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 3.1认识地球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B.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2.掌握好地球大小的多种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B.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C.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赤道半径约6357千米
3.地球是初中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地球仪和地图是研究地球的工具。下列关于地球,地球仪和地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表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
B.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
C.地图的“语言”是比例尺、指向标和图例
D.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经过该地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来确定
4.下列关于纬线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B.纬线长度都不相等
C.纬度越高,度数越小 D.北回归线位于中纬度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以20°W经线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以160°W经线和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以30°W经线到15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以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6.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
A.南回归线 B.赤道
C.本初子午线 D.北极圈
7.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方向的分界线 B.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8.关于如图中该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
C.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D.位于西半球、南半球、高纬度
9.关于某地点(10°S、16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
10.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点所在的纬线比乙点所在的纬线长
B.甲点位于中纬度和高纬度分界线上
C.乙点东部是东半球,西部是西半球
D.丁点的地理坐标是(20°E,23.5°S)
11.下列地点既属于东半球,又属于北半球的点是( )
A.116°E,40°N B.10°W,25°S
C.80°W,30°N D.90°E,75°S
1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吻合的地点是( )
A.90°W,89°S B.80°E,40°N C.10°E,0° D.180°,71°N
13.甲轮船位于(38°N,175°E),乙轮船位于(35°S,145° W),则甲轮船位于乙轮船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14.读甲、乙、丙、丁四幅图,若四幅图图幅大小相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B.丙图和丁图的实地范围大致相同
C.甲图表示内容比丙图详细 D.B点位于D点的西南方向
读经纬网图,回答15﹣15题。
15.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在②地的东北方向 B.①②两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③地位于西半球 D.图中两阴影区表示的实地面积相等
16.读图,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均在(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读经纬网图,完成17﹣17题。
17.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S,150°E) B.(70°S,150°W)
C.(70°N,150°E) D.(70°N,150°W)
18.读“经纬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M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60°E,40°S②M点位P点的西南方向
③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④N点位于南温带,四季分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图中关于P点的半球位置和经度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 B.位于西半球,经度是东经
C.P点的经度小于西经20度 D.经度大于20度,位于西半球
20.读图所示的东、西两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
C.丙点的经度是110°W D.丁点的经度是120°E
21.小敏查阅资料后发现,某次台风中心不同时间的位置如下表,据此推测此次台风的移动方向是( )。
时间 8时 12时 16时 20时
经纬度 19°N,116°E 21°N,117°E 23.5°N,118°E 25°N,119°E
A.向东北 B.向东南 C.向西南 D.向西北
22.读经纬网图,可知( )
A.①点位于②点的东北方向 B.③点与①点在同一条经线上
C.③点位置比①点位置更北 D.②点的地理坐标为(120°W,23.5°N)
23.读图,若圆心O表示地球北极,飞机由A地直线航行飞行到B地,其航向是( )
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C.先向东南后向西南 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24.下列四幅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A.西北、正东、西南、西北 B.东南、正西、西南、东北
C.西北、正南、西北、东南 D.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D两点的经纬度:A. ;D. 。
(2)判断位置:
A在B的 方,C在A的 方,D在A的 方。
(3)A点所在纬线的长度比C点所在纬线的长度 (填“长”或“短”)。
(4)如果在南极点建一座房子,它的四面都朝 (填方向)。
26.在该学校平面图中测得办公楼与教学楼的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200米,该平面图的比例尺应为 办公楼在教学楼的 方向。
27.如图中,范围大的是 图,比例尺小的是 图,内容详细的是 图,内容简单的是 图。
28.读图,回答问题
