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第1课时 增强安全意识生活观察(教材P67)1.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想法和做法?我不赞同男生和右边女生的想法和做法,认同左边女生的做法。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可能会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2. 请你查找学校、博物馆、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同场所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并与同学分享。示例:安全标志:安全提示语:学校: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追逐打闹;到达学校后立即进校,不要在校门口逗留,入校要有序;上活动课或进行课外活动时不攀爬墙、护栏、篮球架、树木;等等。1. 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1)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 。(2)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 。(3)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 负责。前提 他人 社会 2. 增强安全意识的要求:(1)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 有所警觉和戒备。(2)树立 意识。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3)增强 意识。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人为侵害 规则 风险 知识补给站【跨学科·拓视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P69) ——《左传》释义:处在安全的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启示: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探究与分享一(教材P68)1.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求?示例: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或者迫使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失学、辍学。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非法删除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除下列情形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未成年人开拆、查阅;(二)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依法进行检查;(三)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本人的人身安全。2.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生活中的诸多“禁令”看似是对我们的限制,其实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探究与分享二(教材P69)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说说你的理由。看法:我不赞同男同学的观点,女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所以,这些安全提示很有必要,能够提醒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树立规则意识,增强风险意识。2. 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3. 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比一比差异,并判断正( √ )误( × )。1. 安全与他人无.关.,我们只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 )× 2. 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 ( √ )√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第2课时 提高防护能力1. 我们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 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科学 2. 提高防护能力的要求:(1)提高危险 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2)提高避险和 能力。(3)学习防护和 的知识与技能。预判 逃生 急救 3. 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1)平时,应当积极参加 活动。(2)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安全演练 4. 发生火灾时,我们应该如何科学逃生?(拓展)(1)一旦发生火灾,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2)不要贪恋财物,迅速寻找安全通道离开。(3)若无法从室内逃出,应待在未着火的房间,关紧房门,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在室内等待救援,千万不可乘坐普通电梯逃生或盲目跳楼。5. 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1)上下楼梯、台阶时抓牢扶手;不凑热闹,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不随意喊叫,不搞恶作剧,不制造恐慌气氛。(2)发现人群蜂拥而来时,不要盲目奔跑或逆流前进,应马上避让到一旁,靠墙或抓住牢固的物体,等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3)若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要展开自我救助:先稳住双脚,保持平衡,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4)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绊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一旦摔倒无法站起,应尽量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护颈,手臂护头,双膝蜷缩至胸前,护住胸腔和腹腔。6. 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办?(拓展)(1)听从老师或者工作人员的指挥,快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空旷区域。(2)如果不能立刻撤离到安全空旷区域,可就近寻找合适的躲避位置,如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并蹲下保护好头部,防止被楼板、墙体砸伤。实践作业 启思导行(教材P73)你还知道哪些急救常识?请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同学分享。示例:海姆立克急救法:(1)对于成年人、1岁以上的儿童:从后环抱患者,拳眼对准患者肚脐以上两横指位置,另一只手握住此拳,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直到异物排出。自救:找到圆钝的椅背处,连续弯腰用力挤压腹部,直到异物排出;如果四周没有物品也没有人,就一手握拳,另一只手包住拳头,拳眼对准自己肚脐以上两横指位置,快速冲击、反复按压自己腹部,直到异物排出。(2)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拍背:将宝宝脸朝下,身体倚靠在大人膝盖上,一只手托住宝宝的下巴,另一只手掌根用力在宝宝肩胛骨中间拍5次。压胸:把宝宝翻正,在胸部正中靠下部位,用食指和中指按压5次。重复拍背与压胸,直到异物排出。生活观察(教材P70)1. 你还知道哪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示例:爱护公共卫生设施,维护公共场所整洁;爱护公厕卫生,文明如厕;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等等。示例: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流感高发期,我们在乘坐电梯或者到公共场所时需要戴口罩,与他人保持距离;回家之后要洗手,对接触过的一些物品要经常进行消毒;勤开窗,使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等等。2. 结合实例,说说在生活中如何提高我们的防护能力。探究与分享一(教材P71)这个事例给你哪些启示?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我们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探究与分享二(教材P71)1. 你还知道哪些避险方法?示例:(1)发生火灾:关闭电源、煤气开关;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逃生;等等。(2)发生交通事故:若被困在车中,可砸碎车窗玻璃逃生;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事故时,忌盲目跳车,应在车辆停下后再撤离;及时拨打“110”或“120”求助。(3)发生地震:不要靠近高大建筑物;躲在角落或坚固牢靠的家具旁;一旦被困,尽量保护好自己的重要部位;被困后注意保存体力,可用敲击墙壁等方式与外界沟通;等等。2.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1.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2. 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3.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