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含解析)

资源简介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一、单选题(共8题)
1.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均可溶于HCl,转化为氯化铜。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生成氧化铜。溶解28.4 g的上述混合物,消耗1.0 mol/L盐酸500 mL。灼烧等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的氧化铜质量(  )
A.35 g B.30 g C.20 g D.15 g
2.14g铜金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HNO3反应,将产生的气体用2.24L(标准状况)O2混合,通入水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
A.9.6g B.6.4g C.12.8g D.1.6g
3.工业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取a g纯碱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则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  )
A.×100% B.×100%
C.×100% D.×100%
4.把氯气通入浓氨水中,会立即发生下列反应:3Cl2+8NH3·H2O===6NH4Cl+N2+8H2O。在标准状况下,把1.12 L Cl2、N2的混合气体(90% Cl2和10% N2,均为体积分数)通过浓氨水,实验测得逸出气体体积为0.672 L(其中有50% Cl2和50% N2),此反应中被氧化的NH3的质量为 (  )
A.3.4 g B.0.34 g C.1.36 g D.4.48 g
5.某稀溶液中含有4mol 和2mol ,向其中加入1.2mol Fe,充分反应(已知被还原为NO),最终溶液体积为1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 B.所得溶液中
C.反应后生成NO的体积为28L(标准状况下) D.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6.向500 mL稀硝酸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完全溶解后,放出NO 6.272L(标准状况下),同时溶液质量增加11.2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原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4 mol·L-1
B.原溶液中投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是0.2 mol
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2:3
D.反应后的溶液还可以溶解铜粉4.48g
7.将1.76g镁铜合金投入20mL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合金完全溶解,产生NO和NO2混合气体896mL(不考虑其他气体,体积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假设此条件下NO2为气态),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加入120mL1mol·L-1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3.12g。若将盛有896mL该混合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可将该混合气体完全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与Cu的物质的量比值为3:1 B.NO和NO2的体积比为1:1
C.原硝酸的浓度为8mol·L-1 D.通入的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V=448mL
8.有200mlMgCl2和AlCl3的混合物,其中c(Mg2+)为0.2mol/L,c(C1-)为1.3mol/L。为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L溶液的NaOH体积为
A.40ml B.72ml C.80ml D.128ml
二、非选择题(共11题)
9.学习小组探究了铜的氧化过程及铜的氧化物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铜与浓硝酸反应的装置如下图,仪器A的名称为 ,装置B的作用为 。

(2)铜与过量反应的探究如下:

实验②中Cu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产生的气体为 。比较实验①和②,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的作用是 。
(3)用足量NaOH处理实验②新制的溶液得到沉淀X,元素分析表明X为铜的氧化物,提纯干燥后的X在惰性氛围下加热,mgX完全分解为ng黑色氧化物Y,。X的化学式为 。
(4)取含X粗品0.0500g(杂质不参加反应)与过量的酸性KI完全反应后,调节溶液至弱酸性。以淀粉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15.00mL。(已知:,)标志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粗品中X的相对含量为 。
10.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称取TiO2样品0.60 g,消耗0.20 mol·L-1的NH4Fe(SO4)2溶液36.75 mL,则样品中TiO2的质量分数是 。
11.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COD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用一种强氧化 剂(如 KMnO4)定量地氧化水体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折算为氧化能力相当的O2 质量,单位:mg·L-1)。其测定过程如下: 取 100.0mL 水样,用硫酸酸化,加入 10.0 mL 0.002000mol·L-1 KMnO4溶液,充分作用后,再加入 10.0mL 0.005000mol·L-1 溶液。用 0.002000mol·L-1 KMnO4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 6.50mL。