判定方向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一般定向法;二是指向标定向法;三是经纬网定向法。
(1)本图采用的是 定向法,箭头所指方向是 方。
(2)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由AB的 走向,转为BC的 走向。
(3)图中河流的总趋势是从 流向 。
(4)村庄b在村庄a的 方,村庄c在村庄a、b的 方和 方。
(5)地图的三大基本要素是
A.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B.比例尺、方向、图名
C.图名、方向、注记 D.图名、方向、图例与注记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9.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分别描出赤道和本初子午线。
(2)写出甲、乙两地的经纬度位置。
甲: , 乙: ,
(3)在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为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国际上习惯用 和 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
经 线 纬 线
形 状 圆(除极点外)
长 度 都相等
指示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5)假设某轮船在海上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船员发出求救信号并称其位于纬度20°,经度160°的位置。你认为施救人员能否迅速抵达事发地?为什么? 。
30.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属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B点的经纬度是 ,属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
(2)D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3)图中B点位于 (低、中、高)纬度,C点位于 (低、中、高)纬度。
(4)A点在C点的方向 。
(5)图中纬线最长的是 点所在的纬线。
31.读图及相关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1回答(1)至(3)题
一架飞机从A地沿经线圈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再向南飞行到大B地,其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110千米/时。
(1)在a、b、c、d四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 ,长度相等的两条是 。
(2)A点的经纬度是( , ),B点的经纬度是( , )。
(3)从A地到B地,飞机飞行了 小时。(提示:纬度相差1°,距离约111千米。)
读图2回答(4)至(5)题
(4)A、B两点都位于南北半球的 半球,其中位于低纬度的点是 ;
(5)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判断B位于A的 方向。
32.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A点的经纬度为 ,A点在B点的 方向。
(2)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位于中纬度的是 ;位于热带的是 。
(3)若AB、CD两段纬线的长度分别是L1、L2,那L1 L2。(>/</=)
(4)如果在南极点建一座房子,它的四面都朝 (方向)。
(5)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既属于南半球又属于西半球的范围。
(6)E点北侧是高纬,南侧是中纬,东侧是东经,西侧是西经,请在图中标出E点。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B.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解答】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都是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A符合题意。
故选:A。
2.掌握好地球大小的多种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B.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C.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赤道半径约6357千米
【解答】解: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3.地球是初中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地球仪和地图是研究地球的工具。下列关于地球,地球仪和地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表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
B.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
C.地图的“语言”是比例尺、指向标和图例
D.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经过该地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来确定
【解答】解: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地图的“语言”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经过该地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来确定。
故选:D。
4.下列关于纬线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B.纬线长度都不相等
C.纬度越高,度数越小 D.北回归线位于中纬度
【解答】解:依据纬线和纬度的特点,可判定,纬度越低,纬线越长;纬度越高,度数越大;除相同纬度纬线长度相等外,其余纬线长度不相等;北回归线(23.5°N)位于低纬度。
故选:A。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以20°W经线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以160°W经线和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以30°W经线到15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以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解答】解: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东经180°和西经180°,实际上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经线。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
故选:A。
6.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
A.南回归线 B.赤道
C.本初子午线 D.北极圈
