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乡间的小路》是一首上世纪70年代流传甚广的台湾校园民谣,原作为叶佳修词曲兼演唱。当时“乡居岁月”是台湾校园民歌的一大主题,叶佳修是这一主题的领军人物。他以简约的曲调和歌词,歌咏乡间自然小景。在他的歌中涌动着欢乐与童真,他的嗓音,清澈透亮,全无做作,一派天真率性,如童真明晰清纯。《乡间的小路》曲调轻松活泼,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教学目标:1、聆听,学唱《乡间的小路》,感受台湾校园歌曲音乐风格。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乡间的小路》,并学会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能背唱歌曲其中一段歌词。3、利用身边的发声体和同学合作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培养他们的创编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休止符、三连音、切分节奏、附点音符的正确演唱方法。教学准备:玻璃杯(学生)课件、钢琴、录音机教学过程:师生问好,导入。1、师生问好.3 0 3 | 3 6 6 | 1 6 5 | 6 — |同 们 们 你们 上 午 好谢 老 师 您也 上 午 好2、复习回顾。播放《丰收的节日》,师生边唱边有节奏地拍打桌子。播放《我怎样长大》,师生边唱边做机器人的律动。3、导入:同学们不怕风吹、不怕雨打,健康地成长着,我们都有一个成长的摇篮——家乡。请问你的家乡在哪?(生自由回答)同学们的家乡遍布在我们县城的各个角落,有的也许经常回去看看,有的也许很久都没回去了,想家吗?(想)好,现在让们跟着叶佳修爷爷的音乐回到我们的家乡看一看吧。二、聆听学唱歌曲。1播放音乐。(多媒体课件出示)欣赏乡间小路风景图片,配以乡间的小路伴奏为背景音乐。师:欣赏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生自由回答)(课件出示)2、出示课题。师:你能给叶佳修爷爷的这首音乐作品起个名吗?(生自由说) 师课件出示课题。3、复听:欣赏乡间小路风景图片,配以乡间的小路伴奏为背景音乐。(课件出示)要求:注意听一听这首旋律什么地方旋律相同,什么地方旋律不同?根据旋律我们可以将乐曲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情绪怎样?听后交流,师小结。(课件出示)4、用“la”模唱。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下面我们跟着音乐用“la”模唱。5、讲解重点:在模唱的时候我注意了有几个地方模唱得不是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1)、(课件出示)八分休止符:师讲解示范拍打节奏,生模仿拍打、感受。(2)、(课件出示)三连音:师讲解示范拍打节奏,生模仿拍打、感受。(3)、(课件出示)切分节奏:师讲解示范拍打节奏,生模仿拍打、感受。(4)、(课件出示)附点音符:师讲解示范拍打节奏,生模仿拍打、感受。(5)、(课件出示)反复记号。(6)、(课件出示)将这些难点放入歌曲中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6、试唱,边唱边拍打节奏。7、指导有感情地齐唱。边唱边划一划二拍子的指挥图示。三、编创伴奏。1、引导学生编创二拍子的伴奏型。(生自由编创)师小结。(课件出示)“X----|X----|”“ X 0 X 0 ”“ X X X ”“ X X X X ”2、师引导利用桌子伴奏。分段尝试不同的伴奏型。3、师生边唱边伴奏。4、利用玻璃杯伴奏。(机动环节)四、编创律动。1、引导学生分组根据歌词编创律动。师:坐了这么久,我们也累了,让我们跟着音乐舞动起来吧。2、一组展示(由于在教室,地点受限)。其他生边唱边伴奏。五、拓展:欣赏张敏敏演唱《乡间的小路》。(课件出示)六、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漫步在家乡的小路上,沐浴着乡风,欣赏着乡景,真是无比惬意,无比舒畅。我们爱家乡,思家乡。所以,以后我们不论身在何处,我们都要常常回家看看,走走乡间的小路。最后,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七、板书设计:乡间的小路歌曲分为三部分(ABA’)第一部分(A段 ):轻松活泼第二部分(B段):舒展激动第三部分(A段再现):轻松悠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