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语文《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现场阅读感受《十万个为什么》内容有趣,语言生动,对阅读这本书有兴趣。
2.读懂《十万个为什么》中蕴含的道理,了解阅读科普读物的方法(提问、思考、阅读、实验)。(重难点)
3.拓展阅读中国版《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类书籍,对探索自然奥秘产生兴趣。
学习过程:
活动一:演示实验,屋内旅行
创设情境,实验导入
1.演示实验,交流反馈
(1)上课之前老师先问问同学们:蜡烛燃烧后消失去了哪里?
(2)观看科学小实验的视频。
(3)交流反馈,蜡烛燃烧后的去向
2.蜡烛引入,开启旅行
蜡烛是我们家家户户遇到停电时少不了的物品,相信同学们对我们的家中最为熟悉,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一起来一场“屋内旅行”。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1:冰箱为什么能制冷?
预设2:电灯是如何工作的?
预设3:人类可以没有水吗?
师: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的机会,如果你愿意思考,愿意探究,愿意学习,你就会获得很多很多的知识。有一位小朋友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一起看看。
他叫米·伊林,他不仅进行了旅行,提出了问题,还把问题的答案写成了一本书,老师把书名藏在了一句话里。
活动二:初识封面,了解作者
1.揭晓谜题,介绍书名
这句话来自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他是这样说的:
(出示):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
师: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本科普书籍的书名就取自这句诗,大家一定猜出了这本书的书名,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2.走近作者,知晓影响
出示作者简介:
米·伊林,苏联科普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观察天空和星象。这一切,为他日后用文艺的手法、诗一般的意境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他的科普作品除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外,还有《几点了》《白纸黑字》《桌上的太阳》《原子世界旅行记》和《在你周围的事物》等。
是的,这个人从小就喜欢科学,看来一个人小时候的兴趣和爱好太重要了,这些兴趣和爱好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志向。
3.出示目录,引发兴趣
这位作家米·伊林,写这本书时是一个很帅气的小伙子,他对屋内的一切充满着兴趣。
出示:《十万个为什么》目录,六个旅行站。
交流:目录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浓缩,你从目录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作者是一站一站写的,这些站点都在房间里。
活动三:以“猜”促读,感受语言
一、出示片段,感受其趣
1.先找内容有趣的片段读一读。同学们,如果让你们一周不洗澡,你们愿意吗?一个月呢?一年呢?
师:古时候十五六世纪,在大都市巴黎,一个居民一天只能用一桶水,皇帝都觉得不需要经常洗澡,你们看这段文字(出示文字)——
在巴黎繁华的皇宫里,到处琳琅满目,金碧辉煌,大屋子里面你找不到一个洗脸盆,有趣吧?(有趣。)这些侍者每天不洗脸咋办?就是用一个小湿巾在脸上擦擦,都觉得这样足够了。什么时候才洗澡呢?就是需要做祷告的时候,需要宗教信仰的时候,才把自己洗一遍,日常根本都不洗澡。有趣吧?
像这样的里面内容有趣的内容很多,同学们可以读读这本书。
2.现场让学生去读《十万个为什么》,说说有趣在哪里?
3.这本书不仅内容有趣,语言表达也很生动。请同学们再找出“生动”之处,以及语言的“幽默”。(语文书33页)这个幽默体现在哪?看语言哪儿搞笑,找出来读一读。
4.读完交流感受。
师: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为什么烟会走烟筒出去,而不向屋里冒?请你解释一下,水为什么能灭火?水能灭火而煤油能不能?那你还是不试为好,一试就得报警了。
让学生感受到米·伊林的作品:内容生动,语言幽默。
二、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1.寻找方法,解决阅读问题
同学们,读科普读物我们会遇到一些科技术语,如何去理解这些词语呢?(出示科学术语片段)
(1)学生交流不懂的词语,试着去理解。
(2)播放小视频,尝试解答这个难题。
2.联系生活,呈现科技成果
生活中会呈现新的研究成果,请同学们到书中找一找,哪些是目前已有的新成果的。
预设:比如衣服的保暖上,原来是毛衣——到羽绒服——纳米衣服等......
活动四:走出屋子,读更多书
我国科普作家高士其也曾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这样16个字来概括米·伊林作品的写作特点。
1.介绍中国版《十万个为什么》
师:就像老师刚才所说,这本书传到中国之后,受到了中国青少年的欢迎,于是呢,我们开始编写自己的《十万个为什么》,(出示课件)我们看到这些已经很旧了对不对,一直到今天,这本书都是很多孩子的案头书,我们把它当做自己的心中最爱去阅读,涵盖化学、生物等领域,可以说书中提出并回答了许多有趣的问题。
2.出示中国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目录
师:我们随便翻看其中一本,读读书中的目录,这里边会有你感兴趣的问题吗?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 愿意探究的孩子才会从这书里边,找到无穷的乐趣,那我们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是谁写的呢?
3.介绍中国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这里边有大学教授,有大学生,还有科学家,其中有一个叫叶永烈的人特别有名,他还只是一个20几岁的小伙子,他在生前还写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背后的故事》,这本书告诉我们为什么他能成为第一作者,同学们想一起了解吗?
指名读,提问:为什么20岁出头的叶永烈会成为第一作者?
预设:1.他写得多; 2.写得好
同学们,刚刚我们说到了叶永烈,还有一个人受到他的影响特别深,他给叶永烈写过一封长长的信,他就是童话大王——郑渊洁,你可能读过他的故事……
一个人选对榜样太重要了,你以谁为榜样就会朝着他的方向去努力。
活动五:制定计划,有效阅读
一、指导方法,有效阅读
1.这些科普读物可真有意思,怎样才能顺利地阅读这本书呢
预设:可以按顺序读,也可以按照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我排序法读。
2.交流:读科普读物应该刨根问底,不断思考。你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些阅读方法吗
预设:提问题、找答案,还可以边阅读边写批注。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都可以写批注。
二、联系生活,拓展阅读
同学们,对科普感兴趣的还可以阅读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等等。好奇心,是科学之母。相信喜欢思考、喜欢探索、喜欢阅读的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