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稻草人教学目标:1.阅读《稻草人》,感受作品传达的真善美。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故事大意。3.激发学生阅读儿童文学名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故事大意。2.激发学生阅读儿童文学名著的兴趣。教学过程:板块一 走进经典,通读整本书(一)以猜启程1.猜角色(1)看熟悉的童话故事图片,猜角色。(2)听《稻草人》录音片段,猜角色。(3)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或想象中的稻草人。2.猜情节读《稻草人》选段,预测故事情节发展。(二)概览全貌1.结合目录初分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目录中的各故事标题,发现童话主人公形象的多样性,再借助表格等工具尝试归类。随着阅读活动的展开,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可以随时补充或修正。我给童话分类——根据童话主角的不同进行分类人 动物 植物 物件《小白船》 …… 《鲤鱼的遇险》 …… 《含羞草》 …… 《新的表》 ……2.画图填卡理思路为了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一开始可以出示《鲤鱼的遇险》情节结构图:完成了一小部分的情节结构图或阅读卡等,让学生尝试概括。慢慢地,过渡到学生独立完成图和卡。板块二 玩转童话,感受真善美(一)深度阅读1.读细节,感受真善美童话里不仅有离奇的情节,更蕴藏着真善美。学生交流饱含语言美、情思美的内容,能初步感受童话的真善美。如“他知道露水怎么样凝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体现了稻草人对世界深沉的爱意。2.做书签,传递真善美(1)制作书签,写下书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语段。(2)互赠书签,让真善美流动。3.评人物,品味真善美如通过对《一粒种子》里国王和农夫的评价,引导学生明白国王的急功近利不可取,而应像农夫一样,拥有平和、坦然的心态——时至花自开,花开香自来。4.讲大意,表达真善美(1)借助插图讲大意教师提供几张主要情节图,学生借助插图讲故事。如出示《稻草人》这个故事的四张插图: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试着讲一讲故事大意。注意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要把故事讲清楚。在讲《稻草人》的故事大意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联系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情况,帮学生深入体会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辛,激发其悲悯情怀。(2)借助词串讲大意出示故事里先后出现的人物或情节词串,可以有效降低讲清故事大意的难度,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如:《一粒种子》:国王—渔夫—富翁—商人—兵士—农夫。(二)多维联结,跨界阅读1.跨界阅读,是突破学科边界、突破纸质媒介进行的综合阅读。如读完《稻草人》故事后,观《不幸事件》:人潮涌动—救人受伤—母亲痛哭—同情与赞美。(1)借助导图讲大意在词串的基础上绘制思维导图,展示各篇章的人物、主要情节等。还可以在一旁画上插图,制作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2)借助表演讲大意《新的表》《稻草人》《一粒种子》等都是适合学生表演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改编、再创作,通过表演再现情境,进一步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触摸真善美。看根据《稻草人》改编的音乐剧,经由和原著的比较,形成新的阅读感悟。2.联结生活从文本阅读转向生活实际,学生利用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获取的新鲜而丰富的体验,与现实世界展开一种带有自觉意识的对话。例如,可以开展以下活动:(1)写爱心记录卡,记录关于爱的事。(2)写信给父母、师友和其他人表达感谢。板块三 巧用评价,提升内驱力(一)全程趣评这种阅读测评方式适合用在阅读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带着学生每隔几天玩一次抢答小游戏,不需要占用很长时间,晨读课或阅读课上的十分钟就能完成。借助这样的小游戏,能够培养学生准确提取故事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键信息的能力。教师在学生通读过程中,可随着学生阅读的推进设置相应题目。抢答游戏示例如下:为什么女孩儿和男孩儿乘坐的是小白船,他们自己是怎么回答的?(因为他们纯洁)为了治愚儿的坏毛病,爸爸妈妈买了什么送给他?(一块新表)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对学生进行星级评价。除了教师出题,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出题,甚至全班每人出3~5题,形成题库,考考谁是“阅读之星”。(二)多方共评制作阅读评价单,从自我、小组、家长、教师等多角度进行评价,更全面更立体地监控阅读过程,保证阅读效果,内化阅读收获。阅读评价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