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三单元 主题 绿色小卫士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包括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第11课《我是一张纸》、第12课《我的环保小搭档》四课。本单元以“绿色小卫士”为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时代的主题--绿色与环保,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节约资源,文明生活,让自己成长为“绿色小卫士”二、课时分析: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承接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单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视角,关注日常生活中时时离不开的水,全然不同于仅仅把水当作一种可利用的资源的做法。而是将水看作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生命休戚与共的存在。通过“小水滴”的歌唱与遭遇不幸后的诉说,激发学生爱惜水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有创意地珍惜水、节约水。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是非常有时代气息的主题,针对当下我国大气污染的严峻现实,引导学生理解清新空气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懂得清新的空气需要靠大家共同遵守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小处着眼,身体力行,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第11课《我是一张纸》,聚焦与学生天天打交道的文化用品--纸。本课在设计思路上,与第9课一致,采用了拟人和童话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明白纸的来之不易。从让朋友开心快乐的角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性地落实节约用纸的行为,第12课《我的环保小搭档》,是一个总结性的活动课,旨在通过创造性地寻找自己的环保小搭档,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切实落实绿色生活的观念与行为。三、逻辑关系: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低年段对此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从其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水、空气、纸三个主题,并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人类中心的观念,将世界与人看作共生的存在。这一思路承接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单元。中年段四年级上册的“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以及高年段“我们生活的家园”中,这一思路也保持延续。本单元四课是分与总的关系,前三课是一个并列的环保主题,最后一课是行动,可以看作是总结。具体图示如下:课标要求 一、课标总要求: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最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二、核心素养要求:1.道德修养指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中社会公德方面要求,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在第一学段中具体要求为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2.责任意识指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其中担当精神中要求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在第一学段中具体要求亲近自然、爱护动植物。结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可侧重“责任意识”,这也和本学期“有创意地生活”的教育主题息息相关,重在引导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本单元对应的核心素养内容:追求和践行文明绿色生活是现代人的基本人文素养,既是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是青少年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本单元以“绿色小卫士”为题,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时代的主题——绿色与环保,进行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教育,成为“绿色小卫士”。学情分析 一、学习生活经验: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的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身心发展状况: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学习习惯、态度逐渐定型的过渡阶段,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兴趣较大的、新颖的、生动具体的事物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想象具有简单再现、直观和具体的特点,模仿能力较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概括事物的能力较差。本班学情:本班学生初步养成了较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文明有礼、上课认真、敢于表达。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单元目标 通过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的教学,延续上学期“公共场所”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从生活的点滴认识到人类对干净的水、新鲜空气、生态环境的需求和保护。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⒈知道水的珍贵,做到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知道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⒉知道新鲜空气对我们的意义,做到不污染空气,能提出一些空气保鲜的建议。⒊知道纸的来源,做到节约用纸,懂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重点:⒈懂得谁、空气对于我们的重要性。⒉能做到节约用水、不污染空气。⒊知道纸的来源,能做到节约用纸。难点:⒈知道节约用水的方法。⒉懂得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争做“绿色小卫士”。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9.小水滴的诉说 第一课时:活动一:我很珍贵通过儿歌和数据分析,提高珍惜水资源的意思,懂得节约用水。活动二:水资源稀缺通过分享交流、中国缺水现状数据,能够正确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能够珍惜水资源。第二课时:活动一:我遭遇了不幸通过了解不同国家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和故事“小水滴”的不幸,提高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懂得节约用水。活动二:快来帮帮我吧!