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电荷摩擦起电 课件(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山东五四制(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电荷摩擦起电 课件(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山东五四制(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十一章 第1节
鲁科版 物理(初中)
电荷 摩擦起电
(九年级上册)
1
课堂导入
小实验:用塑料直尺在头发上摩擦后;气球在墙上摩擦后;都能吸引纸屑
演示实验
玻璃棒和丝绸摩擦
橡胶棒和毛皮摩擦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
课堂活动
一、两种电荷
观察与思考
跟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与跟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否一样呢?
橡胶棒和玻璃棒吸引
两橡胶棒相互排斥
两玻璃棒相互排斥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 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用“+”表示;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负电荷,用“-”表示。
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1)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问题与讨论
(2)验电器
3.验电器: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1)构造:
(3)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想一想:验电器张角的大小不同,说明什么?
金属球
绝缘垫
金属杆
金属箔
金属罩
接线柱
4.电荷量(Q)
(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2)电荷的单位:库仑,简称库, 符号是C。
(3)元电荷
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e=1.6×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
二、原子及其结构
问题与讨论
物体摩擦后为什么会带电,任意两个物体摩擦后都会带电?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1.原子结构
束缚电子
能力弱
束缚电子
能力强
电子
带正电
带负电
核外电子
原子核
+
+
+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后发生了电子得失
2.摩擦起电的原因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3
课堂小结
摩擦起电的原因:电子得失
电 荷
电荷
1.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3.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4.验电器工作原理
5.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原子及其结构
原子
原子核:带正电
电 子:带负电
本堂重点:
电荷和摩擦起电
本堂难点:
摩擦起电的原因
典例分析
4
考点一: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典型例题1】
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用绝缘细线悬挂两个小球,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 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
C. 两球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D. 两球均只受两个力
A
【迁移训练1】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
A.一定带正电荷
B. 一定带负电荷
C. 可能带负电荷
D. 可能带正电荷
C
考点二:摩擦起电的原因
【典型例题2】
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C
【迁移训练2】
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B. 摩擦起电是利用摩擦的方式创造电荷
C. 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D.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A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