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秋六升七入学分班语文测试卷(九)(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秋六升七入学分班语文测试卷(九)(有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秋六升七入学分班语文测试卷(九)
(参考答案)
一、1.困境 魔鬼 恐惧 热情 间断 不懈 创建 体系
2. 平 和 湖 海 司 惯 可 议 微 著 蹈 火 观 花 箱 倒
3.(1)为是其智弗若与 微风吹散 初阳蒸融 润物细无声 树欲静而风不止 莫把无时当有时 君看一叶舟 意恐迟迟归 今夜月明人尽望
二、1.B 2.B 3.A
三、 C A D B
四、(1)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2)老师对我说,他很赞同我的观点,让我按自己的想法去做。(3)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爷爷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庞红润,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整洁的练功服,每天一早就去公园打太极拳,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活像快乐的老仙翁。
五、1.好书让人生变得多彩
2.该班的大多数学生阅读情况良好,但阅读的方法、习惯有待改进
3.尊敬的校长,您好,我们建议学校给我们列出“推荐书单”,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同学们,我们要注意读书方法,学会做读书笔记、摘抄等,将阅读与积累结合起来印象会更深刻。
六、1. × × √
2.不能去掉,说明三舱组合体的质量是一个大概值。如果去掉“约”字,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3.“天宫”作为中国空间站的命名。它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宇宙和天帝居所的想象,象征着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对未来的展望,“天宫”也与国际空间站等其他空间站名称形成区分。此外,表达了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一起,推进人类进步的态度,令人赞叹,强调了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下一代的启发。
4.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成功建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站,并开展了“天宫课堂”等科普活动。
太空探索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对未知的好奇,有助于培养未来的航天人才。
七、(一)1.严重 文中指当时的革命形势很险恶,父亲的处境很危险。
2.被捕 被审 被害
3.语言 神态 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对工作和革命事业极度负责;
4.我们可以体会到“我”对父亲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之情。
(二)1.B
2.A我们在等祖父买月饼回来,体现了我们对月饼的向往。
3.“我”和祖母扔月饼的原因不一样。“我”扔月饼的原因是因为月饼味道怪异,“我”和家人实在是吃不下。祖母扔月饼的原因是因为祖母忘了藏月饼这件事,等她记起时,月饼上面已长了很长的毛了,不得不扔掉。
4.“中秋这一天”的内容详写,这样写的好处突出了“我们”对月饼的向往,表现童真童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5.短文的题目是“牛皮纸包着的月饼”,前三个自然段却描写包装精美的月饼,但是不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删掉,因为开篇写包装精美的月饼虽外观好看但难吃的情节,引出对童年牛皮纸包装月饼的回忆,从而引出本文主要情节。两者又形成对比,突出了对儿时月饼的喜爱之情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八、【答案】例文:
今天,我终于管住了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有时候,这些诱惑来自外界,比如手机、电视、游戏;而有时候,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懒惰、放纵、暴躁的自己。今天,我要讲述的是我如何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前,终于管住了自己。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计划好了要在家复习一整天,迎接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可是,当我坐在书桌前,打开课本时,手机却不停地发出各种通知声,微信、QQ、抖音,各种应用的消息接踵而至。我的内心开始动摇,想着:“就玩一会儿,不会耽误太久的。”
正当我准备拿起手机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此刻选择了娱乐,那么我可能会陷入无尽的拖延中,最终影响到我的复习进度。于是,我深吸一口气,将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放在了房间的另一头。这样一来,我无法轻易接触到手机,也就减少了被诱惑的机会。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复习中。每当我感到疲倦或者想要放弃时,我都会告诉自己:“成功属于自制的人,自由只给自律的人。”这句话成为了我的动力源泉,让我一次次地战胜了内心的懒惰和放纵。
到了傍晚,我完成了所有的复习计划。虽然过程中有过挣扎和犹豫,但我最终还是管住了自己,没有被诱惑所打败。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满足。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自我控制,更是我在成长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管住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明确目标,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诱惑和挑战。今天的我,终于管住了自己,明天的我,将会更加自律和坚强。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自我,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本次作文为命题作文题。题目“今天,我终于管住了自己”中,有三个关键词——“今天”“我”“管住”。就这个题目而言,要着眼于自我,扣紧“今天”,理解“管住”的含义构思。
二、立意。