通过故事会“爷爷家的洗脸水”和分享交流,掌握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循环利用。10 清新空气是个宝 第一课时:活动一:空气清新真好。通过猜谜语、唱儿歌等初步认识清新空气对人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活动二:我身边的空气好吗?通过知识拓展、记录一周空气质量和分享交流,能够在不同的空气质量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活动。第二课时:活动一:是什么污染了空气?通过谈话、课外调查,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空气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自身空气保护意识。活动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通过调查分析、交流汇报,了解居住地的空气现状,让学生学会判断空气质量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对比,感知空气清新的重要性。11 我是一张纸 第一课时:活动一:你找到我了吗?通过猜谜语,找一找,认识到纸张来之不易,知道生活离不开纸。活动二:我从哪里来通过寻根问源、观看视频《古法造纸》,了解纸张制作的方法,知道纸的原料来源。第二课时:活动一:我的痛苦通过观看视频、调查展示,了解生活中的纸张浪费现象,懂得如何节约和循环利用纸张。活动二:我的欢乐通过分享交流、动手制作草稿本,掌握一些节约和循环利用纸张的方法,在行动中践行环保意识。12 我的环保小搭档 第一课时:活动一:做个环保小天使通过猜谜语、唱儿歌等初步认识清新空气对人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活动二:找找身边的环保搭档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引领学生在自己生活中寻找环保小搭档,形成绿色生活的观念。第二课时:活动一:制作环保笔帽通过观看铅笔的制作过程、制作环保笔帽学习动手制作环保用品,养成绿色生活好习惯。 活动二:争做环保小卫士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和展示环保小搭档,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节能产品、绿色产品,树立环保精神,争做环保小卫士。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2 9 小水滴的诉说 1.感受水资源的珍贵。2.激发要珍惜每一滴水的情感。3.知道生活中水资源被污染和浪费的现象,进一步激发要珍惜水资源的情感。4.发现日常生活中珍惜水、节约水的方法,并落实到行动上。2 10 清新空气是个宝 1.感受清新空气给生活带来的美好。2.主动了解并关心本地空气质量,并能根据空气质量情况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学习基本的自我保健方法。3.探究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了解国家有关防治空气污染的法律法规。4.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活中自觉减少对空气造成污染的行为。2 11 我是一张纸 1.知道纸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2.了解纸张的来源,知道纸张来之不易。3.了解生活中人们对待纸张的不同态度,以及所带来的影响,树立节约用纸、爱护环境的意识。4.能珍惜纸张,养成节约用纸的行为习惯。2 12 我的环保小搭档 1.了解什么是环保,明白环保可以有搭档。2.关注生活细节,寻找生活中的环保搭档,激发关注环保的责任意识。3.展示自己的环保搭档,积极主动地过绿色环保生活,形成绿色环保观念。4.逐步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共21张PPT)第三单元 绿色小卫士10 清新空气是个宝视频对比——空气清新真好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的郊区车水马龙、声音嘈杂的市中心如果让你们选择一个地方居住,你们会选择哪里?为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课前的调查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填写在上面的表格中。探究交流——我身边的空气好吗如果遇到空气重污染的天气,我们应注意什么呢?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都能判断出空气质量好坏,也知道突遇空气重污染的天气时应该如何做。调查讨论——是什么污染了空气你们看完视频短片后有何感想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课前的调查情况,将调查结果填写在上面的表格中。通过分析交流调查资料,你们有什么发现?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如果空气受到了污染,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那么,你们计划怎样保护空气清新呢?自由活动——我能做些什么呢科普小知识空气污染后,人体受害有三条途径,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话可夺去人的生命。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科普小知识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迅猛发展,烟尘和汽车尾气等的排放,超越了大气的自净界限,接踵而至的却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大气污染。对大气污染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粉尘等。硫氧化物是酸性物质,来自含硫燃料(石油、煤)的燃烧,主要是指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对人类极为有害的气溶胶和酸雨。硫的氧化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地危害人的健康,能刺激人呼吸道,使内径变窄,阻力增大,造成对细菌感染的抵抗能力下降,损伤骨髓、脾等造血器官,破坏体内新陈代谢。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科普小知识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自身的免疫系统比较脆弱,另外儿童呼吸量按体重比比成年人高50%,这就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室内空气污染会对儿童有着很大的影响,能诱发儿童的血液性疾病,增加儿童哮喘病的发病率,影响儿童的身高和智力健康发育。所以室内空气环境污染对儿童的危害不容忽视。受室内空气污染危害最大的人群是儿童开窗通风、室内种植绿色植物;工厂要注意消烟除尘,处理好废气和废物;城市要适当控制汽车的数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冬季要实行集体供暖,减少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等等。保护空气清新的小方法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呢?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敢于举报严重污染大气的行为,做到环保出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净化空气就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课堂小结清新空气是个宝空气清新真好我身边的空气好吗是什么污染了空气我能做些什么呢板书设计再见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2课时 序号 2内容分析 这一课是非常有时代气息的主题,针对当下我国大气污染的严峻现实,从“宝”的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清新空气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清新空气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保护,遵守与保护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小处着眼,身体力行,养成绿色环保的良好生活方式。