已知:2MnO +5 +16H+=2Mn2++10CO2↑+8H2O
(1)1 mol KMnO4 的氧化能力与 g O2 的氧化能力相当(作氧化剂时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2)该水样的 COD 值是 mg·L-1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2.称取4.00g氧化铜和氧化铁固体混合物,加入50.0mL2.00mol·L-1的硫酸充分溶解,往所得溶液中加入5.60g铁粉,充分反应后,得固体的质量为3.04g。请计算:
(1)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 。
(2)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 。
13.大气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可用NaOH吸收,发生如下反应:
请计算:
(1)若33.6mL(标况下)氮氧化物(只含NO和)与恰好完全反应,则 。
(2)若与混合,能与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全部转变成,则 (写出计算过程)
14.已知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500mL 6.0 mol·L-1的K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ClO- 0.20 mol、ClO3-0.30 mol(忽略氯气与水反应、盐类水解及溶液体积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所得溶液中c(Cl-)为 mol·L-1。
(2)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 。
15.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3O22O3。
(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g·mol-1(保留一位小数)。
(2)将8 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 L,其中臭氧为 L。
16.已知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 4HCl(浓)MnCl2+Cl2↑+2H2O,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被氧化的HCl占HCl总量的 。
(3)当标准状况下有11.2 L氯气生成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4)1.74 g MnO2与100 mL 12 mol·L-1的过量浓盐酸完全反应(假设HCl无挥发),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可生成 g沉淀。
17.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用空气和可直接制备。空气与熔融反应前需依次通过填 、 (填标号)
a.浓硫酸 b.饱和食盐水 c.溶液 d.溶液
(2)将和的混合物置于真空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经检测气体产物为和水蒸气,其总质量为33g,冷却至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6.8L。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原混合物中的质量为 。
(3)为探究的某些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向锥形瓶内加入饱和溶液,用传感器测定密闭装置中分压(的分压气体总压强),测得分压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温度在50℃之前,装置中分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温度升高到50℃之后,装置中分压急剧增大的原因是 。
18.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求:
(1)P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
(2)图像中,m1= 。
(3)计算M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结果保留到0.1%)。
19.钢铁制品经常进行烤蓝处理,即在铁制品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烤蓝铁片,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把一定量烤蓝铁片加工成均匀粉末;
②取一定量的粉末,放入28.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34.4 mL,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完成下列各题:
(1)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00 mL,则溶液中c(Fe2+)= mol·L-1。
(2)样品中n(Fe):n(Fe3O4)= 。
参考答案:
1.C
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消耗1mol/L盐酸500mL,盐酸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CuCl2为0.25mol,根据Cu元素质量守恒,则可知原混合物中含有0.25molCu,灼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则质量为0.25mol×80g/mol=20g,C选项正确;
答案选C。
2.C
由题目可知,n(O2)=0.1mol,
设Cu、Au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
根据电子守恒列方程:
2x=0.1mol×4
计算得出:x=0.2mol
m(Cu)=0.2mol×64g/mol=12.8g,所以C选项正确。
