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是12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是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3.请务必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0分)
1.默写。(10分)
(1)诗文之巧在构思。岑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无纸笔而以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韩愈“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春》)用拟人化手法和揶揄的笔调,以花草树木视角表达春天的留恋,饶有趣味。《孙权劝学》中,吕蒙读书的成效,通过鲁肃的一声惊呼:“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者不言自明。
(2)古诗文似一盏盏明灯,点亮我们的生活。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空旷辽远,杜甫眼中“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的巍峨高峻,让我们欣赏世间大美;陆游“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中的深刻哲理,让我们领悟人生智慧。
2.名著阅读(10分)
本学期七年级以《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为阅读书目开展研究性学习,现邀请你完成此次任务。
(1)根据提示,写出“他”的名字。(2分)
①他曾做过宪兵排长。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他参与了。祥子在曹家拉包月时,他敲诈走了祥子的全部积蓄。( )(《骆驼祥子》)
②他是“我”的仆人。在“我”落水时,他毅然跳了下去,竭尽全力地帮助“我”游泳。( )(《海底两万里》)
(2)小文同学在阅读《海底两万里》时发现了许多关于救助的故事,而在阅读《骆驼祥子》时,发现了故事所发生的旧社会有很多残害他人的故事,请你帮助小文同学完成表格里的内容。(4分)
救助 尼摩艇长救助采珠人 尼德兰救助尼摩艇长
尼摩艇长为了救可怜的采珠人,勇敢地与鲨鱼搏斗,事后还赠送了一小袋珍珠给采珠人。 ①________
残害 二强子残害小福子 阮明残害曹先生
②________ 阮明因记恨曹先生在期末时没有给他及格,便举报了曹先生。
(3)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中“爆发”或“灭亡”的理解。(4分)
①祥子 ②尼摩艇长
3.综合性学习。(10分)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生活,随时都会有许多收获。我校七年级开展以“学习语文,关注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广告你来评(2分)
学校图书馆墙上贴着徐志摩的诗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对联你来选(2分)
一茶社高价征联一对,入围上联是:“华灯初上钩如月”,请你为其选定下联( )(2分)
A.小院新敷雪若诗 B.茶社常开客似云
C.小院新敷雪若梅 D.茶社常开云似客
(3)演讲你来改 下面是小文同学在“语文与生活”主题班会上演讲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6分)
语文即生活,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语文的外显,甚至一个字的书写,一个句子的理解,一个意思的表达,一种语气的运用,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语文素养。【甲】语文素养的增强不能只依靠语文书,更要从丰富的生活中去汲取。所以我认为,学习语文就是享受生活。打开语文这扇窗,呈现在眼前的是【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傲骨,是敦煌的绚丽多姿,是长城的蜿蜒曲折……【丙】它或博大深沉,或温情似水,涵泳其中,你会不禁地仰慕、沉醉、震撼……。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②【乙】横线处填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后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关系。(2分)
③【丙】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奋力生长的希望(17分)
黄咏梅
①春天是四季轮回的开端。但在人们心里,春天不只是一个季节的名称,更代表着复苏、解冻、生长、温暖、美好等等一切与希望息息相关的信念。“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雪莱的名诗,不是疑问,而是确信。然而,春天并不是轻轻来临的,我甚至觉得它比任何一个季节都要用力,如小草冲破泥土才能芳草萋萋,如河水解冻消融才会迸发欢声笑语,如小鸟越冬迁徙的长途(bá)涉,如冷暖季风在高空往返对(yì)……
②这两年,因为出行不易,我开始坚持在小区慢跑锻炼。有慢跑经验的朋友告诉我,每次起跑后十分钟左右,会出现一个耐受力的“适应点”,只要坚持跨过,便会渐入佳境,不容易半途弃跑。一番摸索后,我找到了一种方法:在跑第一圈的时候,我就会锁定途中的一个目标,可能是一株香气袭人的桂花树,也有可能是一丛白茶花、一树虬枝上的红梅……它们被我当作这种重复运动中的“亮点”,当作一种精神的“犒赏”。这种“精神鼓励法”的确有效,偶有弃跑的念头升起,我就会在心里对自己说,再跑几分钟,那株美丽的梅花就等到我了……跑到那个拐弯处,就能闻到桂花的芳香了……就是在这些“不远”的鼓舞下,我坚持跑了下来。
③小区里植物多,除了绿这种基础色外,每个季节都不乏色彩点缀,寻找慢跑中的“亮点”并不是难事。但不记得从哪天开始,我不再刻意地去锁定一个目标,那棵小叶榕成为我跑步途中必然的“遇见”。
④第一次注意到这棵树,是在一个花红柳绿的春天。它夹杂在香樟树、柚子树、柳树等树木当中,要刚好从某个位置看过去,它的身影才能引起人的注意。它的根并没有深深地扎在泥土里,而是从那堵围墙中部的砖缝上挣扎出来,树叶顺墙低低生长,有的地方茂密,有的地方寥寥数叶,使人乍一看以为是爬山虎之类的攀援植物。但是在它越过围墙之后,竟凌空长成了榕树应有的形状,壮实的躯干,浑圆的树冠。它的枝条上生出很多根须,有的随风飘荡,有的正在努力往下生长,有的已经触到砖隙的泥土,正在变成另一条根脉。我讶异于它的树形,跑近细看,是墙缝里一条条气生根壮大为支柱根,支撑起了墙外整棵树的形态,绿叶婆娑,根须起舞,亦庇荫墙下的路人。处于一片桃红柳绿之中,这棵墙上的树确有一种“孤勇者”的气质。
⑤自从看见这棵树之后,我的跑步就有了固定的目标。一次一次用力奔跑,为了经过那个位置,为了踏入一个最好的角度看到它,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已然跑过了那个“适应点”。很奇怪的是,如同形成了某种肌肉记忆,现在我无论在什么地方跑步,在校园的跑道上,在西湖的堤岸边,甚至在一条无名的小河绿道上,只要我开始向前奔跑,我的脑海里都会在某个瞬间出现这棵树的形象。它牢牢地攀住那堵墙,又用力地越过那堵墙,我跑过盛夏时它在那里,我跑过冬季时它也在那里。因为脑海里的这棵榕树,我觉得我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跑下去,只要一直跑下去,就会有那抹像春天一样温润的绿在前面等着我。
