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自主学习、质疑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并梳理以下问题)
自主学习清单
1.社会保障的作用(为什么)
2.社会保障的内容(是什么)
3.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怎么做)
1、
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必要性: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体系。
谁建立?
谁承担?
地位: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
1、建立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社会保障的地(原因)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zrbj-001
20221120
面临人生难题:就医难、养老难;
反映社会问题: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有完善空间
①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
减震器
稳定功能
②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发挥收入分配调节器作用,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调节功能
③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平衡器
互助功能
助推器
2、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补充性社会保障
基本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其他社会保障形式
企业年金
社区服务
3、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
3、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形式 地位 资金来源 保障对象 内容或作用
社会 保险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政府、单位、个人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
社会 救助 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 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 对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帮助 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低保)】
社会 福利 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政府和社会 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 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学生证优惠、助学金、奖学金等)
社会 优抚 特殊社会保障 国家和社会 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 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
企业年金 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社区服务 在政府指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在城乡一定层次的社区内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特殊群体为重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向他们提供福利性服务的一种社会化保障机制
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
(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
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性质 自愿的市场行为 具有强制性和福利性质
经营目标 追求利润 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经营方式 保险公司经营 由国家经办
费用来源 全部由_____承担 由_____、单位和个人分摊
保障对象 签订保险合同并按照约定缴费的人 法律规定有权利享受社会保险的人
保障水平 满足被保险人的较高层次的保险需求 保障社会成员的___________
基本生活需求
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区别
个人
国家
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避免风险)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怎样做:
①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②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全方位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7.9亿增加到10.3亿;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由5.4亿增加到13.6亿。
1、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材料一 二战后,一些欧洲国家进入经济高增长阶段,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公民享有免费的医疗、悠长的假期、长期的失业救济等,这被称为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与其去做1欧元1小时的体力活,不如躺在家里拿救济金”成为一些人的心态写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些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思考:社会保障是不是越高越好?
材料二 部分群众不顾我国当前刚刚脱贫的现实状况,要求效仿北欧的高福利,实行更大力度的社会保障。
原因: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维持下去。
措施: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
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原因:
第一、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二、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
3、权责清晰: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总结归纳: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1)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全覆盖原则)
①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②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适度原则)
(3)要做到权责清晰。(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
(4)总要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我国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内涵
社会保障的构成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公平对待每个公民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权责清晰
健全覆盖全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核心)
社会救助(最低)
社会福利(最高)
社会优抚(特殊)
其他社会保障形式
调节功能
稳定功能
互助功能
社会保障的作用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全覆盖原则
适度原则
1.近年来,我国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截至2022年末,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亿人、2.4亿人、2.9亿人。2023年12月1日起,我国社会保险重要新规将会正式施行,这次实施的新政策旨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社会保险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保险是保障人民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b.社会保险满足人民群众最高层次保障需求,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c.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d.社会保险是社会成员通过互助形式避免基本风险的有效途径
C
社会救助是 “最后一道防线”
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保障
不能避免基本风险
2.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等人员的基本生活,及时做好夏季高温天气下救助管理工作,2023年7月3日,邵阳市救助管理站启动“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该行动持续至9月30日。这一行动( )
①充分发挥了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②有利于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利
③有利于发挥民生保障安全网作用
④推进了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社会救助不是第三次分配
没有体现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社会保障面临新挑战,必须进一步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需要( )
①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更多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
②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厚植社会保障的财富基础
④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按要素分配是初次分配,社保是再分配
慈善是第三次分配
4.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辽宁省( )
①做到权责清晰,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
②践行应保尽保原则,使公民都能享受到相应的社保权益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范化解退休人员的晚年生存危机
④发挥再分配的调节功能,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无关
材料讲的是退休人员
5.(2022·山东·高考真题)2022年山东省新设40万个城乡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予以托底安置。政府在社区设置日间照料中心服务等公共服务类公益岗、网格员等公共管理类公益岗,按照不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岗位补贴。政府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 )
①挖掘更多就业潜力,落实好保就业目标
②丰富社会救助形式,满足群众保障诉求
③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增加群众收入来源
④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