3.D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m,则:
Na2CO3+2HCl═2NaCl+CO2↑+H2O 固体质量增重
106 117 11
m (b a)g
所以,解得,故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D项正确;
4.B
由反应式可得出每3 mol Cl2(反应气)生成1 mol N2(生成气)时,气体物质的量减少了2 mol,即体积减小44.8 L,这一量即为“理论差量”,而这一差量所对应的被氧化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2 mol(质量为34 g),再从题中所给的数据可以求出“实际差量”为(1.12-0.672) L=0.448 L。即:
3Cl2~2NH3  ~    N2    ΔV
2 mol×17 g·mol-1 44.8 L
m(被氧化的NH3) 0.448 L
列出比例式:(2 mol×17 g·mol-1)∶44.8 L=m(被氧化的NH3)∶0.448 L,则m(被氧化的NH3)=0.34 g。
5.B
A.由分析可知,反应后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浓度为=3mol/L,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反应后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溶液中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浓度之比为1:1,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标准状况下一氧化氮的体积为,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反应所得溶液中含有铁离子、亚铁离子、钾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只含有硫酸亚铁,故D错误;
6.B
A. 根据N元素守恒,原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24 mol·L-1,故A正确;
B. 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是11.2+8.4=19.6g,铁的物质的量是,故B错误;
C. Fe2+的物质的量为0.21mol, Fe3+的物质的量为0.14mol,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2:3,故C正确;
D. 2Fe3++Cu=2Fe2++Cu2+,反应后的溶液含Fe3+的物质的量为0.14mol,所以还可以溶解铜粉0.07mol,质量是0.07mol ×64g/mol=4.48g,故D正确;
7.A
A.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镁铜失去电子总和等于硝酸生成NO和NO2得到电子总和,而镁铜失去电子与Mg2+、Cu2+生成沉淀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且氢氧根物质的量是镁铜物质的量总和的两倍,最终沉淀比开始合金的增重即为氢氧根的质量,故氢氧根物质的量为,Mg与Cu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04mol,设镁物质的量为a mol,铜物质的量为(0.04-a)mol,则24a+64(0.04-a)=1.76,解得a=0.02,即Mg与Cu的物质的量都是0.02mol,物质的量比值为1:1,A错误;
B.NO和NO2混合气体共896mL,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04mol,设混合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x mol,NO2的物质的量为(0.04-x)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镁铜失去电子总和等于硝酸生成NO和NO2得到电子总和,而镁铜失去电子与Mg2+、Cu2+生成沉淀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3x+0.04-x=0.08,解得x=0.02,故NO和NO2的物质的量都为0.02mol,体积比为1:1,故B正确;
C.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的溶质为NaNO3,则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等于n(NaOH)=1mol/L×0.12L=0.12mol,因此根据N原子守恒,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气体)+ 未被还原的n(HNO3)=0.04+0.12=0.16mol,原硝酸的浓度为,C正确;
D.NO、NO2与氧气、水反应又转化为HNO3,反应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NO、NO2物质的量都是0.02mol,因此根据方程式n(O2)==0.02mol,标准状况下通入氧气的体积为:0.02mol×22.4L/mol=0.448L,即448mL,D正确;
8.C
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Mg2+浓度为0.2mol L-1,Cl-浓度为1.3mol L-1,设Al3+的浓度为x,由电荷守恒可知,0.2mol/L×2+x×3=1.3mol/L×1,解得x=0.3mol/L,则Mg2+、Al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L×0.2mol/L=0.04mol、0.2L×0.3mol/L=0.06mol,欲使Mg2+全部沉淀分离出来,Mg2++2OH-=Mg(OH)2↓,Al3++4OH-=AlO+2H 2O,则需n(NaOH)=0.04mol×2+0.06mol×4=0.32mol, V(NaOH)= =0.08L=80.0mL,故选C。
9.(1) 具支试管 防倒吸
(2) Cu+H2O2+2H+= Cu2++2H2O O2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但可增强H2O2的氧化性
(3)CuO2
(4) 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蓝色消失,且半分钟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96%
