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三单元 主题 我爱我家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介绍: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核心教育主题是“养成好习惯”。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从“与家人相处的好习惯”这个维度,回应整册教材的教育主题。家庭是儿童基本的生活空间,“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感知父母的辛苦,孝敬父母,爱护家庭;体会成长的快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父母的负担。”《课程标准》等要求的落实,也是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这一要求的落实。本单元与一年级上册“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单元形成螺旋上升的渐进关系。一共4课,其课时内容,形成鲜明的递进关系,通过每一单元的落实,逐步引导学生从了解自己的出生给家人带来的喜悦开始,进而了解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家庭的结构,最后落实到对家庭的爱与责任,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最终使学生成长为温馨家庭生活的自觉构建者。学习内容分析:第9课《我和我的家》的编写目的是:让儿童懂得自己与父母血脉相连,感受家的温暖,初步懂得家的构成。 本课的副教材补充的是“我”和双胞胎弟弟小亮的故事,这是对家庭关系和家庭故事的特例补充。第10课《家人的爱》引导儿童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体验、感恩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本课的副教材是绘本故事《肩头上的爱》,通过对“奶奶不帮‘我’背书包,是不是不爱我”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儿童理解不宠溺、不娇惯,也是一种爱。这种爱的理解层次比主教材更深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是帮助儿童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会做的事要学着做;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整理的两种具体方法(物品及时归位和分类整理),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第12课《干点家务活》旨在让儿童懂得做家务活是爱家、爱父母和长辈的表现;通过分享、交流和实践体验,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 资源拓展: 绘本《我和弟弟》、相关儿歌、歌曲《让爱住我家》《家族歌》《我有一个好爸爸》等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感知父母的辛苦,孝敬父母,爱护家庭。健全人格: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责任意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父母的负担。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家是学生最亲切、最自由的生活环境,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锻炼,一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校生活的规则和行为规范,他们努力从幼儿园小朋友成为合格小学生。可是不少学生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很好,在家里却判若两人,这主要涉及家庭教育及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等原因。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因而父母长辈们对他们关爱有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自己的家庭是相当熟悉的,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概念,家庭亲人之间的称呼有一定的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关心爱护,家人平时做的家务及工作,他们也能看到或听说过;有的同学能以自己简单、单纯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爱的心声;并具备了较为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部分学生也有和家长一起做家务的经历和做家务的积极性。存在困难与障碍:一年级学生虽然能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关心爱护,但往往觉得享受家人的爱是理所应当的,不能认识到家长的良苦用心,有的学生也不懂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并且不懂得如何用行动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上升不到感恩的层面;对家庭结构及家庭关系还不够清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弱,缺乏更多家务锻炼的机会和家长正确的指导,所以他们对整理自己的物品和做家务的意义和方法缺乏认识和了解,遇到家务过程的困难和问题时,容易畏难和退缩。突破措施: 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实践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和能力。2.通过分享故事、探究对比、具体问题呈现和解决、案例讨论辨析、情景模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信息化技术、游戏参与等方法增强学生的体验,联系生活实际突破学习中的问题。单元目标 通过同学、小组的分享能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学会用行动向家人表达爱,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2..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感受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感谢家人;的家庭责任感,增强做家务的实践能力,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3.通过老师示范、视频讲解等方式学会自理,初步掌握整理自己物品和家务活的方法技能;尝试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4.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自己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学会如何用行动向家人表达爱及表达关爱的多种方式;初步掌握并理解自己整理物品及干家务的方法及意义。