本课的四个话题联系紧密,循序渐进,帮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树立环境保护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本课是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中的第二课,保护空气质量、学会应对大气污染天气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自觉维护空气质量的环保意识,知道并掌握在大气污染的环境里自我保护的简单措施。课标分析 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课程标准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列为本课程培养的道德修养中的“社会公德”素养。在第一学段中具体要求为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学情分析 近几年由于雾霾天气,部分大城市存在学校频频停课放假的情况,使得关注空气质量,保护空气质量的话题才进入孩子的生活,但由于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大都还不知道雾霾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不知道在空气污染的环境里如何自我保护,也不知道可以为保护空气质量做些什么。但是孩子们能够通过眼睛、鼻子、自身感觉和收看气象预报等形式了解当地空气质量并做简单的统计分析。学习目标 通过谈话、课外调查,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空气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自身空气保护意识。通过调查分析、交流汇报,了解居住地的空气现状,让学生学会判断空气质量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对比,感知空气清新的重要性。通过知识拓展,初步懂得清新空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爱护环境,绿色出行”的良好品德。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清新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保护;了解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树立环保意识;学会应对空气污染尝试,用行动共同保护生存环境。【教学难点】学会分辨污染空气的行为,从自我做起保护清新空气。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一周空气质量记录》调查表、《空气污染小调查》表。学生:1、通过调查记录一周内本地空气的污染指数,做简单的分析。2、调查家或学校周围的工厂:厂内有多少烟囱?冒出的烟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难闻的气味吗?3、观察家或附件的某一地点:数一数10分钟内大约有多少辆车经过?有没有扬起风尘?有没有烟排出排出的烟什么颜色,什么气味?还有其他的发现吗?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谈话导入(目标1)了解生命离不开空气; 1.活动:假如世界上没有空气会怎么样?教师设疑:如果世界上没有空气会怎么样呢?学生捂住口鼻,感受空气的重要性!生:如果没有空气人就会死。提出问题:如果让你们选择一个地方居住,你们会选择哪里?为什么?预设回答海南,因为那里很美丽,蓝天大海,空气清新!乡下,烟囱少,雾天少,晚上能看星星.....探究交流——我身边的空气好吗?学生拿出课前空气调查情况表,并将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选择美丽,无污染的地方生活。 能通过捂住口鼻的活动真切的感受生命离不开空气。【评价量规】1.能通过捂住口鼻的活动真切的感受生命离不开空气 2.能通过捂住口鼻的活动真切的感受生命离不开空气并进行发言 问题预设:学生捂住口鼻感受空气的重要性,能说出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部分学生选择居住环境,只看富庶程度。补救:合理引导关注空气环境。活动一:初读感知 (目标2)我身边的空气好吗?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空气是否被污染?预设回答雾霾天气说明空气污染严重抬头看天,天空如果师蓝色的,而且能看到白色的云,说明空气很好,如果天空灰蒙蒙的就是不好;夜晚看看能否看见星星看天气预报、听广播......通过学生提出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遇到空气重污染的天气,我们应注意什么呢?预设回答不要在室外活动出门戴口罩...... 能根据调查结果和平时的生活经验能判断出居住地的环境情况。【评价量规】1.能根据课前调查把居住地的空气情况做出统计 2.能根据课前调查把居住地的空气情况做出统计,并联系实际说出空气判断方法 问题预设: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判断空气好坏。解决措施:给出生活常识提醒,提示网络和生活经验,说出自己预防空气污染的方法。活动二:是什么污染了空气?目标3 活动:小组内交流课前的调查情况,将调查结果填写在上面的表格中。学生讨论并汇报预设回答汽车尾气工厂的大烟囱空气中的灰尘人们乱砍乱伐树木,空气不能得到更新...... 学生能通过分条目举例子能说出污染空气的原因【评价量规】1.小组内交流课前的调查情况,将调查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2.将调查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并进行展示交流 问题预设:部分学生能够知道环境情况,对于原因找不准,经过其他学生的回答和提示,也能说出部分原因。解决措施:给出生活常识提醒,引导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说出空气的污染来源活动三: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目标3 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发动大家的力量一起保护环境?预设回答开窗通风、室内种植绿色植物。工厂要注意消烟除尘,处理好废气和废物。城市要适当控制汽车的数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教师可以做补充:冬季要实行集体供暖,减少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等等。生既然知道了空气污染的原因,那么日常生活可以做些什么呢?预设回答出行尽量不开车,选择公交或骑自行车多植树,为空气净化增添力量看到有工厂过度排烟要及时举报..... 能说出保护环境的措施。【评价量规】1.小组内说出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日常生活中保护空气的方法 2.班级内进行展示交流保护环境的措施和日常生活中保护空气的方法 问题预设:根据污染来源,学生能说出对策,并能联系生活但不知道具体的危害。补救:知识拓展: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受室内空气污染危害最大的人群是儿童等。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作业布置 周末节能(空调温度、电灯的使用等等)记录。 实践作业 通过生活中节约能源的小行为,学会为清新空气贡献一份力量,提高环保意识。 记录条目只需几分钟,行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板书设计 清新空气是个宝空气清新真好。我身边的空气好吗?是什么污染了空气?我能做些什么呢?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二下第三单元第二课《清新空气是个宝》第2课时备课设计.doc 二下第三单元第二课《清新空气是个宝》第2课时课件.pptx 减少空气污染保护多彩城市.wmv 喧闹的城市.wmv 小学道法二下 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单元备课设计.doc 风景优美的郊区.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