(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具支试管;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氮易溶于水,需要防倒吸,则装置B的作用为防倒吸;
(2)根据实验现象,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可知在酸性条件下铜和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离子方程式为:Cu+H2O2+2H+= Cu2++2H2O;硫酸铜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则产生的气体为O2;在铜和过氧化氢的反应过程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但反应现象明显,故从氧化还原角度说明的作用是: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但可增强H2O2氧化性;
(3)在该反应中铜的质量m(Cu)=n×,因为,则m(O)=,则X的化学式中铜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则X为CuO2;
(4)滴定结束的时候,单质碘消耗完,则标志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蓝色消失,且半分钟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在CuO2中铜为+2价,氧为-1价,根据,可以得到关系式:,则n(CuO2)=×0.1mol/L×0.015L=0.0005mol,粗品中X的相对含量为。
10.98%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Ti3+与NH4Fe(SO4)2溶液反应,有关系式TiO2~Ti3+~NH4Fe(SO4)2,消耗0.20 mol·L-1的NH4Fe(SO4)2溶液36.75 mL,即NH4Fe(SO4)2的物质的量为36.75×10-3 L×0.20 mol·L-1=7.35×10-3 mol,则TiO2的物质的量为7.35×10-3 mol,所以样品中TiO2的质量分数是。
11. 40 5.2
(1)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5O2~4KMnO4,则1molKMnO4的氧化能力与1×=1.25molO2的氧化能力相当,即与1.25mol×32g/mol=40gO2的氧化能力相当,故答案为:40;
(2)根据方程式可知2KMnO4~5,用0.002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6.50mL,则多余的物质的量为6.5×10-3L×0.002mol/L×=3.25×10-5mol,则剩余的KMnO4溶液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为(0.01L×0.005mol/L)-3.25×10-5mol=1.75×10-5mol,因此剩余的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为1.75×10-5mol×=7×10-6mol,则水样中消耗的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为(0.01L×0.002mol/L)-7×10-6mol=1.3×10-5mol,又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5O2~4KMnO4,则n(O2)=1.3×10-5mol×=1.625×10-5mol,m(O2)=1.625×10-5mol×32g/mol=5.2×10-4g=0.52mg,则该水样的COD值为,故答案为:5.2。
12. 0.100mol 2.40g
(1)过程发生的反应:CuO+H2SO4=CuSO4+H2O,Fe2O3 +3H2SO4=Fe2(SO4)3+3H2O,Fe+CuSO4=FeSO4+Cu,Fe+ Fe2(SO4)3=3 FeSO4,
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硫酸亚铁,根据硫酸根守恒,得到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n=0.05L×2.00mol/L=0.100mol;
故答案为0.100mol;
(2)根据(1)的结果,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铁元素n(Fe)=n(FeSO4)=0.100mol,质量m=0.1000mol56g/mol=5.60g,等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说明3.04g固体中含有氧化铜中的铜及剩余铁的质量,这些铁的质量恰好等于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
设氧化铜xmol,氧化铁ymol,则有:
80x+160y=4.00,64x+112y=3.04,解得x=0.03,y=0.01,
氧化铜的质量是0.03mol×80g/mol=2.40g,
故答案为2.40g。
13. 3.00
(1)33.6mL(标况下)氮氧化物(只含NO和)的物质的量为=1.5mol,根据反应、可知,反应时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1.5mol,则=3.00L=3.00mL;
(2)n(NaOH)=1.00mol/L0.06L=0.06mol;恰好完全反应全部转变成,根据质量守恒有n(NO)+n(NO2)=n()=0.06mol,n(NO):n(NO2)= ,故n(NO)= 0.05mol,n(NO2)= 0.01mol,根据电荷守恒,失电子:NO 、NO2 ;得电子O2 ;故0.05mol3+0.01mol1=xmol4,则mol。
14. 5.0 15∶4或3.75∶ 1
本题考查化学计算,(1)因为KOH与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KCl、KClO、KClO3,根据电荷守恒,n(K+)=n(Cl-)+n(ClO-)+n(ClO3-),代入数值,500×10-3×6=n(Cl-)+0.20+0.30,解得n(Cl-)=2.5mol,则c(Cl-)=2.5/500×10-3mol·L-1=5.0mol·L-1;(2)Cl2与KOH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n(Cl-)=n(ClO-)×1+n(ClO3-)×5,解得n(Cl-)=1.7mol,有HCl与KOH反应生成n(Cl-)=(2.5-1.7)mol=0.8mol,因此参加反应氢气的物质的量0.8/2mol=0.4mol,根据氯元素守恒,所用氯气的总物质的量为n(Cl2)=(2.5+0.2+0.3)/2mol=1.5mol,因此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氢气物质的量之比为1.5:0.4=15:4。