对于此次作文题目,应属于叙事作文。因此回顾生活中战胜自我的经历,写出“我”是如何管住自己,控制住内心的“小我”,战胜自我的。可以写在生活上管住了自己的嘴,不乱吃零食;管住了自己的腿,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写在学习上管住了自己,不作弊,诚信考试等等。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首先要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提取材料,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来写。其次,要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以小见大。最后,要善于把叙述和抒情结合起来,突出主题。
三、写作思路。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中间:选择典型事例,围绕中心内容,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同时在表达上运用适当的心理描写以及恰当的修辞方法,会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结尾:首尾呼应,抒发感情。2024年秋六升七入学分班语文测试卷(九)(统编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5分)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词语。(8分)
20世纪60年代,我国陷入了粮食不足的kùn jìng,饥饿如同mó guǐ一样让人们kǒng jù。袁隆平爷爷看到这种情况,把全部的rè qíng投入到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中。他每天都要到田里去,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从未jiàn duàn。经过bú xiè努力,他chuàng jiàn了超级杂交稻技术tǐ xì,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8分)
心( )气( ) 五( )四( ) ( )空见( ) 不( )思( )
见( )知( ) 赴汤( )( ) 走马( )( ) 翻( )( )柜
3.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9分)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曰:非然也。(《学弈》)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 了,如薄雾,被 了。(《匆匆》)
(3)老师,您的教导就像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 ”。您用“ ,子欲养而亲不待”告诉我们要及时行孝;您用“常将有日思无日, ”劝诫我们要勤俭节约。
(4)古诗有情。我们能感受到“ ,出没风波里”的同情;能感受到“临行密密缝, ”的慈爱;能感受到“ ,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思念。
二、单项选择题。(共6分)
1.下列四句读书宣传标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书籍(jí)是人类登上新台阶(jiē)的必需品。
B.无聊(liǎo)时,打开书吧,那里有增长智慧的宝藏(cáng)。
C.让读书成为习惯(guàn),让书香充盈(yíng)生活。
D.精读一本好书,恰(qià)似点亮一盏(zhǎn)明灯。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生活如海, ,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 ,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 ,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同学们,让我们多一些宽容,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吧!
A.宽容为径 宽容作舟 宽容是曲 B.宽容作舟 宽容为径 宽容是曲
C.宽容作舟 宽容是曲 宽容为径 D.宽容为径 宽容是曲 宽容作舟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匆匆》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一篇散文,以细腻的文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B.《十六年前的回忆》从女儿的视角,为读者还原了一位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
C.《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D.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一文,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之中。
三、请给以下习俗的寓意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A.生活圆满 B.年年发大财 C.祈求健康长寿 D.吉祥进福
(1)重阳节登高 ( ) (2)元宵节吃汤圆 ( )
(3)建筑物上刻蝙蝠 ( ) (4)张贴带有金灿灿元宝的年画 ( )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2)老师对我说:“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改为转述句)
(3)接着,毛泽东主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用别的词语代替“说”)
(4)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位亲人、朋友、老师 ……对他(她)进行外貌描写,用一两句话突出其性格特点。
五、综合性学习。(7分)
2024年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实验小学六(1)班开展“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1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 。
2.【调查读书现状】(2分)
项目 人数 阅读情况 怎样阅读
经常 偶尔 从不 浏览 抄词句 作批注 写摘要 写心得 不做笔记
50 39 8 3 14 16 2 8 3 7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
3.【探讨读书方法】(4分)
小花: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小明: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小芳: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向校长提议:
向同学提议: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9分)
【材料①】
中国空间站的名字颇具中国特色,命名为“天宫”,是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整体呈“T”字构型,2个实验舱分别命名为“问天”“梦天”。命名充满中国元素和航天特色,既注重了单个名称的内涵,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三舱组合体质量约66吨。其中,两个实验舱分别用于生物、材料、基础物理等方面的科学实验。
【材料②】
