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期末考试模拟卷(9)-适用华东师大版(2020)地区[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1.如图所示的数据可视化形式是( )A.地图 B.词云 C.散点图 D.思维导图2.有一台笔记本电脑的配置如下图: 该电脑的内存容量为( )A.2.7GHz B.16GB C.512GB D.1TB3.下列关于数据、信息与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必须以二进制的形式才能被计算机存储和处理B.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看书的时候,书本是载体,书本上的文字是信息C.当人们接收同样的信息后,所构建的知识是一样的D.信息经过储存、分析及解释后所产生的意义就是数据4.下列不属于复合数据类型的是( )A.元组 B.整型 C.列表 D.集合5.下列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B.信息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会发生损耗C.信息是数据经过储存、分析及解释后所产生的意义 D.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6.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是( )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D.越来越高昂贵的价格7.有如下Python程序段:def f(n): if n<=1: return 1 else: return f(n-1)+f(n-2)print(f(3))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3,函数f被调用的次数是( )A.5 B.4 C.3 D.28.微信APP属于信息系统( )层级的结构。A.基础设施层 B.资源管理层 C.业务逻辑层 D.应用表现层9.关于函数的参数,以下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A.可选参数可以定义在非可选参数的前面B.一个元组可以传递给带有星号的可变参数C.在定义函数时,可以设计可变数量参数,通过在参数前增加星号(*)实现D.在定义函数时,如果有些参数存在默认值,可以在定义函数时直接为这些参数指定默认值10.销售商在销售计算机时,给出了“Intel酷睿2 E7500(2.93GHz)”信息,该信息说明了( )A.硬盘的容量 B.CPU的型号和主频 C.内存的速度 D.内存的容量11.在Python中,使用函数range()返回一个等差整数序列,range(1,5)返回的是( )A.5 B.1234 C.12345 D.01234512.已知x=[1,2]和y=[3,4],那么x+y等于什么( )A.3 B.7 C.[1,2,3,4] D.[4,6]13.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行和列分别称为( )A.记录、字段 B.序列、字段 C.记录、项目 D.项目、序列14.下列关于大数据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jieba模块是基于规则的分词方法的典型应用B.典型的文本处理过程顺序为:数据分析→分词→特征提取→结果呈现C.社交关系数据一般采用流计算模式进行处理D.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形图像等形式表示,直观呈现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15.关于信息编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A.ASCII编码采用7位二进制编码B.计算机中最小的存储单位是字节(bit)C.十进制数28D转换为二进制数是11010BD.使用手机录音的过程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二、判断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16.大数据是指大量的数据。( )17.在Python中用<>表示不等于。( )18.信息系统中的人是指信息系统的使用者。( )19.信息系统安全是个社会系统工程,除了从政府层而加强立法工作,还需要不断提高关键安全技术水平,更需要使用者全面提高道德意识与技术防范水平。( )20.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个体的学习不再是阶段性的,而是终身的。( )21.执行语句x=y= z="pumpkin"后,变量x,y,z的值都是字符串“pumpkin”。( )22.信息可以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所以说信息可以离开载体。( )23.为了完成作业,利用百度搜索习题答案就是数字化学习。( )24.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器件不同,一般认为计算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25.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既可以是数值型数据,也可以是非数值型数据。( )26.计算机CPU时钟主频越高,运算速度越快。( )27.人工智能技术从发展的角度看会增加社会失业率。( )28.移动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它只依赖于移动设备,与网络无关。( )29.存储周期是反映存储器性能的参数,存储周期越短,则存储速度越慢。( )30.数据处理的目的是将数据转换为信息,以便于人们理解和使用。( )31.人有人言,灯有灯语,灯语也是一种通讯工具。在航海灯语系统中,灯语是一种通信手段,也是一种编码方式。( )32.2022年4月初,太原市各中学再次开启了“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线上教学。钉钉在线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思维导图软件结束课堂,再一次对教学内容概括和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把握重点,运用钉钉答题卡功能当堂检测每个学生学习效果,进而有针对性、更精准的辅导。课后学生利用“视频回放”功能反复观看课堂实录,满足自身学习需求,是数字化学习个性化特点的体现。( )33.只要购买正版软件就可以复制给朋友使用。( )34.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可以随时随地接入。( )35.在Python 中,Dic={1:"Mon", 2:"Tue",3:"Wed",4:"Thu",5:"Fri"},Dic[4]的值为"Thu"。( )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 共15分)36.请写出大数据处理流程四步骤37.描述什么是网络的带宽,并说明它对网络传输速率的影响。38.解释什么是编程中的异常处理,并给出一个使用异常处理的例子。1.B2.B3.A4.B5.B6.D7.A8.D9.A10.B11.B12.C13.A14.D15.A16.错误17.错误18.错误19.正确20.正确21.正确22.错误23.错误24.错误25.正确26.正确27.错误28.错误29.错误30.正确31.正确32.正确33.错误34.正确35.正确36.大数据处理流程主要包括四个关键步骤: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存储与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1)数据采集是大数据处理流程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数据采集的主要目的是从各种数据源中收集、识别和记录数据。在数据采集阶段,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和工具,例如ETL(提取、转换、加载)工具、数据清洗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等。(2)数据预处理是大数据处理流程的第二步,其主要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变换,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在这个阶段,需要使用各种数据处理技术和工具,例如数据去重、数据填补、数据规范化等等。(3)数据存储与分析是大数据处理流程的第三步,其主要目的是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获得有用的信息。在这个阶段,需要使用各种数据存储技术和工具,例如分布式文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等。(4)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处理流程的最后一步,其主要目的是将数据处理的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更加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在这个阶段,需要使用各种数据可视化技术和工具,例如表格、图表、地理信息系统等等。大数据处理流程的四大步骤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通过这四个步骤的执行,可以有效地优化数据,充分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为决策和业务运营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数据处理的流程和方式也将不断改变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37.带宽是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通常以比特每秒(bps)计量。带宽越大,网络传输速率越高,可以更快地传输数据,但也可能需要更多的硬件资源和成本。38.异常处理是编程中用于处理程序运行时出现的非预期情况(异常)的机制。例如,在Python中,可以使用try和except块来捕获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异常:try: # 尝试执行的代码 except ExceptionType: # 发生异常时执行的代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