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曹操观沧海新课导入同学们,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我们登上高山,情感仿佛弥满了山间;欣赏大海,思想就如海水一般澎湃。而今天,我们则将与曹操同行,看看在这样的一代枭雄眼中,大海又是怎样的图景,又寄寓了他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走近《观沧海》。学习目标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注意节奏和韵律;结合朗读展开联想,感受诗歌情境。2. 感受诗歌中寄寓的情感,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3. 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0102030405释诗题题材、时间、地点知诗人个人经历、时代背景明诗意景物意象悟诗情中心思想寻手法修辞描写手法……古诗词怎么学习?方法指导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观视频,知作者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省亳(b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其诗雄浑苍劲、慷慨悲壮。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观沧海》一诗选自《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知识链接诗歌常识简介在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则称为歌,现代一般把它们统称为诗歌。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古体诗: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有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如《观沧海》、《木兰诗》。近体诗: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与古体诗相对的格律体诗,它又可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律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绝句包括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近体诗格律极严,必须押韵和对仗。文中的《次北固山下》属于五言律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属于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属于(元)曲。知识链接古诗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乐府诗近体诗绝句律诗共4句(五绝、七绝)共8句(五律、七律)(宋)词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90字以内)(91字以上)风格:豪放、婉约(元)曲散曲戏剧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小令套数(唐)预习检查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碣 石 沧 海 澹 澹 竦 峙jiécāngdànsǒng zhìxiāo sè萧 瑟 哉zāi整体感知任务一: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1.听录音范读。整体感知2.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东临 碣石,以观 沧海。水何 澹澹,山岛 竦峙。树木 丛生,百草 丰盛。jiéɡuāndànsǒnɡzhì秋风 萧瑟,洪波 涌起。日月 之行,若出 其中。星汉 灿烂,若出 其里。幸甚 至哉,歌以 咏志。xiāosèxínɡzāi观沧海 [东汉]曹 操任务一: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朗读指导读音准确富有节奏读出情感停连恰当学生自由朗读诗文。要求: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根据朗读节奏,反复朗读,带着自己的豪情与自信,带着感情读一读,做一次最美朗读者。分组赛读,做最美朗读者合作探究任务二:品读诗歌,感知诗意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诗歌,然后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先独立思考、猜测,再在小组交流。结合注释,读通大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到达,登上多么水波荡漾的样子耸立策马东来,登上碣石,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海面浩渺,水波荡漾,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巨大的波浪岛上的树木,一丛丛生长着,百草丰茂繁密。大海在萧瑟的秋风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像它,指沧海银河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啊!今日我观赏大海,幸运得很,好极了,且让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的心愿。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宏大秋景来的运行用任务二:品读诗歌,感知诗意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任务三:合作探究,讨论提升1.全诗围绕着哪一个字来写?2.“观”能否改成“看”呢?为什么?3.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4、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合作探究任务三:合作探究,讨论提升1.全诗围绕着哪一个字来写?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合作探究任务三:合作探究,讨论提升2.“观”能否改成看呢?为什么?“观”在字典中的意思有“观看”的意思,还有“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的含义。“观”并不是普通的“看”,而是一种带有审美、欣赏与品味。面对波涛汹涌,“水何澹澹”的大海,曹操并没有如常人一般显出胆怯或敬畏的思想,而是将其当作一幅画、一件艺术品一样地去欣赏,这种气概,非同一般。合作探究任务三:合作探究,讨论提升3.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哪些景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洪波涌起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看想听秋风萧瑟实写虚写全景、动静结合、大海的辽阔和威严近景、静态动态,展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动态互文、夸张想象之景,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合作探究任务三:合作探究,讨论提升4.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合作探究任务三:合作探究,讨论提升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学法指导】描绘画面①找形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一般找出事物名词即可;②析特点,结合这些形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③明情感,理解诗句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情感;④绘画面,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生动地描绘画面,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火红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仿佛每天从宽广无垠的大海中冉冉升起,又缓缓落入到大海的怀抱;星光灿烂的银河,横贯深蓝的夜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海面,也仿佛发源于大海之中。参考合作探究任务三:合作探究,讨论提升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虚写。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長的雄伟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及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拓展延伸你从曹操身上学到了什么?要有梦想,要有博大的胸怀,要从小立志,这些都是我们从曹操身上汲取到的精神营养。曹操为了实现统一全国的梦想,一生南征北战,历尽艰辛,既有过胜利的喜悦,也尝过失败的痛苦。但他从不消极,总是主动进取。有梦想,有努力,曹操用他的一生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我们也要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一生。链接生活,打通文本与生活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文章主旨课堂检测一、按要求写出诗句: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曹操《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最能体现作者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与诗歌正文内容无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统领全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提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课堂检测三、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D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海的宏伟(实写)海的气概(虚写):日月出其中,星汉出其里海水——水何澹澹山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壮丽景象博大胸襟洪波——洪波涌起观海地点:碣石山观沧海谢谢聆听谢谢观赏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观沧海》朗诵.mp3 《观沧海》朗诵.mp4 《观沧海》歌曲.mp4 曹操一生.mp4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