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三单元 主题 绿色小卫士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包括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第11课《我是一张纸》、第12课《我的环保小搭档》四课。本单元以“绿色小卫士”为题,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时代的主题--绿色与环保,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节约资源,文明生活,让自己成长为“绿色小卫士”二、课时分析:第9课《小水滴的诉说》,承接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单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视角,关注日常生活中时时离不开的水,全然不同于仅仅把水当作一种可利用的资源的做法。而是将水看作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生命休戚与共的存在。通过“小水滴”的歌唱与遭遇不幸后的诉说,激发学生爱惜水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有创意地珍惜水、节约水。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是非常有时代气息的主题,针对当下我国大气污染的严峻现实,引导学生理解清新空气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懂得清新的空气需要靠大家共同遵守与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小处着眼,身体力行,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第11课《我是一张纸》,聚焦与学生天天打交道的文化用品--纸。本课在设计思路上,与第9课一致,采用了拟人和童话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明白纸的来之不易。从让朋友开心快乐的角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性地落实节约用纸的行为,第12课《我的环保小搭档》,是一个总结性的活动课,旨在通过创造性地寻找自己的环保小搭档,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切实落实绿色生活的观念与行为。三、逻辑关系: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低年段对此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从其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水、空气、纸三个主题,并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人类中心的观念,将世界与人看作共生的存在。这一思路承接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单元。中年段四年级上册的“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以及高年段“我们生活的家园”中,这一思路也保持延续。本单元四课是分与总的关系,前三课是一个并列的环保主题,最后一课是行动,可以看作是总结。具体图示如下:课标要求 一、课标总要求: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最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二、核心素养要求:1.道德修养指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把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中社会公德方面要求,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在第一学段中具体要求为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2.责任意识指具备承担责任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并能转化为实际行动。其中担当精神中要求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在第一学段中具体要求亲近自然、爱护动植物。结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可侧重“责任意识”,这也和本学期“有创意地生活”的教育主题息息相关,重在引导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三、本单元对应的核心素养内容:追求和践行文明绿色生活是现代人的基本人文素养,既是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是青少年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本单元以“绿色小卫士”为题,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时代的主题——绿色与环保,进行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教育,成为“绿色小卫士”。学情分析 一、学习生活经验: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的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身心发展状况: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学习习惯、态度逐渐定型的过渡阶段,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兴趣较大的、新颖的、生动具体的事物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想象具有简单再现、直观和具体的特点,模仿能力较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概括事物的能力较差。本班学情:本班学生初步养成了较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文明有礼、上课认真、敢于表达。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单元目标 通过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的教学,延续上学期“公共场所”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孩子们从生活的点滴认识到人类对干净的水、新鲜空气、生态环境的需求和保护。在社会生活中养成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⒈知道水的珍贵,做到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知道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⒉知道新鲜空气对我们的意义,做到不污染空气,能提出一些空气保鲜的建议。⒊知道纸的来源,做到节约用纸,懂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重点:⒈懂得谁、空气对于我们的重要性。⒉能做到节约用水、不污染空气。⒊知道纸的来源,能做到节约用纸。难点:⒈知道节约用水的方法。⒉懂得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争做“绿色小卫士”。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9.小水滴的诉说 第一课时:活动一:我很珍贵通过儿歌和数据分析,提高珍惜水资源的意思,懂得节约用水。活动二:水资源稀缺通过分享交流、中国缺水现状数据,能够正确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能够珍惜水资源。第二课时:活动一:我遭遇了不幸通过了解不同国家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和故事“小水滴”的不幸,提高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懂得节约用水。活动二:快来帮帮我吧!通过故事会“爷爷家的洗脸水”和分享交流,掌握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在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循环利用。10 清新空气是个宝 第一课时:活动一:空气清新真好。通过猜谜语、唱儿歌等初步认识清新空气对人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活动二:我身边的空气好吗?通过知识拓展、记录一周空气质量和分享交流,能够在不同的空气质量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活动。第二课时:活动一:是什么污染了空气?通过谈话、课外调查,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空气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自身空气保护意识。