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晨昏诺日朗》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晨昏诺日朗》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诺日朗是藏语,意指男神,也有伟岸高大的意思,因此诺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伟壮观的瀑布。
晨昏诺日朗
诺日朗为瀑布名,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九寨沟以附近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海拔2365米,瀑宽270米,高24.5米。是中国最宽的瀑布。
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
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赵丽宏散文叙写清新明丽,重视创造诗的意境和情调,是一位有创作个性的散文作家。《小鸟,你飞向何方》是赵丽宏的成名作。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千峰万壑:形容重山迭岭。
洋洋洒洒:①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 不断。②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硕大无朋:大得没有可以相比的。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盛大。
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时间顺序
夕照中的诺日朗瀑布
(公路上、路边看瀑布)
晨雾中的诺日朗瀑布
(走近跟前看瀑布)
第二天上午 (绕过山坡看海子)
思考:本文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诺日朗瀑布?
课文研读:第一部分
阅读与思考:第1段
这段文字从哪个角度写诺日朗瀑布的?
景物具体有怎样的特点?
从瀑布周围环境写诺日朗瀑布
以“落日、山脊、松树”等构画了一幅幽谧宁静的优美画卷。
作者为何不先写“晨”后写“昏”?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作者在描写黄昏诺日朗瀑布的时候,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写“昏”是为了衬托“晨”。
赏析举例:第3段中“路旁的树林……暮色中的整个山林……”
这一语段中连用了四个比喻,将水声比喻为“叹息”、“急雨”、“狂风”和“千军万马”,并照应了四个动词:“飘”、“打”、“卷”、“奔跑”,从人的听觉角度入手,细腻地将声音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表明了作者距诺日朗瀑布也越来越近了。
赏析举例:第5段中“大瀑布离公路不到一百米……飘忽的水雾。”
这一语段中作者从视觉角度,用“流”、“跌落”、“垂挂”、“飞扬”四个动词写出了远观诺日朗瀑布的特点。
“流”一般是用在较平坦的地方,准确地写出了瀑布起源时水流较缓的特点,而“跌入”一词则十分生动地写出了水流突遇峭壁时猛然由缓而急,汹涌直下的雄浑景象,让读者不得不感叹作者用笔的精妙!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作者在描写黄昏诺日朗瀑布的时候,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路旁的树林里突然飘出流水的声音……
“大瀑布离公路不到一百米,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飘忽的水雾。”
正面描写: 流 跌 垂挂 飞扬
动静结合
总体评价:黄昏时的诺日朗瀑布给作者的印象是——单薄 柔美 缺乏壮阔
只有水的轰鸣——雄浑、粗犷——和想像的吻合
这就为后文写清晨的诺日朗瀑布埋下伏笔
课文研读:第二部分
作者是怎样描写晨雾中的诺日朗瀑布的?(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
A:“瀑布后面的群山此刻还隐隐约约藏在飘忽的云雾之中,千丝万缕的水帘仿佛是从云雾中喷涌倾泻出来,又像是从地底下腾空而起的无数条白龙,龙头已经钻进云雾,龙身和龙尾却留在空中,一刻不停拍打着悬崖峭壁……”
这一语段中,将瀑布比作白龙,并用动词“喷涌倾泻”、“腾空而起”、“钻”、“拍打”以及修饰语“无数条”、“一刻不停”形象生动地将晨雾中远观时诺日朗瀑布的壮阔、神奇动态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B:“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是裂开了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浩浩荡荡,洋洋洒洒,一落千丈,在山谷中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
这一语段中,“巨大的豁口”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瀑布奔流而下的形态自然地展示在读者眼前,而“汹涌而下,浩浩荡荡,洋洋洒洒,一落千丈”一系列的修饰语又将仰观时诺日朗瀑布气势磅礴、雄浑博大的特点揭示无余。
C:“我想起许多年前在雁荡山看瀑布时的情景,站在著名的大龙湫瀑布跟前,产生的联想是在看一条巨龙被钉在崖壁上挣扎。此时,却是群龙飞舞,自由的水之精灵在宁静的山谷中合唱出一曲震撼天地的壮歌,使人的灵魂为之战栗。”
将诺日朗瀑布与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相比较,突出诺日朗瀑布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特点。动词“钉”强调了大龙湫瀑布与崖壁紧密结合,致使水流紧贴崖壁“挣扎”的特点,而与此相比,诺日朗是“自由”的,水从崖顶临空而下,其壮阔的气势自然不言而喻。
D:“奔泻的瀑布中,闪射出千万道金红色光芒,这是对面山上射过来的早霞。飘忽的水雾又把这些光芒糅合在一起,缤纷迷眩地飞扬、升腾,形成一种神话般的气氛……”
写出了在朝霞中远观时诺日朗神奇、迷幻,如入仙境般的迷人色彩。
第11段主要从人的感觉角度写:
听觉:“那轰鸣的水声也越来越大”
触觉:“头发、脸和衣服都湿了”
视觉:“抬头仰观大瀑布……”
“诺日朗竟然面目一新:……”
心理感受:“自己只是漫天飘漾的水雾中的一颗微粒”
通过联想对比(第11段)
与夕照中的瀑布、大龙湫瀑布相对比,突出晨雾中的诺日朗惊天动地、雄浑阔大的气势。
作者意在给我们展示迷人的西部风情,为写诺日朗瀑布提供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背景。
作者在第9段中关于两匹马的描写对后文写诺日朗瀑布有什么作用?
课文研读:第三部分
“平静的湖水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
“这正是大瀑布的跳台。”
“翡翠”突出了海子极为平静的特点,而“跳台”又暗示着雄浑的瀑布,在这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了诺日朗在这平静中孕育着激情这一深刻内涵。
作者在第8段中给我们补充交代了“海子”,这其中暗示了什么道理?
是 “海子”孕育了诺日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文内容图示
公路上——叹息、急雨、狂风、千军万马(比喻、听觉) 震
黄 “飘”“打”“卷”“奔跑” 天
昏 不到一百米——“流”“跌入”“垂挂”“飞扬” 撼
远处——(视觉、听觉) 地
眼前——白龙(比喻)
清 “喷涌倾泻”“腾空而起”“钻”“拍打” 雄 激
晨 走近——巨大的豁口(比喻) 浑 情
大龙湫(衬托) 博 横
走出一段再往后看——“奔泻”“闪射”“糅合” 大 溢
“飞扬”“升腾”
上 背后的山坡——“环抱” 平 激
午 翡翠、跳台(比喻) 静 情

表现手法:
1、对比 : 晨 —— 昏 大龙湫 —— 诺日朗
2、衬托 : 静(四周环境、“海子”)—— 动(诺日朗)
3、铺垫:第一段“在金黄色的光芒中…….”
第三段“风吹树叶……山涧流水……秋虫鸣唱……”
第四段“两匹马……”
表达方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
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比拟
总结写作特点:
赵丽宏 散文
赵丽宏把好散文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独特的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晨昏诺日朗》一文很好地体现了作者所言的“文”的特征,将中国西部的壮丽景观——九寨沟诺日朗瀑布展现在读者面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