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白鸽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白鸽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歌曲《白鸽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问题描述清楚。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教学中应重视音乐实践,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背景分析
对教材的分析:音乐风格:《白鸽》是一首捷克的民歌,旋律流畅,优美动听。课题分析:《白鸽》中的白鸽,一种常见的鸟,古时用鸽子传递信息,是和平、友谊、团结、圣洁的象征。音乐表现要素分析:《白鸽》是一首优美的捷克民歌,C大调,2/4拍,一段体的歌曲。旋律多为音阶上、下行,非常流畅。音域在中音区的一个八度之间,节奏简单,只有 三种节奏型,表达了“我”对白鸽的喜爱之情。曲式结构:一段体,共有三个乐句组成,旋律流畅,节奏规整。歌曲旋律采用级进的方式,上升,下降,旋律清晰流畅,但同音反复处,音准还是有一些难度。 一段体 a b b'第一乐句: 第二乐句: 第三乐句: 旋律节奏相同 尾音不同 三个乐句的的节奏完全相同,第三乐句的旋律与第二乐句的旋律是变化重复的关系。乐曲的第一乐句采用了音节的上行,一个八度的区间关系,二、三乐句采用节奏的下行,但同音反复及小二度处等地方,音准还是有一定难度。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第三乐句:三个乐句的旋律的上行、下行表现力鸽子的翅膀上下舞动。5.本课涉及的相关内容这是一首轮唱的歌曲,在之前学生有两次接触过轮唱的练习,一首是《美丽的黄昏》另外一首是《老爷爷赶鹅》。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有的能力演唱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基本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包括音准、节奏等等,基本能够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歌曲情绪。识谱能力: 学生对C调的乐谱比较熟悉,看到C调的曲谱能够准确地读出唱名,到演唱时音准有个别音唱不准。肢体表现能力: 中年级的学生更加善于利用身体表现他们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基本能表现歌曲内容。2.学生的未知能力演唱能力: 中年级的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但歌曲的处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力度的运用上不好把握。轮唱的练习声部间节奏的快慢不统一,声音不太和谐。教学方式与手段: 引导启发法,听赏感知法,对比体验法,歌唱教学法,拓展延伸法等。技术准备: PPT演示文稿,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引导学生从听、看、比较、参与等多方面感受和学习歌曲,使音乐立体化,教学多面化。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白鸽》,表达“我”对白鸽的喜爱之情。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轮唱歌曲的学习,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用力度记号演唱歌曲。2、学会看“轮唱”的谱子,掌握“轮唱”的演唱技巧,能够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白鸽”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力度记号演唱歌曲。学会轮唱歌曲,做到声部的和谐、均衡。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发生练习。课前三分钟展示。(鸽子)新授课音节的上行、下行的练习及歌曲旋律练习 阶段目标:学生通过音节及节奏、旋律的练习,掌握每个音的音准,为下一步学习歌曲做准备。 1、教师出示四个音 学生首先认出每个音的唱名,然后进行试着跟琴演唱,注意音准。2、教师在四个音的基础上加入er、 la两个音 3、在六个音的基础上加入fa、 si,两个半音要唱准。 4、教师出示第一条的旋律。 学生首先读出节奏,然后认出唱名并演唱。学生观察这条曲谱的旋律走向,是上行还是下行。标出旋律的走向。(上行)5、教师出示第二条的旋律。学生读出节奏,然后认出唱名并演唱。学生观察这条曲谱的旋律走向,是上行还是下行。标出旋律的走向。(下行)教师出示第三条的旋律。 学生观察并读出节奏,然后认出唱名并演唱。学生观察这条曲谱的旋律走向,是上行还是下行。标出旋律的走向。(下行)提问:刚才我们进行的这三条旋律的练习,节奏怎么样呀?(一样) 那第二条旋律与第三条旋律有一样与不一样的地方吗? 预设学生答案:只有最后一个尾音不同,其它一样。也可以说是变化重复。 7、学生把三条旋律完整的演唱(也就是所要学习的歌曲的旋律)学习歌曲 阶段目标:学习歌曲用齐唱、轮唱演唱歌曲。 过渡语:同学们,其实刚才我们演唱的曲谱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白鸽》的旋律,刚才在课前三分钟的环节,有的学生已经介绍了,鸽子能传递信息,它是和平、友谊、团结、圣洁的象征,所以被称为和平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捷克的民歌《白鸽》。1、初听歌曲(放齐唱的歌曲范唱) 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预设学生答案:欢快、活泼的。2、复听歌曲思考:歌词唱的是什么内容?预设学生答案:白鸽让我快起床。学生演唱歌曲。 学生首先按节奏朗读歌词。 学生试着演唱歌曲。 不准的乐句教师加以及纠正,也可加入柯尔文手势。4、学生齐唱歌曲。5、教师放歌曲《白鸽》的轮唱范唱过渡语:同学们,现在老师再放这首歌曲《白鸽》,你来感受一下,与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预设学生答案:用了轮唱。过渡语:用了轮唱的唱法,谁能告诉老师,我们以前学过了那几首轮唱歌曲?预设学生答案:《美丽的黄昏》、《老爷爷赶鹅》。6、再听轮唱歌曲 思考:什么是轮唱? (学生先练习轮唱后再总结出轮唱的定义) 预设学生答案: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 ( https: / / baike. / doc / 6154026-6367237.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轮唱是合唱的一种表现形式,不管分多少部,但结尾都要统一到一部才结束。7、学生练习轮唱,教师指导练习。 两声部按照“轮唱”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并在演唱的过程中,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声音的和谐、力度、速度等方面的问题。)(三)巩固歌曲 阶段目标:以小组为单位,为歌曲加入力度记号。 形式:小组练习。(一组在视频台做练习,其他组在下面做练习。) 小组展示,并说明理由。 全班加上刚才学生总结的力度记号轮唱形式演唱歌曲。拓展延伸过渡语:同学们,还记得《白鸽》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吗?(捷克)谁来介绍一些捷克著名的音乐家?学生进行展示。学生预设答案:安托宁·德沃夏克,代表作《第九交响曲(新世界)》,《大提琴协奏曲》,钢琴曲《幽默曲》等;贝德里赫·斯美塔那,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等;莱奥什·雅那切克,20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教师总结:捷克是欧洲的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领土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它的音乐文化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捷克的很多儿童歌曲深受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们喜欢,比如我们今天学唱的《白鸽》,还有《牧童》等等。在这里还诞生了很多世界级的著名音乐家和音乐名作,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段捷克的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播放歌曲《念故乡》)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歌曲《白鸽》,感受到了轮唱的魅力,课后,你们可以再搜集一些轮唱的歌曲,分享给大家听,好吗?下课。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学生互评。采用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师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已达学生到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
评价量规采用学生课后问卷评价表 《白鸽》课后评价 是 一般不是1能准确地说出《白鸽》是属于哪个国家的歌曲2我知道歌曲《白鸽》的演唱形式3我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们有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音阶游戏熟练的掌握歌曲的旋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音准,对于下一步的二声部轮唱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三条旋律的演唱练习,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然后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先齐唱再轮唱,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歌曲时,把教学重点放在歌曲的认识与表现以及二声部轮唱和处理上,注意了学生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在感受歌曲意境,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根据歌曲内容、情绪对歌曲进行创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
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师生问好
课前三分钟
学习歌曲
巩固歌曲
拓展延伸
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