二、难点:养成遇到难题不畏难、不退缩的品质,初步建立自己的家庭责任感。三、突破措施:1.通过绘本故事、情景创设、游戏、动手操作、表彰鼓励等一系列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成就体验感。2.制定相关的记录卡和评价制度,与课下家庭实践相结合,激励学生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和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学生长期坚持的品质。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我们要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用行动表达我们对家人的爱。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了解家庭成员关系及家庭结构;初步构建家庭意识。 1.了解家庭结构完成家族树作业2.回家分享家家庭故事,感受家庭生活,构建家庭意识。体会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了解如何用行动向家人表达爱,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 1.体会家人关爱,记录受关爱的事情。2.记录自己能为家人做的事情,学习用行动表达爱。掌握整理物品的方法技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1.练习整理物品,巩固方法技能。2.通过记录卡的形式回家每天坚持整理物品,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掌握力所能及的干家务的方法技能,培养干家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家庭责任意识。 1.帮助家长做家务,提升家务能力。2.记录卡的形式回家坚持做家务活,培养干家务的良好习惯。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1 9我和我的家 1.从了解自己生命的来历开始,进而了解自己与家人间的伦理关系;2.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爱自己的父母长辈。2 9我和我的家 1.利用读绘本故事等方式,找到自己与家人在外貌、性格、爱好、待人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初步了解自己的家人,感受家人间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2.借助课前调查单了解家人的性格、爱好、特长等,进一步加深对家人的了解,增进与家人间的联系。3.通过分享家人的故事,感受家人间的快乐和温馨,感知“我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增强家庭观念,产生家庭认同感。3 10家人的爱 1.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懂得感激父母。2.通过调查交流,了解爱的背后的故事.3.使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生活在爱的怀抱里,形成初步的回报爱的欲望!4 10家人的爱 1.在游戏测试、交流中,感知家人的爱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和严爱都是爱。2.通过交流,发现生活中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体会到爱是家庭和谐的重要条件。3.感受父母长辈的含辛茹苦,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5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1、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功能和分类,了解这些用品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帮助。2、体会用品找不到,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初步感知整理物品重要性。3.通过模拟操作,初步学习整理的方法,分类、排序。6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1.通过情景表演、模拟操作等方式,学习及时整理、物有定位、物归其位的整理技巧,初步掌握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锻炼独立整理的能力。2.通过比赛、表彰、辩一辨的方式,感受体验学会整理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好处和成就感,愿意去尝试自己动手整理,乐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养整理好习惯。7 12干点家务活 1.通过分享、交流和实践体验,初步初步学习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的方法。2.通过实践与交流感受做家务的乐趣,有主动参与到家务劳动中的愿望。8 12干点家务活 1、通过故事、分享交流明白分担家务活也是爱家人的表现。2、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尝试学习做家务,培养主动参与到家务劳动的愿望,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3、通过分享、交流和情景体验,学习解决做家务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我和我的家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序号 1内容分析 《我和我的家》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本单元围绕“家庭生活”这一主题,在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的基础上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内容设计上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合理构建教材蕴涵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识,关注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力图让学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通过教材学习,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家,懂得因为有了父母长辈辛苦付出的爱,才会有自己幸福的生活。而家人的支持、帮助正是激励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帮助学生从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中了解到“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本课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目标是从了解自己生命的来历开始,通过“家族树”了解自己与家人间的血缘关系。