活动二: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通过调查分析、交流汇报,了解居住地的空气现状,让学生学会判断空气质量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对比,感知空气清新的重要性。11 我是一张纸 第一课时:活动一:你找到我了吗?通过猜谜语,找一找,认识到纸张来之不易,知道生活离不开纸。活动二:我从哪里来通过寻根问源、观看视频《古法造纸》,了解纸张制作的方法,知道纸的原料来源。第二课时:活动一:我的痛苦通过观看视频、调查展示,了解生活中的纸张浪费现象,懂得如何节约和循环利用纸张。活动二:我的欢乐通过分享交流、动手制作草稿本,掌握一些节约和循环利用纸张的方法,在行动中践行环保意识。12 我的环保小搭档 第一课时:活动一:做个环保小天使通过猜谜语、唱儿歌等初步认识清新空气对人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活动二:找找身边的环保搭档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引领学生在自己生活中寻找环保小搭档,形成绿色生活的观念。第二课时:活动一:制作环保笔帽通过观看铅笔的制作过程、制作环保笔帽学习动手制作环保用品,养成绿色生活好习惯。 活动二:争做环保小卫士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和展示环保小搭档,一起寻找生活中的节能产品、绿色产品,树立环保精神,争做环保小卫士。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2 9 小水滴的诉说 1.感受水资源的珍贵。2.激发要珍惜每一滴水的情感。3.知道生活中水资源被污染和浪费的现象,进一步激发要珍惜水资源的情感。4.发现日常生活中珍惜水、节约水的方法,并落实到行动上。2 10 清新空气是个宝 1.感受清新空气给生活带来的美好。2.主动了解并关心本地空气质量,并能根据空气质量情况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学习基本的自我保健方法。3.探究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了解国家有关防治空气污染的法律法规。4.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活中自觉减少对空气造成污染的行为。2 11 我是一张纸 1.知道纸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2.了解纸张的来源,知道纸张来之不易。3.了解生活中人们对待纸张的不同态度,以及所带来的影响,树立节约用纸、爱护环境的意识。4.能珍惜纸张,养成节约用纸的行为习惯。2 12 我的环保小搭档 1.了解什么是环保,明白环保可以有搭档。2.关注生活细节,寻找生活中的环保搭档,激发关注环保的责任意识。3.展示自己的环保搭档,积极主动地过绿色环保生活,形成绿色环保观念。4.逐步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第11课《我是一张纸》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2课时 序号 2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本单元以"绿色小卫士"为题,承接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和中年段四年级上册的"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起到过渡的作用,使绿色与环保主题得以保持延续。《我是一张纸》主要介绍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的来源、纸的苦与乐几个方面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爱护纸张、节约用纸,成长为"绿色小卫士"。课标分析 《我是一张纸》依据课程标准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列为本课程培养的道德修养中的“社会公德”素养。在第一学段中具体要求为爱护家庭、学校和公共环境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绿色环保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纸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但对纸的种类、来源、去处等认识不够全面。考虑到二年级学生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不高,有意注意维持时间不长的特点,教学中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以活动为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纸张的来源,想出多种节约用纸的方法,增强节约用纸的意识。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调查展示,了解生活中的纸张浪费现象,懂得如何节约和循环利用纸张。2.通过分享交流、动手制作草稿本,掌握一些节约和循环利用纸张的方法,在行动中践行环保意识。学习重难点 重点:节约、循环利用纸张的方法。难点:为什么要珍惜纸张。课前准备 ppt课件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环保知识小课堂》。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浪费纸张呢?展示数据:纸张的生产代价。导入语:纸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来到我们的身边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却有很多的人并不珍惜它。 学生能够认真观看视频并进行发言。【评价量规】1.能认真观看视频 2.能够认真观看视频并进行发言 预设: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能积极发言。教师反馈:从坐姿、积极回答问题两方面进行反馈。活动一:我的痛苦(目标一) 小展示:身边浪费纸张的现象。(1)身边总是有些同学在一张纸上只写了几个字就扔掉,真浪费!(2)也有很多的同学喜欢撕崭新的作业本上的纸来折纸飞机玩!(3)商店里有很多商品的包装盒制作太精美,很浪费纸!(4)有的人总是用很多的纸巾来擦手,真是太浪费了!2、说一说:当你看到这些浪费纸张的行为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1)我感觉到很难过,因为这些纸都是需要很多的树木和水才能造成的,这样浪费纸张太浪费资源了!(2)我感觉到很生气,明明大家可以不使用那么的纸张的,但是却那么地浪费资源。3、小结:小纸张的心声。 展示上节课的课后作业调查成果,分享交流自己的感受。【评价量规】能积极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2.能积极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预设:先让学生展示上节课课后的调查结果,了解身边的浪费纸张的现象,然后说一说,当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心情如何。再总结小纸张的心情。让学生有共鸣之感,从而明白要珍惜纸张的道理。部分同学觉得浪费很正常。补救:通过小水滴的心声,能够表达出浪费不好,水滴很难过的感情。活动二:我的欢乐(目标二) 4、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节约纸张,让小纸张开心起来吗?(1)用完的纸张可以把它送到回收站去,回收利用。(2)盲人练习写字的盲文纸很贵,挂历是最好的替代品,家里用完的挂历可以从扫盲人学校去,做成盲人的练习本。(3)平时使用草稿纸计算的时候,不要留下太多的空白,两面都要使用,没有用完的可以整理到一起做成新的草稿本。(4)制作纸飞机玩的时候可以使用废纸。(5)尽量使用手帕、毛巾等,减少纸巾的使用。(6)可以爱护我们的教科书,保持教科书的整洁,然后再把它交给弟弟妹妹重复使用。小拓展:课本循环利用。5、师总结:这些想法都很棒,一定能够节约纸张,让小纸张变得快乐起来!让我们一起试一试,把这些想法做出来吧!6、动动手:一起来做草稿本。7、提问:除了制作草稿本以外,你还有哪些想法和计划吗?(1)我们可以把包装盒做成储物盒或者笔筒。(2)我们可以把用完的废纸、糖果纸给洋娃娃做衣服。 学生能够积极投入活动,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动手制作草稿本。【评价量规】1.能积极参与活动 2.思考并分享交流自己的小妙招 3.思考并分享交流自己的小妙招,动手制作草稿本。 预设:让学生明白了要珍惜的道理以后,进一步进行提问,应该怎样珍惜,从而掌握一些节约、循环利用纸张的方法。把上一环节当中掌握到的方法通过动手制作草稿本的活动,把方法落实到行动中去。因为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同学草稿本做不完。补救:未做完草稿本的学生当作课后作业,把行为加深。课堂小结 纸,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它。我们都要好好地保护它、珍惜它,和它做永远的好朋友。 总结提升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未做完草稿本的学生把草稿本做完。 综合型 目标二 10分钟做完草稿本的同学,可以动手做其他饿纸做的环保作品。 实践型 掌握一些节约和循环利用纸张的方法,在行动中践行环保意识。 20分钟板书设计 11.我是一张纸我是一张纸·我的苦与乐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二下第三单元第三课《我是一张纸》第21课时教学设计.doc 小学道法二下 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单元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