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第2课时 凝聚法治共识新知导入一场“全民参与”的城市营销2023年3月初,一群大学生集体坐高铁去撸串的视频火爆全网,而他们的目的地正是——山东淄博。此后的两个月里,这座三线城市凭借政府细致服务、商家诚信经营、市民实在好客,形成了游客自发推介、政府迅速反应、市民主动维护、网络高度曝光的城市营销良性闭环,让淄博烧烤热度不断。在这场“全民参与”的城市营销中,淄博市政府做了什么?随着热度减退,淄博烧烤是不是“凉”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法治政府的相关知识。淄博烧烤“凉”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50-5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是什么?2.什么是法治政府?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分别是什么?4.怎样实现依法行政?5.依法行政的意义?6.怎样建设法治政府?7.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8.怎样厉行法治?9.国家和社会治理怎样发挥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自学导航探究新知活动一:法治政府运用你的经验: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和政府打交道。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生活情境 相关部门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打工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表哥和女朋友领取结婚证交通管理部门工商局教育局林业局民政局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探究新知探究一 政府的作用及宗旨情境一:2023年3月10日,淄博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为了让游客吃得舒心,当地政府开设21条烧烤定制专线、开通淄博烧烤公交专线、定制发放淄博烧烤地图……情境二:近日有网友投诉淄博酒店恶意涨价、烧烤店强制消费,引发网友热议。面对这些投诉,淄博政府态度明确,迅速给出了回应,承诺如果属实,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思考:以上情境中体现了政府部门的哪些作用?提示: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的管理,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服务管理探究分享关注有关新闻,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人民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政府通过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职能为人民服务。探究新知管理社会生活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探究一 政府的作用及宗旨探究新知探究一 政府的作用及宗旨思考:我国的行政机关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其权力来源?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人民政府(行政机关)监察委员会(监察机关)人民法院(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产生选举组成探究新知笔记 政府的作用及宗旨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2)权力来源:(3)宗旨:(4)工作原则:(1)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为人民服务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探究新知政府和人民的关系①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自来源于:人民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是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探究新知依法行政回顾:2024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在反腐工作中取得显著成就思考:腐败官员纷纷落马启示我们行政机关在执法中要注意什么?提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权必须为)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80.8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21.2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40.3万件。立案14.9万件,其中立案省部级干部16人、厅局级干部983人、县处级干部6695人、乡科级干部2.1万人;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3万人。处分12.1万人,其中党纪处分9.9万人、政务处分3.4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12人,厅局级干部948人,县处级干部6241人,乡科级干部1.7万人,一般干部1.6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8.1万人。探究新知依法行政的含义、要求、核心含义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核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权必须为)规范政府的行政权。自律探究新知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我们看一下“淄博市人民政府”官网:“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启示我们如何建设法治政府?这启示我们: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开探究新知欢迎全国各地的网友给“淄博烧烤”提建议思考:从公民角度分析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如何做?提示: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这样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监督、建言献策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探究新知淄博烧烤出圈之后,一“大老虎”落马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滨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陈勇利用担任淄博市委常委、桓台县委书记,济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德州市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土地出让金返还、项目建设、职务提拔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620万余元,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思考:以上材料启示我们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提示: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防范探究新知笔记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自律公开监督防范“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推动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创新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便于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新形式。探究新知资料卡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探究新知怎样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1)行政机关:A.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B.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2)个人: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3)监督:通过人大、监察、公民的监督,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探究新知4.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探究新知活动二:厉行法治探究新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探究: 如何厉行法治1.厉行法治的含义: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讨论并交流:请同学结合上图,说一说还有哪些社会成员要厉行法治?探究分享甲: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规定,不能违法。丙:我守法,是因为违法会带来很多麻烦,不愿违法。乙:我守法,是因为我害怕,不敢违法。丁: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才有自由,我选择自觉守法。对于守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①守法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②“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③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探究新知二十多年前,老杨的女儿被单位无理由辞退。老杨自学法律,将该单位告上法庭,最终打了官司。此后,老杨坚持学习法律,搜集了五十多万字的案例和法律知识材料,为求助者提供法律咨询,义务为群众解答各种法律问题,为许多当事人讨回了公道。2014年,老杨被评为“守法好公民”。老杨说:“当个人利益受到侵害而不去积极维权、依法合理表达诉求时,那么最终损害的还是集体的利益。”老杨的故事对我们做守法公民、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有哪些启示 ①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②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探究新知厉行法治,全民守法探究新知《交警系统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要求: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以及从事驾驶人考试和机动车查验时,应当佩戴、使用执法记录仪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客观、真实地记录执勤执法工作情况及相关证据。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有什么意义?(1)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有利于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2)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有利于固定现场证据。(3)有利于保护民警的正当权益和安全。(4)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交通事故处理的效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尊法守法探究新知淄博烧烤火爆全网之后,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以“法治宣传进景区·文明旅游入人心”为主题,组织各区县开展系列执法为民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中,旅游执法人员走进各大景区,共悬挂标语20余幅,布置展板40余块,发放普法宣传材料26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60余人次,并向游客宣传旅游法律法规,提高游客文明旅游、防范养老诈骗、抵制“不合理低价游”和依法维权的意识。