【解答】解: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故选:B。
7.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方向的分界线 B.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解答】解: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故选:B。
8.关于如图中该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
C.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D.位于西半球、南半球、高纬度
【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该点的经纬度是40°W,70°N.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该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
故选:B。
9.关于某地点(10°S、16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
【解答】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由此可判定,某地点(10°S、165°E)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故选:B。
10.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点所在的纬线比乙点所在的纬线长
B.甲点位于中纬度和高纬度分界线上
C.乙点东部是东半球,西部是西半球
D.丁点的地理坐标是(20°E,23.5°S)
【解答】解:读图可知:
依据纬度和纬线长短的关系,丙点所在的纬线比乙点所在的纬线长,A正确。
甲点的纬度为66.5°N,位于高纬度,B错误。
依据东西半球的划分,乙点东部是东半球,西部是西半球,C正确。
依据经纬度的判读,丁点的地理坐标是20°E,23.5°S,D正确。
故选:B。
11.下列地点既属于东半球,又属于北半球的点是( )
A.116°E,40°N B.10°W,25°S
C.80°W,30°N D.90°E,75°S
【解答】解:分析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A点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C点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D点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
故选:A。
1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吻合的地点是( )
A.90°W,89°S B.80°E,40°N C.10°E,0° D.180°,71°N
【解答】解: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在赤道上。
故选:C。
13.甲轮船位于(38°N,175°E),乙轮船位于(35°S,145° W),则甲轮船位于乙轮船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解答】解:依据经纬网判断方向,从经度看,甲轮船位于乙轮船的西方;从纬度看,甲轮船位于乙轮船的北方;由此可判定,甲轮船位于乙轮船的西北方向。
故选:B。
14.读甲、乙、丙、丁四幅图,若四幅图图幅大小相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B.丙图和丁图的实地范围大致相同
C.甲图表示内容比丙图详细
D.B点位于D点的西南方向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图经纬度相隔1°,乙图经纬度相隔2°,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丙图比丁图距离赤道近,两地的实地范围不相同;甲图比丙图比例尺大,表示内容比丙图详细;依据经纬网判断方向,B点位于D点的西北方向。
故选:C。
读经纬网图,回答15﹣15题。
15.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在②地的东北方向
B.①②两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③地位于西半球
D.图中两阴影区表示的实地面积相等
【解答】解:读图可知: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①地在②地的东南方向,A错误。
图中②地的纬度为70°N,有极昼极夜现象;①地纬度为60°N,无极昼极夜现象;B错误。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定③地(80°W)位于西半球,C正确。
图中两阴影区所跨经纬度数相同,但距离赤道远近不同,因此表示的实地面积不相等,D错误。
故选:C。
16.读图,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均在(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读,从东西半球来看,图中甲、丙所在的经线经度为西经30°,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乙、丁所在的经线经度为0°,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均在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
故选:C。
读经纬网图,完成17﹣17题。
17.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S,150°E) B.(70°S,150°W)
C.(70°N,150°E) D.(70°N,150°W)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此图为北半球俯视图,每条经线间隔30°.依据地球自西向东旋转,180°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由此可得,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70°N,150W.依据题意。
故选:D。
18.读“经纬网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M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60°E,40°S
②M点位P点的西南方向
③M点位于热带,N点位于东半球
④N点位于南温带,四季分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答】解: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据此判断M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60°E,40°S,①正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判断M点位P点的西南方向,②正确;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M点位于南温带;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N点位于西半球,③错误;N点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④错误。
故选:A。
19.图中关于P点的半球位置和经度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
B.位于西半球,经度是东经
