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长度的测量方法;线段的初步认识(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长度的测量方法;线段的初步认识(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长度单位
1.2 长度的测量方法;线段的初步认识
【思考】你认识上面的工具吗?
内容
认识尺 1. 竖线:三种长度不同的竖线都叫 ; 2. 数字:按 的顺序排列; 3. 刻度:标志着开始。
尺的测量方法 1. 一般常用的测量方法:把 刻度线对准 的一端,另一端对着 ,被测物体的长度就是 厘米; 2. 有时在测量物体时,物体的左端不是对准尺子的0刻度线,而是对准其他的刻度,用物体 所对的刻度数相 得到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注意】 1. 尺子要放平,有 的边紧贴物体的直边,要与所测长度 ,不能 ; 2. 量时,手要 尺子,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 待测物体,要沿着物体的 来量; 3. 可以利用 或 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长度。
用尺子测量长方形的纸条,( )号图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号长方形纸条超过4厘米。
① ② 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如图,橡皮长( )厘米。
A.3 B.4 C.7
哪个长度这把断尺无法直接量出?( )
A.2cm B.4cm C.6cm
正方形的边长是( )。
A.大于6厘米 B.小于6厘米 C.等于6厘米
内容
线段的认识 1. 把线 ,两手之间的 可以看成线段; 2. 线段可以用 表示。
画线段的方法 1. 通常以尺子的 为起点; 2. 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 的地方。
【注意】线段的特征:直的;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 )是线段。
A. B. C.
如图,有5个点,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 )条线段。
A.9条 B.10条 C.15条
同同想画一条2厘米的线段,下面画的线段正确的是( )。
A.
B.
C.
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从直尺的( )开始画起,画到( )的地方。
将这根绳子的两头拉紧,就成了一条( )。绳子的一端对准直尺的刻度“1”,另一端对准刻度“5”,那么这根绳子长( )厘米。
1.蜡笔长( )厘米。
A.7 B.2 C.5
2.下面三位同学的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
A.第一位同学 B.第二位同学 C.第三位同学
3.要知道学校的操场有多长,应该用( )测量。
A.米尺 B.三角尺 C.直尺
4.下面不可以看成线段的是( )。
A.课桌边 B.数学书边 C.圆形钟表边
5.比较下图中的两根钉子,选项( )是正确的。
A.第①根长 B.第②根长 C.两根一样长
6.下面是线段的是( )。
A. B. C.
7.这两根纸条相比,( )比较长。
8.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
9.画一条比3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
知识点一
例1.B
【分析】用尺子测量长度时,尺子的0刻度与物体的左侧对齐,量物体时倾斜了,测量长度就超过了物体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①左侧没有和0刻度对齐,测量时比物体的长度短了;②是正确测量方法;③测量物体时直尺斜了,测量长度超过了本来的长度;
用尺子测量长方形的纸条,②号图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③号长方形纸条超过4厘米。
故答案为:B
例2. A
【分析】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左侧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物体右侧与直尺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若左侧未与0刻度线对齐,则用测量结束的刻度-测量开始的刻度=物体的长度。由此解答。
【详解】7-4=3(厘米)
橡皮长3厘米。
故答案为:A
练1. C
【分析】这把断尺一格表示2cm,2格就表示4cm,故,这把断尺可以量出2cm和4cm,无法直接量出6cm,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A.4-2=2(cm),也就是这把断尺可以直接量出2cm;
B.6-2=4(cm),也就是这把断尺可以直接量出4cm;
C.这把断尺不可以直接量出6cm;
即,6厘米的长度这把断尺无法直接量出。
故答案为:C
练2. B
【分析】根据长度测量的方法,直尺的“0”刻度线与正方形的一条边的顶点对齐,直尺的一条边要与这条边对齐。由于直尺是倾斜的,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小于6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析可知,正方形的边长小于6厘米。
故答案为:B
知识点二
例1.C
【分析】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的长度,由此解答。
【详解】A.没有两个端点,不是直直的,不是线段;
B.只有一个端点,不是线段;
C.有两个端点,是直直的,是线段。
是线段。
故答案为:C
例2.B
【分析】第一个点出发可以画4条,第二个点出发可以画3条,第三个点出发可以画2条,第四个点出发可以画1条,将它们相加即可。
【详解】4+3+2+1=10(条)
能画10条线段。
故答案为:B
练1.B
【分析】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常用刻度尺来测量长度。 测量长度时的注意事项: 1、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以另取一整数刻度线为零刻度线,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度线的刻度值。利用被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束刻度-测量起始刻度。
【详解】A.,2-1=1(厘米),此线段长度是1厘米;
B.,2-0=2(厘米),此线段长度是2厘米;
C.,此测量方法不对;因为0刻度没有对准线段的一端;
故,同同想画一条2厘米的线段,画的线段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B
练2. 0 8
【分析】根据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取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据此可求出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从直尺的( 0 )开始画起,画到( 8 )的地方。(答案不唯一)
练3. 线段 4
【分析】根据题意将这根绳子的两头拉紧,就成了一条线段;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量起,起始点没从0刻度开始,要从某刻度当作“0”刻度,计算时用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值即可。
【详解】5-1=4(厘米)
将这根绳子的两头拉紧,就成了一条线段。绳子的一端对准直尺的刻度“1”,另一端对准刻度“5”,那么这根绳子长4厘米。
课后强化
1.C
【分析】长度的测量方法: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以另取一整数刻度线为零刻度线,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度线的刻度值;厚尺子要垂直放置;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据此可知:图中蜡笔的长度是:7厘米-2厘米=5厘米。
【详解】7厘米-2厘米=5厘米
所以,蜡笔长5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注意长度单位的使用。
2.A
【分析】测量长度时的注意事项:
1、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2、把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以另取一整数刻度线为零刻度线,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度线的刻度值。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详解】A.物体的一端没有与零刻度线对齐,测量方法错误;
B.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指向4厘米,测量方法正确;
C.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指向大约5厘米处,测量方法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A
【详解】由于学校的操场特别长,所以选用长的尺来测量,即卷尺。
4.C
【详解】线段的特征:都是直的,两端有端点,可以量出长度,据此可知,课桌边、数学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而圆形钟标边是曲线,弯弯的,所以不可以看成线段。
故答案为:C
5.C
【分析】看图可知,第①根钉子从0cm开始测量,末端到5cm;第②根钉子从3cm开始测量,末端到8cm。用末端的数值减去开始的数值即可算出答案。
【详解】第①根钉子:5-0=5(cm)
第②根钉子:8-3=5(cm)
所以两根钉子一样长。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
6.C
【分析】线段的特点:直直的,有两个端点,据此解答。
【详解】A.没有端点不是线段
B.只有一个端点,不是线段
C.是线段
故答案为:C
7.②
【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取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①5-1=4(厘米),刻度5后面还有小半段,所以①的长度比4厘米长,比5厘米短。
②纸条一开始在刻度1和2中间,末尾在6和7中间,若取2为开始的刻度,则结束的刻度为7,所以7-2=5(厘米),②的长度是5厘米。
所以②比较长。
8.图见详解
【分析】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要标注上长度,依此画图即可。
【详解】由分析作图如下:
【点睛】熟练掌握线段的画法是解题的关键。
9.见详解
【分析】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的画法:先点一个点,然后用尺子的0刻度线对准这个点,接着找出所要画的线段的刻度,并点上一个点,最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即可画出线段,要将长度标注出来。比3厘米长4厘米,用3厘米+4厘米计算。
【详解】3厘米+4厘米=7厘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