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8.牛和鹅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教学理念】批注,既是读书的方法,更是让学习迈入深度的必经之路。我们侧重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用层层递进的方式,给孩子们搭建阶梯,一步一步学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作批注。为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维开辟大块的时间和空间。【教学目标】了解批注,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学写简单的批注。【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批注的方法和角度。难点:进行多角度批注,并运用批注阅读。【教学准备】学生:红、黄、蓝、绿四色水彩笔。教师:教学课件、板贴。【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初感“批注”。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18课《牛和鹅》。2.快速浏览课文,对比这篇课文的排版与其他的课文一样吗?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旁边有空白的地方,还有字。师:这就是学习小伙伴芳芳在读课文时做的批注,批注就写在课文旁边空白的地方。追问:看看批注的字和课文的字大小,你有什么发现?师:我们作批注时可以把字写得小一点,但是要把字写清楚,写工整。3.观察课题,梳理故事发展脉络。(1)观察课题,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牛小鹅大(2)结合预习,猜测课题板书意图。预设: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追问:那人们对牛的态度如何?对鹅的态度呢?(板书:不怕牛 怕鹅)(3)用“ ”画出不怕牛的原因,用“ ”画出怕鹅的原因。预设: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师:真棒!这就是简单的批注,大家都会了。(4)那故事结局如何?是谁让作者发生变化?预设:大家不欺负牛也不怕鹅了。(板书:尊重牛,不怕鹅)(5)用红色彩笔找出金奎叔告诉作者不怕鹅的语句。预设: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他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4.恭喜大家,旗开得胜。接下来我们就跟着芳芳学习更多做批注的方法。二、对比原文,学习批注。1.出示任务单“火眼金睛”:默读课文第13-15自然段,对比课文和批注,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默读课文及批注。3.交流汇报。(1)读了课文和批注你发现了什么?预设:课文意思和批注意思相同,但批注更简洁。(2)齐读芳芳的批注,你发现芳芳是从哪个角度写批注的?预设:写了芳芳读课文的感受。(板书:有启发的地方)4.出示任务单“小试牛刀”:自由阅读第14段,用简单的话写上批注。5.学生默读,初次写批注。6.汇报交流,适机修改课题。预设:我们不欺负牛了。我们不能平白无故欺负牛。每一个动物我们都要平等对待。师:牛刀小试,效果不错。芳芳只是从有启发的地方作批注吗?让我们来看看课文的第一处和第二处批注。7.学习课文第一、二处批注。(1)出示第一、二处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师:你发现芳芳还从哪些角度做批注?(2)学生默读。(3)汇报交流。引导交流:读了这两处批注,你有什么发现?预设:第一处“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是芳芳产生了疑问。追问:是什么事情?生: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追问:课文中的孩子相信这个说法吗?芳芳相信这个说法吗?小结:所以我们读课文时有和课文中不一样的见解时或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时,我们可以做批注。(板书:有疑问的地方)预设:第二处“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是写得感受。追问:芳芳是从哪个自然段受到启发的?请你读一读。追问:你觉得这里写得真实吗?小结:你发现了一种方法,读课文时遇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可以作批注。(板书:写得好的地方)8.小结芳芳是从有启发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和写得好的地方做批注。我们也可以学习芳芳这样多角度批注。我们马上进入实战环节。挑战会升级,但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行。三、顺学而导,多角度批注。1.出示学习任务单“大显身手”:默读课文第1-7自然段,尝试做批注。2.齐读温馨提示: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颜色作批注。3.学生默读课文,试着从不同角度给文章作批注。4.学生按批注角度的分类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师:谁愿意来说说你做的批注?预设①: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引导思考:你从什么角度作批注的?生:写得好的地方。追问:你认为好在哪里?(关注动词,引出“我”见到鹅时的心情——恐惧、害怕)预设②: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引导交流:你从哪些角度作的批注?作的什么批注?生:有启发的地方。从“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这句话中体会到“我”被鹅袭击时惊慌失措的心情。生:写得好的地方。我认为“脚软、掉、弄脱、又哭又叫”等词语写得好,形象描绘出了“我”极其害怕鹅的样子。追问:你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生说类似经历)联系生活也是我们写批注的好办法。预设③: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生:我认为这里写得很好。运用了拟人手法,作者用“伸长脖子”写出了“鹅”的傲慢。预设④: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引导交流:你从哪些角度作的批注?作的什么批注?生:难道这个小孩不怕鹅吗?为什么要故意引鹅过来呢?引导生生互助解疑: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生:从“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的更快了。”知道这个孩子也怕,只是因为这个他太调皮了。师:这就是孩子们的天性,贪玩好奇,也给我们童年增加了不少乐趣。四、课堂小结孩子们,你们看批注多简单呀!不知不觉中你们的书上留下了许多读书的痕迹,希望你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一边阅读一边批注,那样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多的收获。【教学板书】18.牛和鹅不怕牛 有启发的地方怕 鹅 有疑问的地方 多角度批注尊重牛,不怕鹅 写得好的地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