点睛:化学计算中一般常用特殊计算方式,如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元素守恒、极端假设等等,像本题采用电荷守恒的方法进行求解,在列电荷守恒时,一定注意前面的系数,该离子带有多少个电荷,前面的系数就是多少。
15.(1)35.6
(2)3
(1)设原有1 mol O2,则有0.3mol氧气参加反应:
则反应后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0.1mol=0.9mol,所以==≈35.6 g·mol-1。
(2)
解得V=3 L,所以臭氧为3L。
16.(1)MnO2+4H++2Cl-Mn2++Cl2↑+2H2O
(2)
(3)NA
(4)166.46
(1)书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HCl、MnCl2要拆写成离子形式,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2)该反应中一半HCl作还原剂,一半HCl作酸,即;
(3)当标准状况下有11.2 L氯气生成时,即0.5molCl2生成时,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4)n(MnO2)==0.02 mol,n(HCl)=12 mol·L-1×0.1 L=1.2 mol。反应中被氧化的n(HCl)=n(MnO2)×2=0.04 mol,反应后溶液中n(Cl-)=1.2 mol-0.04 mol=1.16 mol,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1.16 mol AgCl,m(AgCl)=1.16 mol×143.5 g·mol-1=166.46 g。
17.(1) c a
(2) 和 2:1 168g
(3) 温度升高,气体的总压强增大,分压增大 分解生成使分压增大
(1)空气中水、二氧化碳会和生成的过氧化钠反应,故空气与熔融反应前需依次通过c.溶液、a.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和水;
(2)和的混合物置于真空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经检测气体产物为和水蒸气,水会和过氧化钠反应,则说明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其总质量为33g,冷却至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6.8L,则氧气为16.8L÷22.4L/mol=0.75mol,则水的物质的量为(33g-0.75mol×32gmol)÷18g/mol=0.5mol;反应涉及、、,
假设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a,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和过氧化钠反应,则:
最终剩余水0.5mol,则a-(1.5-a)=0.5,a=1mol,故剩余固体的成分为碳酸钠1mol+1mol=2mol、氢氧化钠为3-2a=1mol,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原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为2a=2mol、质量为2mol×84g/mol=168g;
(3)50℃之前,温度升高,气体的总压强增大,导致分压增大;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温度升高到50℃之后,装置中分压急剧增大的原因是分解生成使分压增大。
18.(1)NaCl、CuCl2
(2)120
(3)8.3%
(1)向含CuCl2和HCl混合溶液中逐滴加NaOH溶液,NaOH先于HCl反应,再与CuCl2反应生成沉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NaOH+CuCl2=Cu(OH)2↓+2NaCl,P点溶液是HCl恰好完全反应时图像,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uCl2;
(2)设与CuCl2溶液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xg,生成NaCl的质量为yg,,,解得:x=8,y=11.7,与CuCl2溶液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m1=40g+80g=120g;
(3)M点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设NaOH溶液与HCl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zg,,,解得:z=5.85,M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9. 0.14 4:1
(1)由于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可知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为FeCl2,又由题意知,粉末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入盐酸的量为0.028L×1 mol/L=0.028mol,依据氯离子守恒,故产生FeCl2的物质的量为0.014mol,则c(Fe2+)==0.14mol/L,故答案为0.14;
(2)由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为134.4 mL,可知其物质的量n(H2)==0.006mol,再根据Fe+2HCl= FeCl2+H2↑,由n(H2)可知该反应中消耗的单质铁为0.006mol,生成的FeCl2为0.006mol。Fe3O4、Fe、HCl三者共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Fe3O4+8HCl+Fe=4FeCl2+4H2O,在该反应中生成的n(FeCl2)= 0.014mol-0.006mol=0.008mol,通过该反应方程式可知Fe3O4为0.002mol,发生该反应消耗的单质铁为0.002mol,故样品中n(Fe)= 0.006mol+0.002mol=0.008mol,Fe3O4为0.002mol,故样品中n(Fe):n(Fe3O4)=4:1,故答案为4: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