⑥是的,在我心里,我觉得榕树很像春天。即便是在全然不同的季节里,榕树都是满树的郁郁葱葱,凛冬不凋,总是让人感到春意盎然。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榕树枯黄颓败的样子,它被人们称为“万年青”,大概是因为那些千条万条的气根,从潮湿的空气里吸收水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树干。更重要的是,那些幼细的气根成长后,深深扎入泥土里,将大地的营养回馈给了主树,柱根相连,柱根相托。与其赞叹榕树的生命力,不如感佩它不放弃任何生长的可能性。虽然它本身毫不在意季节,虽然它不会姹紫嫣红热热闹闹,只会开出与它身形极不匹配的含蓄细花,常常让人忘记它开花的样子;但它跟春天一样用力,用力生长,用力向地,用力成林。那一条条垂挂下来的气根,就像它生长出来的希望之脚,朝着泥土无声地奔跑,如同世间所有奔向春天的脚步。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作手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我”慢跑锻炼时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体现出“我”善于观察的特点。
B.文章第③段承上启下,由寻找慢跑中的“亮点”过渡到对小叶榕的描写。
C.文章采用先分后总的叙述结构,在描写平凡的生活细节中抒发“我”对人生的感悟。
D.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既能抒发真情实感,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显得亲切自然。
5.为第①自然段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迸发( ) bá( )涉 对yì( )
6.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把下列句子的批注补充完整。(3分)
处于一片桃红柳绿之中,这棵墙上的树确有一种“孤勇者”的气质。
批注:加点词“孤勇者”在这里指________,体现出小叶榕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之情。
7.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标题“奋力生长的希望”中“希望”的含义。(4分)
8.好的文章能给人以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文章结尾画波浪线的句子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4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4分)
材料一 勤俭节约,倡导一种适度、节用、合理的生活和发展方式,蕴含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价值取向,体现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子孙后代的负责,是社会文明的显著标识。从《尚书》提出“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诸葛亮崇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再到《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崇俭抑奢的中华传统美德。
(选自《弘扬勤俭节约之风》,有删改)
材料二 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有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城市餐饮业人均浪费量为96克/餐,浪费率为11.3%;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不同餐馆类型人均食物浪费量如下:
(选自杜铭、刘慧《食物浪费有多严重?数据触目惊心……》,有删改)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将“粮食安全保障法”列为一类立法项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正在积极开展专项立法研究,听取了相关部委和专家的意见建议。
在家庭教育中提倡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理念,不仅是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让孩子在其中涵养“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道德品质,去除铺张浪费的不良之风,在举手投足间展现深植于心的文明素养。将勤俭节约融入家风,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代代传承。
(选自史一棋《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有删改)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葛亮崇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彰显了崇俭抑奢的中华传统美德。
B.我国城市餐饮业餐桌食物浪费量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C.城市餐饮业人均浪费量为96克/餐,其中大型餐馆的人均食物浪费量最高。
D.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完成专项立法研究,大力促使“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
10.理解下列诗词名句的含义,其中有一句不含“勤俭节约”主旨的是( )(3分)
A.“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咏史二首·其二》李商隐
B.“春种夏耘秋入廪,方得老少心安。”——《临江仙·惜粮》王亚杰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诸葛亮
D.“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度关山》曹操
11.为何要将勤俭节约融入家风?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
12.如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三)文言文比较阅读(14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温彦博为吏部侍郎,有选人①裴略被放,乃自赞于彦博,称解白嘲②。彦博即令嘲厅前丛竹,略曰:“竹冬月不肯凋,夏月不肯热,肚皮不能容国士,皮外何劳生枝节?”彦博曰:“此语似伤③博。”略曰:“即扳公肋,何止伤膊!”博惭而与④官。
(《裴略自赞》有改动)
[注]①选人:候补官员。②称解白嘲:声称自己善于嘲讽。③伤:嘲讽、讽刺。④与:给予,授予。
13.解释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语(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不蔓不枝 (3)温彦博为吏部侍郎 (4)博惭而与官
