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二单元 主题 我们好好玩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包括第5课《健康游戏我常玩》、第6课《传统游戏我会玩》、第7课《我们有新玩法》和第8课《安全地玩》四课。本单元通过选择健康的游戏玩、了解传统游戏的玩法、创造性地改进游戏的玩法以及安全地玩游戏等内容,引导学生更文明、更健康、更有创意、更安全地玩游戏,使他们有意识地通过玩游戏获得成长。第5课《健康游戏我常玩》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玩游戏的观念,学习辨别有益与健康的游戏,根据学生自己及游戏环境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游戏,从而玩得健康、有益、开心。第6课《传统游戏我会玩》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中外一些传统游戏及其玩法,并在尝试玩传统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乐趣。通过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中各种游戏的玩法,初步了解游戏的文化性和社会性。第7课《我们有新玩法》引导学生在玩游戏时树立创新意识,并通过参与创造新的游戏玩法的过程,体验游戏创新带来的乐趣。第8课《安全地玩》聚焦游戏中的安全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不能因为玩游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而放弃游戏,同时也要有安全意识。本单元的四课分别聚焦学生游戏的四个主题:健康、文化、创新和安全。在一年级上册中有两课涉及游戏的内容:一课是《课间十分钟》,从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的角度帮助学生过好课间生活;一课是《玩得真开心》,从帮助学生处理好放学后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游戏中与人分享的角度,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玩游戏。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则侧重同龄人之间的游戏,将游戏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及培养创新性的重要载体。从全册的教育主题看,关注游戏创新的第7课是本单元重点。课标要求 根据2022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本单元内容主要依据以下要求设置: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法制观念、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本单元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建立健全人格、培养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提升个人品德、培养社会公德;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能够有序参与,激发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讲规则,具有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课程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基本道德要求;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等;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等。课程内容:在第一学段课程内容中“入学教育”中要求学生“快快乐乐地玩”、在道德教育中提到“关心他人,乐于与同伴合作、分享”。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情境设置、活动体验等方式达到课标要求。学情分析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实际上体现着非常综合性的内容,其中涉及人际相处、规则意识、健康观念、创新与安全、道德与法治等。小学生普遍对玩游戏情有独钟,但却不一定都能在玩游戏中获得健康的成长,甚至还可能因为游戏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因为沉迷于不健康的游戏,而对自身的成长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因而,引导学生学会“好好玩”是一个重要的成长话题。教育的自觉在于把“游戏”真正转化为学生文明生活及发展创新性的载体,通过“玩好”而实现“发展好”的目的。单元目标 通过交流分享、游戏体验等方式,了解常玩的健康游戏,树立健康游戏的观念。通过调查、访谈、体验等方式,了解更多的传统游戏,感受我国传统游戏和国外游戏的不同魅力和乐趣。能够发挥奇思妙想、团结协作能力,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游戏,利用身边的资源改造游戏,尝试探索发现。通过小组交流、辨析、情景体验等方式,了解游戏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能安全地玩游戏。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玩好”实现“发展好”的目的是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学生要能在游戏过程中发展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能力,拓展视野,提升安全意识。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学校要举办“玩趣味游戏·迎美好春光·促健康成长”活动,为了让同学们在活动会中玩得开心、玩得安全、玩得新鲜,现向同学征集“趣味游戏”!请发挥你和小组同学的创意,或介绍新游戏、或改造老游戏,制作一份游戏指南,要包括游戏名称、游戏规则、注意事项等内容。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认识健康游戏 回忆常玩的游戏,知道什么是健康游戏。了解传统游戏 通过调查、交流、体验等,了解传统游戏,感受传统游戏的魅力和乐趣。玩出新鲜感 发挥奇思妙想,改造老游戏或创造新游戏。安全玩游戏 知道玩游戏时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2 健康游戏我常玩 1.辨别健康游戏和不健康游戏。2.对益智游戏、体育活动、合作游戏产生兴趣。3.了解手机游戏的弊端,学会辨别游戏的优劣。2 传统游戏我会玩 1.了解国外的游戏。2.体验更多的我国传统游戏并感受其中乐趣。2 我们有新玩法 1.利用身边的资源改造游戏,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游戏并能进行探索体验。2.能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培养创新意识。2 安全地玩 1.了解游戏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知道如何避免这些隐患。2.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安全意识。(共10张PPT)X5.健康游戏我常玩部编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游戏:萝卜蹲小组交流调查表。要求:1.介绍自己喜欢玩的游戏。2.音乐起,讨论起;音乐停,讨论停。活动一:我的小调查创意游戏活动一:我的小调查调查:家长不支持孩子玩的游戏健康游戏:让我们健康地享受游戏乐趣,强身健体,健脑益智的游戏。小组合作,给游戏卡片分类:将健康游戏放在绿色纸上,将不健康游戏放在红色纸上。