中对准5厘米5毫米处;比较物体运动距离时,要比较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测量物体长度,如果起点一致,则终点越远的物体越长;纸带测量时我们的纸带是从0刻度开始的。19.(2024一上·深圳期末)请你通过阅读下面的文字,把词语对应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①形状②大拇指③起点④终点⑤中指⑥根⑦相等⑧茎⑨大小⑩零(1)地球上存在多种多样的植物,植物都有 、 、叶等结构。(2)在校园中开展“这是哪种植物的叶”活动中,可以从叶的颜色、 、 等特征去比较。(3)纸蛙跳远的距离是 到 的距离。(4)“一拃”通常是张开的 到 间的最大距离。(5)对比尺子和测量纸带,发现都有刻度,都是从 开始的连续数字,并且数字间的间距 .【答案】(1)⑥;⑧(2)①;⑨(3)③;④(4)②;⑤(5)⑩;⑦【知识点】起点和终点;用手测量;用纸带测量【解析】【分析】(1) 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并不是所有种子植物都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如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没有真正的花,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着,不能形成果实。(2)在校园中开展“这是哪种植物的叶”活动中,可以从叶的颜色、形状、纹路、大小等特征去比较。(3)我们测量一个物体运动的距离是指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纸蛙跳远的距离是起点到终点的距离。(4)测量工具的种类非常多,其作用也不同。一拃是张开的拇指指尖和中指指尖之间最长的距离,大人和小孩的手不一样大,所以大人和小孩的“一拃”长度是不一样的。(5)对比尺子和测量纸带,它们都有0刻度;标记线的间距相等;标记线重复出现;都有数字标记。尺子有更细小的刻度,比测量纸带更方便、更准确。20.(比较与测量单元练习)想一想,选一选。(填序号)(1)在纸蛙跳远比赛中画起跳线,是为了( )。①公平②跳得更远(2)( )可使比较更准确。①估计②用工具测量(3)下图表示的距离是( )。①一拃②一寸(4)我会选择( )来测量自己的体重。①软尺②体重计③体温计【答案】(1)①(2)②(3)①(4)②【知识点】起点和终点;用手测量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用手来测量》(学生版).docx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用手来测量》(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