(1)“染”,可用组词法,意思为____________;
(2)“蔓”,可用语境推断法,意思为____________;
(3)“为”,可用查字典法[为]①担任、做;②作为、当作;③认为),意思是____________;
(4)“惭”,可用勾连“友人惭,下车引之”,意思是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4分)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彦博曰:“此语似伤博。”
15.(2分)从文中看温彦博的缺点是“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从裴略“称解白嘲”来看,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6.甲乙两文都包含积极的正能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正能量: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
三、17.写作(40+5)
学习生活中,家人的关爱,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又或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读过的某一本书,听过的一首歌……都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温暖。这些温暖的瞬间在时间的长河里熠熠生辉,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请以“温暖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内容充实,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4)不少于60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10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2)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10分)
(1)(2分)①孙侦探 ②康赛尔
(2)(4分)①尼摩艇长为救采珠人与鲨鱼展开搏斗,当艇长危在旦夕时,尼德兰刺中鲨鱼要害,解救了艇长。②二强子逼着小福子拿出卖身的钱,去喝酒去潇洒。
(3)(4分)示例1:沉默中的“爆发”: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想通过劳动改变自己的命运。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食其力,是祥子的希望。烈日下拉车,暴雨中拉车,祥子一直用他的勤劳和坚韧在等待新生活的开启,这是对生命的爆发。祥子沉默中的“灭亡”:“三起三落”的经历、小福子的去世,让祥子希望落空,无所期待,他开始自暴自弃,成了一具行尸走肉,他的人生从此失去意义,渐渐走向灭亡。
示例2:沉默中的“爆发”:尼摩船长是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表面看来,他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实际上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3.(10分)
(1)(2分)示例1:这则广告语强调了到图书馆“来去都要步履轻盈,保持安静”,与图书馆安静的环境一致。
示例2:这则广告语引用徐志摩《再别康桥》里句子,充满诗意,符合图书馆的文化氛围。
(2)(2分)B
(3)(6分)(1)①把“增强”改为“提高(提升)”。(2分)
②示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妩媚/“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趣(2分)③将省略号后面的句号删掉(2分)
4.(3分)C[解析]文章开头总说春天在人们心中的意义,接着叙述作者开始慢跑、找“适应点”,进而关注到小叶榕以及小叶榕带给自己的感悟,最后以“如同世间所有奔向春天的脚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全文采用“总分总”的叙述结构。
5.(3分)bèng 跋 弈
6.(3分)示例:小叶榕孤独生长 毫不起眼、独自生长在墙上 作者对小叶榕不放弃任何生长可能性的赞美(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7.(4分)指小叶榕从围墙中部的砖缝上挣扎出来,奋力生长的姿态;指小叶榕给“我”带来的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奋力跑下去的力量;指人们克服困难后重新站起来面对生活、奔向希望的信念。(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8.(4分)示例:要透过事物的表象看本质,小叶榕其貌不扬,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它柱根相连、柱根相托,抓住一切可能奋力生长的精神令人感佩,值得学习;生活中总会面临无数困难,但只要不放弃希望,脚踏实地,总会迎来春天,看见美好。(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3分)【解析)D项,根据材料四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正在积极开展专项立法研究”可知,并非“已完成专项立法研究”。
10.(3分)C
11.(4分)将勤俭节约融入家风,有利于倡导一种适度、合理的生活和发展方式;涵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展现文明素养;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答出2点即给4分)
12.(4分)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建立长效机制。(每点2分)
13.(4分)(1)污染(污秽) (2)生枝蔓 (3)担任 (4)惭愧
14.(4分)
(1)(莲的花茎)洁净地挺立,可以远远地观赏但不可以靠近赏玩啊。
(2)彦博说:“这句话好像是嘲讽我。”
15.(2分)肚皮不能容国士(1分)有真才实学,敢于直言,极其自信。(意思接近即可)(1分)
16.(4分)甲文通过写莲,告诉我们君子应有庄重、质朴、正直的品质,虽身处污浊环境,也要保持自己的操守;乙文通过裴略对竹的嘲讽,告诉我们要有博大胸怀;裴略勇于自荐,敢于展示才华;温彦博能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改正,都传达出正能量。(甲、乙文分析各2分,各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参考译文:
温彦博担任吏部侍郎的时候,候选官员裴略没有得到任命。于是他向温彦博自荐,声称自己善于嘲讽。温彦博就让他嘲讽厅前丛竹,裴略说:“竹子,冬天时不肯枯萎,夏天时不肯挡热,肚里不能容国家的有志之士,皮外何劳生枝节。”温彦博说:“这句话好像是嘲讽我。”裴略说:“已经扳了你的肋骨了,何止是伤到胳膊啊(博与膊谐音)!”温彦博感到羞愧,给了裴略官位。
三17.写作(40+5)
(略)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