“天宫”也叫“紫微宫”,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这是炎黄子孙关于宫阙最美好的想象,静谧、安宁、和谐。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与天宫有关的描写;白居易的诗歌《早春独登天宫阁》中的“天宫日暖阁门开,独上迎春饮一杯”。
【材料③】
“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天宫课堂”已逐渐成为中国太空科普的国家品牌。
【材料④】
“空间站上能看见太空垃圾吗?针对太空垃圾,空间站采取了哪些防护措施?”“太空中没有明显的参照物,请问航天员是怎么判断空间站的姿态和轨道发生变化的呢?”……在天地互动环节,都是一颗求知好奇的心,都是一粒科学与梦想的火种。“航天员老师是我的榜样,我也能上九天揽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六年级学生李柏萱说。
1.根据材料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①空间站中两个实验舱的名字分别叫“问天”和“天和”。( )
②“天宫”也叫“紫微宫”,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 )
③“天宫课堂”是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 )
2.【材料①】中“三舱组合体质量约66吨”,其中“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3.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充满了中国特色。联系材料,说说你对这个命名的理解。(2分)
4.读了这四则材料,你有哪些感悟?请至少写出两点。(2分)
七、阅读理解与感悟。(共20分)
(一)课内阅读理解。(共10分)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选段一】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①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选段二】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②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选段三】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1.联系上下文,加点的“严峻”一词在选文中的意思是 ,这个词表明了父亲正面临着 的处境。(2分)
2.三个选段分别写的是父亲 前、 时、 后的情形。(3分)
3.画线句①和②分别是对父亲的 描写和 描写。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 的人。(3分)
4.以上三个选段出自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是一篇悼念文。联系课文,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感情?(2分)
(二)课外阅读理解。(共10分)
牛皮纸包着的月饼
①朋友去北京,给我带回两盒包装精美的月饼。红漆木盒装着,华丽、雍容。
②揭开盒盖,不多的几只月饼,躺在质地柔软的丝绒上,是皇家女儿,金枝玉叶着。
③洗净了手,和家人带着虔诚的心,切了一只月饼来尝。为此,我还特地拿出宝贝样收藏着的印花水晶盘,把月饼摆成菊的模样。一家人欢欢喜喜拿了吃,鱼翅做的馅,味道怪异,家人都只吃了一口,就放下了。我坚持吃两块,但终究,也受不了那份怪异。余下的,狠狠心,丢进垃圾桶。丢的时候,我祖母似地念叨,作孽啊作孽啊。
④便格外怀念起小时的月饼来。是些小作坊做的,用桂花或松仁做馅,外面的面粉,层层起酥,洇着金黄的油。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⑤在中秋前一个星期,村部的唯一一家小商店,就把月饼买回来了。散装的,搁在一个大缸里。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可以闻得见空气里的月饼味,香甜香甜的,很浓。探头去看,总看到面皮白白的店主,在用牛皮纸包装月饼,五个一包,十个一包。他动作舒缓,在那时的我们眼里,那动作无疑是美的,充满甜蜜的味道。我们的心,开始生了翅膀,朝着一个日子飞翔。
⑥终于等到中秋这一天了。起早祖父就答应了的,晚上,每人可以分到一只月饼。那一天,我们再没了心思做其他的事,只盼着月亮快快升起来。等月亮真的升起来了,我们不赏月,眼睛都聚到门口的小路上。祖父出现了,手里提着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隔了老远,我们都能闻到月饼的味道。兄妹几个,跑过去迎接,在他身边跳。祖父说,小店里挤满了人,好不容易才买到月饼。语气里有得意,仿佛他做了一件很了不得的事。
⑦煤油灯下,祖父小心地揭开一层一层的牛皮纸,我们得到了向往中的月饼,用小手托着,日子幸福得能滴出蜜来。母亲在一边教育我们,好东西要留着慢慢吃。于是我们把月饼分成一点一点的碎屑,舔着吃。总能把一只月饼吃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
⑧大人们也一人一只月饼,但他们多半舍不得吃,藏着,只等我们嘴馋了时,分了去吃。但生活的琐碎和忙碌,会让他们忘掉藏月饼这件事。我祖母有一次藏了一只月饼,等她记起时,月饼上面已长了很长的毛了,不得不扔掉,一家人为此痛心了好多天。
⑨祖母也曾把月饼分送给邻家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跟着寡母过活,自是没钱买月饼。中秋时,别人家欢歌笑语,他们家却冷冷清清的。祖母说,可怜啊。遂踮着小脚,给他们送了月饼去。回家来安慰我们,让别人吃掉,比自己吃掉好。那时年幼,不明白这句话,现在明白了。如今那两个孩子早已长大,都出息了,一个在南京,一个在杭州。我祖母在世的时候,他们每年回来,都会去看看她。他们说,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
1.下列对朋友给我带来的月饼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①鱼翅做馅 ②外层起酥 ③洇着金黄的油 ④装在红漆木盒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等到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为什么不赏月,眼睛都聚到门口的小路上?(2分)
3.短文写了“我”丢月饼,外祖母也丢过月饼,原因一样吗?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作答。(2分)
4.短文中,“中秋前一个星期”和“中秋这一天”哪部分内容详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5.有读者认为,短文的题目是“牛皮纸包着的月饼”,但前三个自然段却描写包装精美的月饼,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删掉,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2分)
八、习作表达。(共25分)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经受各种诱惑的考验,比如手机、电视、游戏或舒适的被窝,同伴的邀约;我们每天可能都需要战胜懒惰、放纵、暴躁的自己。成功属于自制的人,自由只给自律的人。
请以“今天,我终于管住了自己”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500字。
100
200
300
400
5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