活动二:游戏分分类暴力的网络游戏爬树付费手机游戏从背后吓人踢足球下棋玩火恶作剧跳绳捉迷藏华容道老鹰捉小鸡这些游戏我能玩下棋踢足球跳绳捉迷藏华容道老鹰捉小鸡这些游戏不能玩暴力的网络游戏恶作剧玩火爬树付费手机游戏从背后吓人画一画你最喜欢玩的游戏作业米U●其他游戏电子游戏·电子游戏·其他游戏NO不健康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健康游戏我常玩》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1内容分析 《健康游戏我常玩》选自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本单元通过选择健康的游戏玩、了解传统游戏的玩法、创造性地改进游戏的玩法以及安全地玩游戏等课题内容,引导学生更健康、更有创意、更安全地玩游戏,使他们有意识地通过玩游戏获得成长,属于课程内容中的入学教育与道德教育。第五课是本单元的开篇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游戏的观念,学习辨别有益、健康的游戏。课本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什么游戏我常玩”、“游戏诊断会”、“选个游戏玩一玩”,在第一部分中,教材呈现了四种学生常玩的游戏,由户外和室内不同场景的游戏,有传统游戏,也有当下流行的游戏。教材旨在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常玩的是哪些游戏。“游戏诊断会”环节承接了上文,旨在引导学生对自己及小伙伴常玩的游戏进行反思与辨析,明确哪些游戏是有益健康的,哪些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本课的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的观念加深体会。以详细范例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在选择游戏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只有思考全面,选择恰当,游戏才更快乐、健康,也会减少游戏带来的伤害。课标分析 《健康游戏我常玩》依据课程标准以下内容设置:1.课程总目标(2)中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等基本的道德要求;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2.课程总目标(5)中要求学生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3.在第一学段课程内容中,在入学教育中要求学生“快快乐乐地玩”、在道德教育中提到“关心他人,乐于与同伴合作、分享”。本课设计本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原则,以情景体验和合作活动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游戏,学会健康玩游戏。学情分析 喜欢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实际上体现着非常综合性的内容,其中涉及人际相处、规则意识、健康观念、创新与安全等。二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判断能力都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自控能力弱,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喜爱游戏,在玩游戏时常常不懂得把握玩游戏的时间和尺度,即存在一定的知行脱离的情况。对许多游戏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在什么情况下玩、玩多长时间等,也需要家长、教师的不断指导、提醒与敦促。本课的教学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明白健康游戏的判断标准,分辨游戏利弊,并且引导学生根据时间、场地、伙伴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健康游戏,帮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把“游戏”转化为学生文明生活及发展创新性的载体,通过“玩好”实现“发展好”的目的。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真正体察、尊重学生,让学生坦诚地交流自己的感受。从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贴近孩子日常生活的案例入手,再延伸开去,让学生能自己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判断。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小游戏、交流讨论,了解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游戏。2.通过调查报告、观看视频,学习辨别有益健康的游戏,明白健康游戏的判断标准,初步树立健康游戏的观念。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游戏。教学难点:学习辨别有益健康的游戏,明白健康游戏的判断标准,初步树立健康游戏的观念。课前准备 ppt课件、学生课前调查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环节一游戏导入 1.师生进行“萝卜蹲”游戏互动。师:老师想问问获得胜利的同学,你玩这个游戏有没有什么小窍门啊?(预设回答:窍门是要认真听、反应快等。)2.交流:什么是游戏?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游戏,聊聊游戏的那些事。 1.学生能认真参与游戏并能说出自己的游戏体验即可。2.学生能简单说说自己对“游戏”的理解。 问题预设:学生对游戏这个名词可能更多停留在手机游戏层面。补救措施:下一环节结合生活实例继续深化概念。环节二我常玩的游戏(目标1)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玩的游戏。2.小组汇报。(预设:荡秋千、捉迷藏等游戏;运动类游戏;电脑游戏;下棋等益智游戏;自创游戏。)3.师相机总结,补充创意游戏。(生看视频,谈感受。)4.总结:游戏的好处——健身、聪明、快乐。(板书) 1.学生能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并汇报交流成果。2.观看视频后学生能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3.能概括出游戏带给我们的好处。 问题预设:学生对运动类的小游戏认识有局限,归为比赛等。补救措施: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补充等。环节三什么是健康游戏?(目标2) 1.师:只要让我们觉得快乐的游戏就是健康的吗?相机补充电子游戏。小采访:有多少同学喜欢玩?你的爸爸妈妈支持你玩吗?2.出示调查报告并观看视频,生谈感受。家长不支持孩子玩的游戏种类中,不支持玩电子游戏的家长最多。我们一起听一个爸爸怎么说。你听懂了什么?播放视频《网络游戏的危害》3.师总结:电子游戏易沉迷,伤视力,要适度地玩。目前有很多的手机、电脑游戏都不适合我们小学生玩。3.我们要多玩怎样的游戏?(板书:健康)4.健康游戏定义:让我们健康地享受游戏乐趣,强身健体,健脑益智的游戏。5.小组合作:给游戏分类,辨别什么是健康游戏,什么是不健康游戏。把健康的游戏摆在绿色纸上,把不健康的游戏摆在红色纸上,看哪个小组摆得又快又准确。一生上黑板贴图。相机询问为什么健康或不健康。 1.学生能对电子游戏有初步的是非判断,沉迷于电子游戏是不对的。2.观看报告和视频后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3.学生能结合所学明确健康游戏的定义。4.能通过小组合作对游戏进行分类,加强对健康游戏的认识。 问题预设:个别学生认为电子游戏很有趣,是健康游戏。补救措施:教师相机设置辩论环节,在思维碰撞中提高认识。问题预设:个别学生可能会判断不准确。补救措施: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补充等,在思维碰撞中提高认识。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游戏 实践性 目标12 10分钟板书设计 5.健康游戏我常玩健康游戏:健身、聪明、快乐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media1.mp3 media2.mp4 media3.mp4 二下第二单元第5课《健康游戏我常玩》第1课时备课设计.doc 二下第二单元第5课《健康游戏我常玩》第1课时课件.pptx 小学道法二下 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单元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