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二单元 主题 我们好好玩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包括第5课《健康游戏我常玩》、第6课《传统游戏我会玩》、第7课《我们有新玩法》和第8课《安全地玩》四课。本单元通过选择健康的游戏玩、了解传统游戏的玩法、创造性地改进游戏的玩法以及安全地玩游戏等内容,引导学生更文明、更健康、更有创意、更安全地玩游戏,使他们有意识地通过玩游戏获得成长。第5课《健康游戏我常玩》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玩游戏的观念,学习辨别有益与健康的游戏,根据学生自己及游戏环境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游戏,从而玩得健康、有益、开心。第6课《传统游戏我会玩》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中外一些传统游戏及其玩法,并在尝试玩传统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乐趣。通过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中各种游戏的玩法,初步了解游戏的文化性和社会性。第7课《我们有新玩法》引导学生在玩游戏时树立创新意识,并通过参与创造新的游戏玩法的过程,体验游戏创新带来的乐趣。第8课《安全地玩》聚焦游戏中的安全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不能因为玩游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而放弃游戏,同时也要有安全意识。本单元的四课分别聚焦学生游戏的四个主题:健康、文化、创新和安全。在一年级上册中有两课涉及游戏的内容:一课是《课间十分钟》,从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的角度帮助学生过好课间生活;一课是《玩得真开心》,从帮助学生处理好放学后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游戏中与人分享的角度,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玩游戏。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则侧重同龄人之间的游戏,将游戏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及培养创新性的重要载体。从全册的教育主题看,关注游戏创新的第7课是本单元重点。课标要求 根据2022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本单元内容主要依据以下要求设置: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法制观念、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本单元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建立健全人格、培养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提升个人品德、培养社会公德;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能够有序参与,激发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讲规则,具有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课程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基本道德要求;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等;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等。课程内容:在第一学段课程内容中“入学教育”中要求学生“快快乐乐地玩”、在道德教育中提到“关心他人,乐于与同伴合作、分享”。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情境设置、活动体验等方式达到课标要求。学情分析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实际上体现着非常综合性的内容,其中涉及人际相处、规则意识、健康观念、创新与安全、道德与法治等。小学生普遍对玩游戏情有独钟,但却不一定都能在玩游戏中获得健康的成长,甚至还可能因为游戏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因为沉迷于不健康的游戏,而对自身的成长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因而,引导学生学会“好好玩”是一个重要的成长话题。教育的自觉在于把“游戏”真正转化为学生文明生活及发展创新性的载体,通过“玩好”而实现“发展好”的目的。单元目标 通过交流分享、游戏体验等方式,了解常玩的健康游戏,树立健康游戏的观念。通过调查、访谈、体验等方式,了解更多的传统游戏,感受我国传统游戏和国外游戏的不同魅力和乐趣。能够发挥奇思妙想、团结协作能力,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游戏,利用身边的资源改造游戏,尝试探索发现。通过小组交流、辨析、情景体验等方式,了解游戏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能安全地玩游戏。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玩好”实现“发展好”的目的是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学生要能在游戏过程中发展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能力,拓展视野,提升安全意识。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学校要举办“玩趣味游戏·迎美好春光·促健康成长”活动,为了让同学们在活动会中玩得开心、玩得安全、玩得新鲜,现向同学征集“趣味游戏”!