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诞生在距北京城西100多千米的堂上村,并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泽东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新”字主要强调了( )
①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③新中国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新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某高一学生准备在暑假进行一场研学之旅并撰写报告,他计划到嘉兴南湖感受伟大建党精神,再到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体验载人航天精神。在报告中应该出现的观点最符合的是( )
①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让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②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践所取得的物质成就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③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④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起的一场以学生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五四运动( )
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制度上的准备
②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②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③成为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④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B.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C.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
6.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是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70周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下列对有关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进入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要求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为办刊宗旨。下表是《中国青年》的几个大事件。
1923年10月—1927年10月 1939年4月 1984年第5期 2023年10月
从第一期“政治太黑暗了”的浩叹到最后一期“唯有暴动的争斗才真正是民众的争斗”的呼喊,《中国青年》以惊世骇俗的战斗激情度过了灿烂的四年。 《中国青年》在延安复刊,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青年参加抗战,推动中国青年运动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中国青年》发表文章《知之深爱之切》。 为纪念创刊100周年,《中国青年》推出系列专题《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中国青年》《争当主角,敢挑大梁:科技创新青年为先》等。
从《中国青年》的上述事件中可以推断出( )
①在《中国青年》创刊的前四年,中国青年积极参与旧民主主义革命
②《中国青年》在延安复刊时,中国青年主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习近平发表文章时,中国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④《中国青年》创刊100年时,中国青年展现出新时代的担当与作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踔厉奋发、艰苦奋斗,神州大地旧貌换新颜,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说明新中国的成立( )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了现实道路
④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搭建了中国近代史的总体框架,通过严谨、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不仅使读者更容易看清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而且使读者通过中国近代历史的角度,深刻了解到中国的现代化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由社会主要矛盾决定
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③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在中国革命期间“走自己的路”的是( )
①走发动工人运动实现革命目标的具体道路
②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③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④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前,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1921年,嘉兴南湖,一叶红船扬起了中国现代化百年征程的风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步步探索、前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灿烂辉煌的卓越贡献。由此可见( )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④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实现了新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个崭新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艰辛探索,虽经历了严重曲折,更取得了许多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对于这段历史正确的认识是( )
①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巨变雄辩地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延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④与改革开放后的辉煌相比历史意义明显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制度建设历来都是我们党十分重视的问题,毛泽东对此曾形象地作出“铲地基”和“起房子”的比喻:“如果完成了全国革命的任务,这是铲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功夫。”以下对“铲地基”和“起房子”这两个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①“铲地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铲地基”实现了有史以来的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起房子”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④“起房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下图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仅记录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坚实步伐,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性变革。图中事件反映的时代变革的成就及意义是( )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④标志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据此,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认识正确的有( )
①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④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下图所示纪念物见证的历史事件及其重要意义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②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③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党和国家历史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 )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③制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 
④明确了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75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世纪初,正当中国人民在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屡遭挫折的时候,从地跨欧亚的俄国放射出一道人类进步的希望之光。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国家的富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28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同志领导军民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随着斗争发展,党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等根据地。七七事变后,党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的全面内战,党领导广大军民逐步由积极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打赢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向中南、西北、西南胜利进军,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八百万军队,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1)结合材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2)有观点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意味着中国革命胜利完成。”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观点予以评析。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回望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的复兴之路,是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的辉煌之路。1840 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4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 74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74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的意义。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失败者,在西方列强的侵袭之下,中华民族跌入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谷底。救亡图存成为一代又一代民族觉悟者的历史担当和最高使命。
怎样才能救中国?这是每一个不甘于民族沉沦的中国人共同的叩问,无数的人在找寻这一条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0年8月,多方探索、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致信挚友毛泽东提出:“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挽救了中华民族的颓势,涤荡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改变了被肆意践踏的命运,中华民族昂扬地站立了起来,奇迹般地拔地而起。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中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并没有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该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①错误。
②④: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泽东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新”字主要强调了新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②④符合题意。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③错误。
故本题选C。
2.A
【详解】①: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让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符合他计划到嘉兴南湖感受伟大建党精神,①入选。
②: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践所取得的物质成就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是该同学计划体会的精神所处的时代,②不选。
③:到北京中国航空博物馆体验载人航天精神,是感受新时代的重要成就,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③入选。
④: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不是该同学计划体会的精神所处的时代,④不选。
故本题选A。
3.C
【详解】①: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①说法错误。
②③: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②③正确。
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D
【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①错误。
②④: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给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②④正确。
③: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③错误。
故本题选D。
5.D
【详解】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不选。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B不选。