第二课时目标通过“我有家人的‘影子’”及“家人故事”两个活动,在认识家人的基础上了解家人,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爱自己的父母长辈。通过这四个栏目,一方面引导学生明白自己与家人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一方面从了解家人的故事以及家人的工作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加深对家人的了解,学习关心家人。课标分析 道德修养:感知父母的辛苦,孝敬父母,爱护家庭。健全人格:体会成长的快乐。学情分析 已有生活经验:家是学生最亲切、最自由的生活环境,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锻炼,一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校生活的规则和行为规范,他们努力从幼儿园小朋友成为合格小学生。可是不少学生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很好,在家里却判若两人,这主要涉及家庭教育及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等原因。已有知识经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自己的家庭是相当熟悉的,已经对家庭有了初步的概念,对家庭亲人之间的称呼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叫得出,对父母也是很有感情的,这为上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有经验:1.不少学生不太了解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对自己的出生及是否被家人欢迎和接纳很少关注;很多学生不了解传统的中国家庭的伦常关系,对血脉相连的情感体会不足;3.对家庭结构及除了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家人,其他家庭关系还不够清晰。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感知家人之间血脉相连。2.通过小组互助、学唱小儿歌等方式,了解自己与家人间的伦理关系,感受家的温暖。学习重难点 重点:感知家人之间血脉相连难点: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的温暖课前准备 1、课前,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故事。2、了解家人故事。(家人工作照,运动照,兴趣照,特长照……)3、准备全家福照片。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激趣导入、初步了解(目标1) 板书“我”,出示名字“但玉”,因为我爸爸姓但,所以我也姓但,“玉”有宝贝的意思,爸爸认为我是家里的宝贝,所以给我取名但玉,这就是我名字的故事。师:你知道你的名字有什么故事?2、全班交流“你叫什么名字,这个名字有什么故事?”评价语:你的名字里有家人对你的祝福!你的名字里有家人对你美好的希望!你的名字代表家人对你欣喜的等待!师:同学们的名字,都饱含着我们的家和家人殷切的希望和美好的祝福。接下来我们继续以家为话题,说说我和我的家(出示题目)。 通过分享自己名字的由来,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 让几名同学分享感受,发表不同的观点,相互补充。活动一:采访小故事:我来到我家 (目标1) 活动一:采访小故事:我来到我家 师:你知道你是怎样来到你家的吗?你的出生给家人带来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自由发言。(听奶奶说,妈妈生我时.....) 师:每一个宝宝都是在家人的期盼中出生的,每一位家人都因为你的出生而充满喜悦。 教师安排学生提前了解自己出生的情景。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 让几名同学分享感受,发表不同的观点,相互补充。活动二:聊聊“我的全家福” 目标2 活动二:聊聊“我的全家福” 教师过渡:这么多人为你的到来感到开心,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我的全家福”。 2.你家的全家福中,都有哪些成员啊?预设学生回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姨妈……3.我们有这么多的亲人,有这么多的称谓。老师想到一个脑筋急转弯来考考大家。“到妈妈的妈妈家去做客,见到妈妈的姐姐,应该叫什么?”4.读儿歌,认家人。要想搞清楚他们的关系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我们来听一听《家庭礼貌称呼歌》。 插入课间操:播放视频音乐《家族歌》学生跟读 我们这一大家人就像枝繁叶茂的树一样,每个人都很重要! 对于家人的称呼,再通过接下来的两个环节“听歌曲”和“制作我的”进一步理清家庭成员的人物关系。 预设:学生知道自己的家庭有那些成员,但是对于其中的关系掌握的不是很到位。补救措施:借助《家庭礼貌称呼歌》来帮助学生理清关系。活动三:枝繁叶茂大家庭目标2 活动三:枝繁叶茂大家庭1.既然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家庭成员,页掌握了其中的关系,让我们自己动动手,看着相片,贴一贴称谓贴纸,完成属于你自己的关系树吧!在称谓里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拼一拼拼音或者请教下同桌,时间两分钟,开始吧!2.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全家福”完成自己家的关系树。3.同学们,很快的完成了关系树,请你对照着“全家福”将家人介绍给同桌,同桌仔细听听看,称呼都对了么?4.全班交流汇报。(1)哪组同学愿意给全班同学介绍家庭成员?(同时投影关系树和全家福)A学生介绍家庭成员后,询问同桌,他的称呼正确么?小结: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棵关系树,这一排是我们的祖辈,爸爸妈妈是他们的孩子,是我们的父辈,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孙辈,我们这个家就是这样祖辈、父辈、孙辈一代代延续到今天。B你再看他的全家福,他和他爸爸的眼睛好像哦!你们还发现他和谁像啊?是啊,不仅他和爸爸、妈妈,你看他爸爸和爷爷也长得好像哦!为什么他们一家人这么像呢?小结:是啊,我们和父母有着血缘关系,在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还和妈妈同心跳共呼吸呢! 通过完成属于自己家全家福的关系树,进一步掌握家庭的关系结构。 预设:部分学生对于家庭关系掌握的不是很到位或是出现了生字不认识。补救措施: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帮助,小组内互相帮助。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画一画自己家的家族树 拓展型作业 目标1、2 10分钟板书设计 我和我的家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一下第三单元第九课《我和我的家》 第1课时备课设计.doc 小学道法一下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单元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