请发挥你和小组同学的创意,或介绍新游戏、或改造老游戏,制作一份游戏指南,要包括游戏名称、游戏规则、注意事项等内容。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认识健康游戏 回忆常玩的游戏,知道什么是健康游戏。了解传统游戏 通过调查、交流、体验等,了解传统游戏,感受传统游戏的魅力和乐趣。玩出新鲜感 发挥奇思妙想,改造老游戏或创造新游戏。安全玩游戏 知道玩游戏时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2 健康游戏我常玩 1.辨别健康游戏和不健康游戏。2.对益智游戏、体育活动、合作游戏产生兴趣。3.了解手机游戏的弊端,学会辨别游戏的优劣。2 传统游戏我会玩 1.了解国外的游戏。2.体验更多的我国传统游戏并感受其中乐趣。2 我们有新玩法 1.利用身边的资源改造游戏,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新游戏并能进行探索体验。2.能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培养创新意识。2 安全地玩 1.了解游戏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知道如何避免这些隐患。2.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安全意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二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我们有新玩法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内容 分析 《我们有新玩法》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该课有两个话题,分别是“玩出新花样”和“我们一起来创造”。本节课我们主要完成第二课时的教学。本单元以“我们好好玩”为主题,将游戏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及培养创新性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更文明、更健康、更有创意、更安全地玩游戏,使他们有意识地通过玩游戏获得成长。《我们有新玩法》这一课关注游戏创新,是单元的重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玩游戏时树立创新意识,并通过方法的具体指导和参与创新过程,体验游戏创新带来的乐趣课标 分析 2022新版课程标准中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本课依据新版课程标准核心素养中的健全人格部分的“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责任意识部分的“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有集体荣誉感,能够关心和帮助他人。”而编写。一至二年级是学校生活起步期,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相关内容要求: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高兴兴的学,快快乐乐的玩。提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儿童们通过自我展示,游戏互动等方式认识新朋友,感受结交朋友的乐趣与美好。 通过“玩出新花样”、“我们一起来创造”两个板块的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想办法解决,提高动脑动手能力。学情 分析 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喜欢玩是不言而喻的,但能玩得有创意的并不多,多数学生不太会想到把游戏当作可以更改或者创新的项目。借由这节课的学习,打破常规观念,让学生学会有创意地玩,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学习 目标 1.学生通过听儿歌猜游戏、游玩传统游戏、设计跳绳新游戏等环节对简单玩具的新玩法进行探究,拓展创新思维。 2.学生通过组合不同玩具、制定游戏新规则等环节变换新玩法,培养发散思维,并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学习 重难点 重点:学习探究简单玩具及常玩游戏的新玩法。 难点:感受创新新玩法、新玩具带来的快乐。课前 准备 教材,课件,跳绳、沙包、毽子、乒乓球等游戏工具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活动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1. 大家看过《玩具总动员》吗?里面的小男孩安迪最近有个烦恼,他想和大家说说,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 听完安迪的话,大家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帮帮安迪呢? 3.师小结:其实呀!生活中有一些看似没用的废旧物品,可以做出意想不到的东西,变换一种使用,还能为我们节省好钱呢。那我们可不可以用废旧物品来制作玩具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动脑筋做一做、学一学,变废为宝,创新玩法,然后教教安迪,好吗? (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1.收听音频、观看图片资料。 2.思考,并回答:可以怎样既不花钱买玩具又能让安迪玩得很开心呢? 1.A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竞猜并且成功猜中。 B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竞猜。 2.全班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游戏。 3.A类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并且开发出其他新的玩法。 