C:1956年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C不选。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D正确。
故本题选D。
6.D
【详解】①:五四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①正确。
②:三大改造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
③: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错误。
④:中美建交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④正确。
故本题选D。
7.D
【详解】①: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说明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认清中国性质,进行反帝和反封建,①排除。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②排除。
③: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失败了,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③正确。
④: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革命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④正确。
故本题选D。
8.D
【详解】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3—1927年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错误。
②: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②正确。
③: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③错误。
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担当赋予的时代责任,④正确。
故本题选D。
9.B
【详解】②③:75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踔厉奋发、艰苦奋斗,神州大地旧貌换新颜,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说明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了现实道路,②③正确。
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①排除。
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④排除。
故本题选B。
10.D
【详解】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其基本国情决定,①错误。
②:材料强调中国近代史,不涉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与题意不符。
③④:通过《中国近代通史》,我们可以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1.C
【详解】①:走发动工人运动实现革命目标的具体道路,这是与苏联相同的模式,不是中国“走自己的路”的具体表现,①排除。
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走自己的路”,创造出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②符合题意。
③:建国初期,我国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完成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③符合题意。
④: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走自己的路”的具体表现,但它属于中国在建设期间“走自己的路”的表现,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A
【详解】①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到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②正确。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③与题意不符。
④: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3.C
【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①说法错误。
②③: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灿烂辉煌的卓越贡献,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②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并未涉及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中国实现了新飞跃,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4.A
【详解】①②: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 “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雄辩地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①②正确。
③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而不能说其延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或者称其历史意义明显不足,③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A
【详解】①:“铲地基”就是废除旧中国的封建制度、官僚资本主义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①符合题意。
②:“起房子”就是建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不符合题意。
③:“起房子”就是建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③符合题意。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物质成就,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起房子”是建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物质基础,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6.C
【详解】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①不选;
②④:三幅图片反映了三大改造的情形,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④符合题意。
③: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③排除;
故本题选C。
17.A
【详解】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故①符合题意。
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故②符合题意。
③: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故③表述错误。
④: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A。
18.C
【详解】①③:材料中图所示纪念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之印,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故①③正确。
②: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②不符合题意。
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9.B
【详解】①④: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明确了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 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④正确。
②:1953年我国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②错误。
③: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是在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排除。
故本题选B。
20.B
【详解】①: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①正确。
②: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错误。
③: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正确。
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1.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②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的民主革命找到了社会变革的坚定力量,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分析】背景素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考点考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从地跨欧亚的俄国放射出一道人类进步的希望之光→可联系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②: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可联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关键词③: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国家的富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顽强拼搏→可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2.(1)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②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心骨作用。③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④坚持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三个法宝。
(2)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完成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步,为中国革命迈出第二步创造了必要条件。
【分析】背景素材: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与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可转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从为什么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②: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关键词③: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可联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关键词④: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可联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相关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是评析题,的设问可转换为评析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意味着中国革命胜利完成。”,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从评析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意味着中国革命胜利完成→可联系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论述该观点的不合理之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相关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23.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和现实道路。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分析】背景素材: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
考点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位。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的意义→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关键词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的意义→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这个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4.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新出路。
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分析】背景素材:从近代中国到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的历程
考点考查: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共产党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可转化为中国为什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运用所学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怎样才能救中国?这是每一个不甘于民族沉沦的中国人共同的叩问,无数的人在找寻这一条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联系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新出路;
关键词②: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挽救了中华民族的颓势,涤荡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改变了被肆意践踏的命运,中华民族昂扬地站立了起来,奇迹般地拔地而起→可联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
关键词③: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可联系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关键词④: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可联系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