思考:该活动举办的目的是什么?提示: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层面)探究新知在众多淄博相关短视频的下面,一条留言被点赞最多——我看到了一座城市拼命抓住发展机会,很励志。在淄博烧烤爆火之后,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接地气”的政策,从开“烧烤专列”、“烧烤专线”;给予重点群体大学生给特别优惠;发放胃药、免费停车、严查加价行为……促进了烧烤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蓬勃发展,履行了政府的责任与义务。随着淄博烧烤降温,分析认为,如今所谓的热度降了,其实更多的是从巅峰状态回归到了常态,属于正常现象。探究新知在国家和社会治理方面,谁更重要?共同发挥作用法律(规范作用)道德(教化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促进作用支撑作用探究新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重点)(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探究新知道德与法治关系探究新知笔记 如何厉行法治厉行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拓展空间请你就如何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宣传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①开展专题报告会、座谈会、法治讲座、法治视频观看等法治主题教育活动。②打造校园法治文化长廊、文化墙、宣传栏(橱窗)、宣传挂屏(牌)法治图书角等校园法治文化阵地。③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好法治教育主题升旗仪式、法治手抄报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法治文化活动。④开展模拟法庭、旁听庭审、演练演习、交通执勤等校内外法治实践。拓展延伸我们青少年怎样增强自身的法治素养?①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法治信仰;②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公平正义;③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⑤拥护依法治国,努力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等等。易错易混政府应坚持依法执政。政府是行政机关,应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缩小政府的行政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为人民服务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政府的工作只能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政府既要接受人大和上级部门的监督,又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课堂小结凝聚法治共识厉行法治法治政府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依法行政的含义、要求及核心怎样厉行法治?国家公民政府人员社会宣传课堂练习1.(2023 巴中)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①依法执政,行使好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②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各项权力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④公正司法,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①错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是人大的职权,政府应当依法行政;④错误,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使每一个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政府要做到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课堂练习2.(2023 长沙)芙蓉区政务服务中心探索精细化高效率服务,启用“潮汐窗口”,根据人流量大小,动态调整窗口数量和服务人员力量,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排队时间。这样做旨在( )A.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B.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C.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D.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A芙蓉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做法与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无关,BC说法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涉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说法不符合题意。课堂练习3.(2023 湖州)截至2023年5月,全国“清朗 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依法清理违规信息141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92万多个,其中永久关闭账号6.66万余个,有力震慑了“自媒体”违法违规行为。这充分彰显了( )①法治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识②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③法治让我们的网络生活更美好④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法治并没有成为全体公民的共识,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很多法治意识淡薄的公民,①说法错误。课堂练习4.(2024云南遂宁9题,2分)仔细观察下图漫画,分析正确的是( )①实行良法善治,提高公民法治意识②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③规范政府行政权,提高政府公信力④建设法治政府,防范行政权力滥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D【解析】考查点:依法行政。解题思路:漫画寓意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不得滥用行政权力,说明建设法治政府,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防范行政权力滥用,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所以②③④正确;①强调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与题意无关,排除。课堂练习5.(2024福建1题,2分)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这能够( )A.充分发挥道德对法治文化的规范作用B.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C.建成完备法治体系,助力法治中国建设D.以法治的方式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德治与法治的关系。D:分析题文可知,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主要是以法治的方式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A:应该是充分发挥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道德应该是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故A错误;B: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与全面从严治党没有直接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一部法律的通过不能表明建成了完备的法治体系,表述过于绝对;故C错误;故本题选D。课堂练习6. (2024河南第9题,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下列规定集中体现了( )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A. 民法典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B.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C. 道德只有依靠法律的规定才会有人遵守D. 法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德治与法治的关系。B:分析题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中强调诚信原则,诚信既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原则,体现了法律对道德的吸纳;第一百八十四条鼓励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即便造成受助人损害救助人不担责,这既符合道德上鼓励助人的要求,也在法律上给予保障,体现了法律对道德的支持;第一千零四十三条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庭美德、文明建设既是道德范畴,也通过法律加以强调;这几条规定都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故B符合题意;A:“民法典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表述不够全面,题干中的规定不仅体现了对家庭方面的重视,还涉及诚信原则和紧急救助行为等方面;故A错误;C:“道德只有依靠法律的规定才会有人遵守”说法错误,道德主要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等来发挥作用;故C错误;D:题干不能体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课堂练习7. (2024天津第7题,2分) 《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检查办法》推出“电子检查证”行政检查制度。检查前,执法人员要向被检查单位出示“电子检查证”。检查中,被检查单位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检查证”上的二维码,了解发证机关、检查事项和监督投诉渠道等内容。这一制度的实施能够促进行政执法单位( )①扩大职权范围 ②加大监察力度 ③接受社会监督 ④规范执法行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行政机关的职权、建设法治政府。③④:执法人员在进行行政检查前,要向被检查单位出示“电子检查证”。被检查单位可以通过“电子检查证”了解检查信息,如监督投诉渠道。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行政执法单位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并接受社会的监督,故③④符合题意;①:行政机关的职权是由宪法规定的,不会因为行政检查制度的推出而扩大,故①说法错误;②:国家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行政机关没有监察权,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九上道法凝聚法治共识课件2024 .pptx 厉行法治,全民守法.mp4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