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2.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同步作业一、选择题1.对于水循环,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冰雪也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B.水循环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C.水循环产生了多变的天气现象。2.下列( )词语描述的现象不是降水。A.冰冻三尺 B.倾盆大雨 C.大雪纷飞3.下列水的循环排序正确的是( )。A.地表水→云或雾→降水→地表水B.降水→云或雾→地表水→降水C.地表水→降水→云或雾→地表水4.“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 。A.水遇冷凝固;云层中的水滴直接落下后在地表附近凝固B.水遇冷凝固;云层中的冰晶在下落时没有融化C.水蒸气遇冷凝结;云层中的冰晶下落时融化,在地表附近凝固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水的凝结现象的是( )。A.揭开煮饭时的锅盖时有一阵白烟。B.爷爷吸烟时总能吐出一阵阵白烟。C.冬天时嘴里经常能哈出白气。6.云、雾、霜、雨、露等不同的天气现象,是由于( )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A.气体 B.水 C.小冰晶7.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根本动力来自( )。A.地球自转 B.太阳 C.人类活动8.冬季在松花江地区,大量的水蒸发到空气中,遇到极冷的树枝形成“玉树银花”的奇妙景观。雾凇形成的条件之一是( )。A.水温很低 B.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 C.气温较高二、填空题9.地球上的水在陆地、 及 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 、 、 等多变的天气现象。10.地球上最大的贮水处为 ,它的贮水量约是地球总水量的97%。11. 是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12.如下图,将一个热玻璃片和一个冷玻璃片同时盖在两个盛有温水的水杯上。一段时间后, (填“冷”或“热”)玻璃片下表面有水珠生成。与这个实验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是 (填“霜”或“露”)的形成。三、判断题13.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是风。( )14.乌云密布预示着将要下雨。 ( )15.雨雪属于地表上的水。( )16.各种天气现象与地球上水循环有关。( )17.云可以把海洋的水运到陆地。( )18.生活中,形成云的水蒸气全部来自海洋、湖泊以及河流中的水。( )四、简答题19.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状态有没有变化,对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0.请分别写出生活中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两种现象各写两个)五、实验题21.奇奇对“水循环”的过程非常感兴趣,亲历了实验探究。下图是他用盐水代替海水模拟“雨的形成”的实验示意图。(1)小盘子上放冰块的目的是( );(2)在实验过程中,能看到的盘子底部( );(3)奇奇联想到海水晒盐,突然产生一个疑问:海水蒸发产生的雨水是咸的吗?请写出你的观点,并说出理由。我认为海水蒸发产生的雨水( )(是/不是)咸的,因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1.B【详解】A.冰雪也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说法正确。B.水循环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说法错误。水循环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的动态平衡,但不能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C.水循环产生了多变的天气现象,说法正确。2.A【详解】降水是大气中落到地面的固体或液体形式的水。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降水有许多种形式,除雨和雪外,还有冰雹、冻雨、雨夹雪等。分析选项可知,倾盆大雨、大雪纷飞描述的现象是降水;冰冻三尺描述的是气温低,不是降水。3.A【详解】水循环是指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水的循环排序正确的是:地表水→云或雾→降水→地表水。可见A符合题意。4.B【详解】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原因分别是水遇冷凝固;云层中的冰晶在下落时没有融化。5.B【详解】揭开煮饭时的锅盖时有一阵白烟,这是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珠,A正确;冬天时嘴里经常能哈出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水珠,C正确;爷爷吸烟时总能吐出一阵阵白烟,这是吸烟产生的烟雾,不是凝结现象,B错误。6.B【详解】水能够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转化,温度是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云、雾、雨、露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是水的液态形式;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是水的固态形式,它们都是由于水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形成的。7.B【详解】水循环是依托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换才完成的,而这三态的转换需要能量,地球上上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也就是来自太阳光能。水循环的根本动力就是来自太阳辐射。故B正确。8.B【详解】大量的水蒸发到空气中,遇到冷的树枝形成雾凇,在雾凇形成的过程中,水的变化是由气态变成固态。所以雾凇形成的条件之一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9. 海洋 大气 雾 雨 雪【详解】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洋中和陆地上的水受热蒸发成大气水,大气水遇冷又凝结为雨雪降落到地面或海洋。正是由于地球上永不停息地进行这种大规模的水循环,地球表面才会发生沧桑巨变,万物才会生机盎然。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水的这种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多变的天气现象。10.海洋【详解】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地球上最大的贮水处为海洋,它的贮水量约是地球总水量的97%。11.温度【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温度是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12. 冷 露【详解】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如图,将一个热玻璃片和一个冷玻璃片同时盖在两个盛有温水的水杯上。一段时间后,冷玻璃片下表面有水珠生成,热玻璃片下表面没有水珠生成,实验说明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在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物体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与这个实验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是露。13.×【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所以影响水的蒸发、沸腾和结冰的主要因素是温度。14.√【详解】乌云指天空中黑颜色的云,是因为层状云或积雨云的云层太厚,太阳的光线很难透射过来所形成的颜色。它的特点是云层很厚、高度较低。乌云密布预示着将要下雨,是下雨的明显前兆。15.×【详解】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如果低空气温低于0℃以下,降落的是雪。雨雪属于大气中的水。16.√【详解】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地球上的水循环产生了各种天气现象。17.√【详解】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云可以把海洋的水运到陆地。18.×【详解】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水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引起水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云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海洋水的蒸发,除此之外还有湖泊水的蒸发、江河水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19.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不断补充更新;改变了地表形态;水循环不断进行着能量的输送和转换。【详解】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河流和淡水湖泊。降水是地球表面和地下所有淡水的来源,水循环更新了地球上的可用淡水资源并不断的改变地表的形态。水循环不断进行着能量的输送和转换。假如地球上的水停止了循环,将不会再有露、霜、雾、云、雨、雪、雹等多样的天气现象,人类和动植物将失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无法生存。20.凝结:冬天进到温暖的室内,眼镜片上会有一层水珠(雾)冷天的窗室内户上会出现水珠或霜等从冰箱拿出来的冷饮瓶,过一会儿外壁会出现水珠蒸发:生菜放久了会变萎缩(面包放久了会变干)出汗后等一会儿感觉皮肤凉湿毛巾、湿衣服晾干了等【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不同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地面上的水洼慢慢消失了,湿衣服变干了,都是蒸发现象;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现象叫做凝结,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草叶上的露珠都是凝结现象。21. 降低温度,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有小水珠出现 不是 因为海水受热分离,水会被蒸发,盐会结晶析出【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热量传递。水从液态蒸发变成态的水蒸气,是一个吸热过程;水蒸受冷也凝结成液态的水,是一个放热过程。【详解】(1)实验中,将冰块放在小盘子上起的作用是制造低温环境,让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盘子更容易凝结成小水滴,有利于增加实验效果。(2)在以上模拟降雨实验中,我们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小盘子底部出现了小水珠,过一会儿就会越聚越多、越聚越大,直至最后滴落下来,形成“降雨”。(3)海水里含有钠等咸味的元素,所以海水是咸的,但海水蒸发产生的雨不是咸的。因为海水受热分离,水会被蒸发,盐会结晶析出。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