C.P点的经度小于西经20度
D.经度大于20度,位于西半球
【解答】解:读图可知,P点位于20℃W和180°之间,根据半球的划分和经度的划分,可知,P点位于西半球,经度大于20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读图所示的东、西两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
C.丙点的经度是110°W D.丁点的经度是120°E
【解答】解:甲图是西半球,乙图是东半球,故A错误;
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该经线位于东半球,故B正确;
图中每相邻的两条经线度数差是45°,丙点的经度是155°W,故C错误;
图中丁点的经度是115°E,故D错误。
故选:B。
21.小敏查阅资料后发现,某次台风中心不同时间的位置如下表,据此推测此次台风的移动方向是( )。
时间 8时 12时 16时 20时
经纬度 19°N,116°E 21°N,117°E 23.5°N,118°E 25°N,119°E
A.向东北 B.向东南 C.向西南 D.向西北
【解答】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结合表格中台风中心不同时间的经纬度位置,可判定,台风的移动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
故选:A。
22.读经纬网图,可知( )
A.①点位于②点的东北方向
B.③点与①点在同一条经线上
C.③点位置比①点位置更北
D.②点的地理坐标为(120°W,23.5°N)
【解答】解:读图可得,①点位于②点的西北方向,故A错误;
③点与①点所在的经线是两条相对的经线,在同一条经线圈上,故B错误;
③点位置比①点位置更北,故C正确;
②点的经纬度是120°E,23.5°N,故D错误。
故选:C。
23.读图,若圆心O表示地球北极,飞机由A地直线航行飞行到B地,其航向是( )
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C.先向东南后向西南 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解答】解:从图中看出,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端,站在北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南,所以飞机从A地沿直线航行飞行到B地,先向东北飞,离北极点渐近后改变方向离北极点渐远,再向东南飞,才能到达B地。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24.下列四幅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A.西北、正东、西南、西北
B.东南、正西、西南、东北
C.西北、正南、西北、东南
D.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解答】解:图一在有极点的经纬网上判定方向,根据极点确定南北,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得出A点在B点的东南;图二中N表示北极,AB在同一纬线上,确定B点的东西南北,可知A点在B点的正西;图三中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判定A点在B点的西南;图四中纬度向北度数增大,表示北半球,确定B点的东西南北,连接AB可知A点在B点的东北。
故选:B。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D两点的经纬度:A. 40°W,40°N ;D. 20°E,0° 。
(2)判断位置:
A在B的 正西 方,C在A的 正南 方,D在A的 东南 方。
(3)A点所在纬线的长度比C点所在纬线的长度 短 (填“长”或“短”)。
(4)如果在南极点建一座房子,它的四面都朝 北 (填方向)。
【解答】解:(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40°W,40°N;D点的经纬度是20°E,0°。
(2)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B在同一条纬线上,依据两点所在的纬度可知,A在B的正西方,A、C在同一条经线上,依据两点所在的经度可知,C在A的正南方,D在A的东南方。
(3)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40°N)比C点(20°S)离赤道远,因而A点所在纬线的长度比C点所在纬线的长度短。
(4)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端,站在南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北,因此如果在南极点建一座房子,它的四面都朝北。
故答案为:
(1)40°W,40°N;20°E,0°;
(2)正西;正南;东南;
(3)短;
(4)北。
26.在该学校平面图中测得办公楼与教学楼的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200米,该平面图的比例尺应为 办公楼在教学楼的 东北 方向。
【解答】解:200米=20000厘米;根据比例尺公式计算得知:比例尺===;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确定方向,办公楼在教学楼的东北方向。
故答案为:;东北。
27.如图中,范围大的是 B 图,比例尺小的是 B 图,内容详细的是 A 图,内容简单的是 B 图。
【解答】解:如图中,A为北京市地图,B为中国地图。范围大的是B图,其比例尺小,内容简单;范围小的是A图,其比例尺大,内容详细。
故答案为:B;B;A;B。
28.读图,回答问题
判定方向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一般定向法;二是指向标定向法;三是经纬网定向法。
(1)本图采用的是 指向标 定向法,箭头所指方向是 北 方。
(2)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由AB的 东西 走向,转为BC的 西南﹣东北 走向。
(3)图中河流的总趋势是从 北 流向 南 。
(4)村庄b在村庄a的 东北 方,村庄c在村庄a、b的 东南 方和 南 方。
(5)地图的三大基本要素是 A
A.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B.比例尺、方向、图名
C.图名、方向、注记
D.图名、方向、图例与注记
【解答】解:读图可知:
(1)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图中有指向标,本图采用的是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所指方向是北方。
(2)根据图中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向判断,图中公路的走向变化是:由AB的东西走向,转为BC的西南﹣东北的走向。
(3)图中河流的流向总趋势是:从北流向南。
(4)根据图中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向判断,村庄b在村庄a的东北方,村庄c在村庄a的东南方,村庄c在村庄b的南方。
(5)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
故答案为:
(1)指向标;北;
(2)东西;西南﹣东北;
(3)北;南;
(4)东北;东南;南;
(5)A。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9.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分别描出赤道和本初子午线。
(2)写出甲、乙两地的经纬度位置。
甲: 23.5°N , 40°E
乙: 0° , 120°E