B类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的进行思考。 预设:在进行活动一的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学生没有调动积极性,没有能够参与进课堂活动中来,同时可能有部分学生因为游戏情绪太过激动而导致扰乱课堂秩序。 补救:师在导入过程中注意课堂的控制和引导。争取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游戏过程中。活动二:展示实物,发散思维。 1.收听音频、观看图片资料。 2.思考,并回答:可以怎样既不花钱买玩具又能让安迪玩得很开心呢? 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的主人公导入,一下子可以引起学生注意,顺利进入新的学习。 二、展示实物,发散思维。 1.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自己做的玩具,大家看看它是什么?出示老师制作的“迷宫”。 2.你能看出它是用什么做的吗?(吸管、鞋盒)谁愿意上前来试试看你多长时间能走出迷宫? 3. 启发思考:这个玩具好玩吗?从商场直接买来的迷宫跟自己制作的迷宫哪个更有意思?为什么? 学生活动: 1. 学生上前尝试玩老师制作的玩具。 2. 思考,并回答:跟从商场直接买来的迷宫跟自己制作的迷宫哪个更有意思?为什么? 1.A类学生能够踊跃回答,并且试着走出迷宫,思考自己制作的好处。 B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模仿A类学生进行问题思考。 预设:个别同学不能仔细观察或有其他想法。如果同学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好多看似没用的废旧物品,经过大家的奇思妙想和巧手制作,就变成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有趣的玩具,还能为家长节省开支。这可真是变废为宝呀! 活动三:动手创造,变废为宝 三、动手创造,变废为宝。 1. 一天,安迪他在电视上看到别人打保龄球,觉得很有意思,他也很想玩,可是又没有可以打保龄球的工具,怎么办呢?(出示教材图片) 2. 指导学生现场制作保龄球。 3. 同学们,我们要学会利用身边已有的废旧材料来制作新玩具,制定新游戏,那样你会体会到很多的乐趣,不信,我们来试试。 4. 师小结:同学们做得真棒,不仅能开动脑筋,做出好玩的玩具,还会制定规则,让游戏能够很顺利进行。看你们一脸的喜悦,就知道你们一定体会到了动脑动手创造的快乐,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下面,我们一起来评出“利用废品最多玩具奖”“安全性能最高玩具奖”“最佳创意奖玩具奖”“最受欢迎玩具奖”。 学生活动: 1.现场制作保龄球,并试着玩一玩。 2.分小组,分工合作,设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新玩具。 3.分小组玩一玩自己动手制作的新玩具。 A类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新游戏。并且说明如何设计的。 B类学生能够认真倾听其他学生新游戏设计。并从中得到启发。 AB类共同评出评出“利用废品最多玩具奖”“安全性能最高玩具奖”“最佳创意奖玩具奖”“最受欢迎玩具奖”。 学生活动: 预设: 部分同学没有道具,需要提前准备好,并进行小组激励。 我们分成六个小组,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些废旧的材料,同学们可以开动脑筋,把它做成玩具,我们来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棒。 大家看生活中随处可取的废旧饮料瓶这样简单的材料,也可以做出来好玩的玩具。我们也可以像这样,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废物利用,做一些有意思的玩具。请各小组根据刚刚制作的游戏规则玩一玩你们自己制作的新玩具。活动四:制定新规,玩出新花样。 变废为宝,不仅能够合理利用资源,而且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创新、创造能力,让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刚刚同学们制作了这么多好玩的新玩具,我为你们的创造力点赞。但是他们的玩法就只有一种吗?再次出示老师制作的“迷宫”。 2. 看,我现在把一个玻璃球放进这个迷宫里,来回摆动鞋盒,看看玻璃球走出迷宫需要多长时间? 3. 刚刚你们分小组制作的新玩具还有什么新玩法?小组一起讨论讨论。 4. 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制作出新玩具,还可以改变原来的游戏规则,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又可以玩出新花样,获得不一样的乐趣。 学生活动: 1.看老师演示用玻璃球完成新玩法。 2.小组讨论,刚刚制作的新玩具还有什么新玩法? 3.学生介绍新玩法。 A类同学能思考变废为宝的好处,不仅能够合理利用资源,而且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创新、创造能力。 B类同学能根据A类同学的思考总结出类似看法。 预设:部分学生不能当堂理解,教师进行总结并在课后作业中进行巩固。 1. 今天的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 生活处处都有宝贝,只要你善于发现,只要你善于动脑,只要你善于创造就会有新游戏等着你!五、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将今天的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玩 巩固性作业 目标一 20min和你的好朋友玩一玩你自创的游戏 拓展性作业 目标二 10min板书设计 我们有新玩法 想象 变规则 变数量 创新 组 合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二下第二单元第七课《我们有新玩法》第二课时备课设计.docx 小学道法二下 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单元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