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3.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4.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
5.朗读、背诵关于“理”的3条谚语。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有效的识字方法。
2.积累谚语,理解其含义。
3.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一、交流平台
童话总是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从美丽的童话世界到奇妙的童话人物,离奇的童话情节,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在这些故事中,你最喜欢的故事是哪一个?说说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提示内容:引导学生交流。
(1)童话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课件展示课文分析)
(2)这个单元的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蟋蟀可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粒种子也有自己的梦想……(课件展示课文分析)
(3)阅读童话,我们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课件展示课文分析)
3.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四篇童话,相信同学们课外也看过、听过很多童话故事。现在,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总结你心中的童话是什么样的。
名人眼中的童话:课件展示列宁、周作人、安徒生的名言。
二、识字加油站
1.师:随着阅读量的加大,我们会碰到越来越多的生字宝宝,而且好多生字宝宝都长着相似的面孔,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呢?
2.(课件出示)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
伸——申(申请) 界——介(介绍) 棕——宗(祖宗)
忆——乙(乙方) 试——式(方式) 教——孝(孝顺)
注意:“申”是前鼻音;“宗”是平舌音。
3.学生交流这些生字的规律。
(1)减一减:每一组的前面一个字减去偏旁就是后面的字;
(2)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3)规律:每组的第二个字都是第一个形声字的声旁。第一组两个字读音相同,第二组两个字读音相近。
4.同桌互相指认生字,给它们组组词,交流理解字义。
5.随堂演练:从这些生字中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详见课件)
6.拓展积累:你能再说出几个形声字吗?(详见课件)
7.部件识字法: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更改生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2.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
3.朗读、背诵关于“理”的3条谚语。
一、我来归归类
1.展示和“口”有关的字:读一读,说一说你的发现。
咬、叼、嚼、咽、啃、吞、含
叫、喊、嚷、吼、吵、啼、唤
啪、哗、吱、嗡、嘟、呜、嘀2.明确:
2.学生交流得出结论:
这些字都跟“嘴巴”有关:
第一组:和吃有关的动作。
第二组:和叫唤有关的动作。
第三组:和声音有关。
3.讨论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某个偏旁的一类字?
提手旁、木字旁、三点水、言字旁等,说一说这些偏旁部首的含义。
二、修改有方
人病了要去找医生,句子病了,谁能来当它们治病的医生呢?
1.学习医术——寻找病因
(1)认真读句子,了解句子本来的意思,理清关系。
(2)反复默读,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根据症状,找出病因。
(3)给句子看病的原则:不改变原意,以最简单的方法修改。
2.对症下药:课件出示句子,学生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梳理总结:第一句有错别字,“已”误用为“以”;第二句搭配不当,“帽子”应该是“戴着”;第三句事物归类不准确,西瓜不是蔬菜而是水果。
3.总结医术——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1)改——词语搭配不当和常识性错误的句子都可以直接更改,使句子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2)加——对搭配不当的句子,可以用加的方法进行补充。
(3)删——重复累赘和归类不准确的句子,都可以把多余 的、归类不准确的词删掉。
4.认识三种修改符号。(画法见课件)
改正符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增补符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删除符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5.随堂演练:大家试着用一用这些修改符号吧!(详见课件)
第一句搭配不当,应该加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第二句事物归类不准确,番茄不是花,应该删去;第三句有错别字,“密”改成“蜜”。
6.学生选择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作文中的不恰当之处。
7.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修改。
8.修改好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修改病句对我们来说,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但只要大家把握了一些常见的、简单的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一一巩固,以后“修改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指出句子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的题型”就不会难倒我们。
三、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三句名言,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明确:这是关于道理的谚语。)
2.自由读一读,和小组同学交流谚语的意思。(注意朗读节奏)
3.教师明确谚语含义。
(1)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一番探讨才能有深刻的理解。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理到哪里都行得通,无理到哪里都行不通。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
(3)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一时的胜负得失可能是跟力气的大小有关,但长期的胜负要看谁站在有道理的一方。
4.随堂练习:
(1)有时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只有通过讨论才能弄明白,它就是俗话说的( )。
(2)两个男生因为意见不合吵了起来,李老师用 ( )来教育他们要以理服人。
(3)我的奶奶总爱说“天大地大,不过一个‘理’字”,这让我想起一句谚语( )。
5.学生读背谚语。
6.拓展延伸:
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天下的弓都是弯的,天下的理都是直的。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三
和“口”有关的字
关于道理的谚语
修改符号的认识和运用
[教学反思]
本次课内容既有字词的积累,又有方法的学习,所以在授课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然后自己运用规律,增强自己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积极性较高,但由于知识积累不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词语的理解和归纳方面还是以我的讲解和引领为主。
在“交流平台”板块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童话,然后让学生自主交流喜欢童话的原因,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童话的特点和阅读童话的好处,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识字加油站”板块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新旧字的差别,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这样就会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在“词句段运用”板块的教学中,第一部分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这些带“口”字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进而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发散思考。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再采用全班交流的形式进行反馈。第二部分重点学习修改符号,教师先进行简要介绍,再组织学生进行对应练习,之后再进行拓展训练,从认识修改符号到运用修改符号,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真正达成。
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