(3)在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赤道 ;为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国际上习惯用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
经 线 纬 线
形 状 半圆 圆(除极点外)
长 度 都相等 在北半球或南半球,彼此不相等
指示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5)假设某轮船在海上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船员发出求救信号并称其位于纬度20°,经度160°的位置。你认为施救人员能否迅速抵达事发地?为什么? 不能;船员没有说明事发地是位于北纬20°,还是南纬20°,也没有说明是东经160°还是西经160°,具体位置不详 。
【解答】解:读图可知:
(1)赤道未0°纬线,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据此作答。
(2)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23.5°N,40°E;乙点的经纬度是0°,120°E。
(3)在地球仪上,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为避免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5)某轮船在海上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船员发出求救信号并称其位于纬度20°,经度160°的位置。施救人员不能迅速抵达事发地,原因在于船员没有说明事发地是位于北纬20°,还是南纬20°,也没有说明是东经160°还是西经160°,具体位置不详。
故答案为:
(1)如图:
(2)23.5°N;40°E;0°;120°E;
(3)赤道;20°W;160°E;
(4)
经 线 纬 线
形 状 半圆(弧线) 圆(除极点外)
长 度 都相等 在北半球或南半球,彼此不相等
指示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5)不能;船员没有说明事发地是位于北纬20°,还是南纬20°,也没有说明是东经160°还是西经160°,具体位置不详。
30.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170°E,40°N ,属于东西半球的 西 半球。B点的经纬度是 170°W,20°N ,属于东西半球的 西 半球。
(2)D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西 半球,南北半球中的 北 半球。
(3)图中B点位于 低 (低、中、高)纬度,C点位于 中 (低、中、高)纬度。
(4)A点在C点的方向 正东 。
(5)图中纬线最长的是 B 点所在的纬线。
【解答】解:读图可知:
(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170°E,40°N;属于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B点的经纬度是170°W,20°N;属于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D点(175°E,25°N)位于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3)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图中B点位于低,C点(40°N)位于中纬度。
(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点在C点的正东方向。
(5)依据纬线的特点,图中B点所在纬线纬度最低,纬线最长。
故答案为:(1)170°E,40°N;西;170°W,20°N;西;(2)西;北;(3)低;中;(4)正东;(5)B。
31.读图及相关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1回答(1)至(3)题
一架飞机从A地沿经线圈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再向南飞行到大B地,其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110千米/时。
(1)在a、b、c、d四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 bc ,长度相等的两条是 ad 。
(2)A点的经纬度是( 110°E , 20°N ),B点的经纬度是( 70°W , 40°N )。
(3)从A地到B地,飞机飞行了 12 小时。(提示:纬度相差1°,距离约111千米。)
读图2回答(4)至(5)题
(4)A、B两点都位于南北半球的 北 半球,其中位于低纬度的点是 A ;
(5)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判断B位于A的 东北 方向。
【解答】解:(1)在a、b、c、d四条经纬线中,相互平行的两条是bc,这两条线是纬线,长度相等的两条是ad,这两条线是经线。
(2)根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A点的经纬度是110°E,20°N),B点的经纬度是70°W,40°N,A点与B点所在的经线是两条相对的经线。
(3)A点的纬度是20°N,B点的纬度是40°N,从A地经过北极点到达B地经过的纬度范围是(90°﹣20°)+(90°﹣40°)=120°,从A地到B地,飞机飞行的时间是(120×111)÷1110=12小时。
(4)A、B两点都位于南北半球的北半球,其中位于低纬度的点是A;
(5)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中B位于A的东北方向。
故答案为:
(1)bc;ad;(2)110°E;20°N;70°W;40°N;(3)12;(4)北;A;(5)东北。
32.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A点的经纬度为 40°N,40°W ,A点在B点的 正西 方向。
(2)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A、B ;位于西半球的是 A、C ;位于中纬度的是 A、B ;位于热带的是 C、D 。
(3)若AB、CD两段纬线的长度分别是L1、L2,那L1 < L2。(>/</=)
(4)如果在南极点建一座房子,它的四面都朝 北 (方向)。
(5)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既属于南半球又属于西半球的范围。
(6)E点北侧是高纬,南侧是中纬,东侧是东经,西侧是西经,请在图中标出E点。
【解答】解:读图可知:
(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经纬度为40°N,40°W;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A、B,位于西半球的A、C,位于中纬度的是A、B,位于热带的是C、D。
(3)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也就是说,纬度越低纬线越长。若AB、CD两段纬线的长度分别为L1、L2,则L1<L2。
(4)如果在南极点建一座房子,它的四面都朝北,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
(5)依据半球的划分,在图中标出既属于南半球又属于西半球的范围即可。
(6)根据“北侧是高纬,南侧是中纬”可判断此点的纬度是60°N;根据“东侧是东经,西侧是西经”可判断该点的经度为0°;由此,在图上标出E点即可。
故答案为:
(1)40°N,40°W;正西;(2)A、B;A、C;A、B;C、D;(3)<;(4)北;
(5)
(6)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