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张PPT)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10 家人的爱第一课时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听一听吧,听完之后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首歌?除了妈妈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在生活中疼爱你们的还有哪些人?活动天地谈谈家人的爱分成小组,先在小组内互相谈谈。家人对我们的关心很多,课前老师让你们留心观察一天中家人给我们多少关心,并记录下来。把自己记录的内容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要边展示边说。你的家人每天就只为你做这些事情,不去做别的工作,其他的家务吗 谁来讲一讲,他们平时还做了什么?《我的家》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爸爸爱我, 妈妈爱我, 老师、同学也爱我。 我爱爸爸, 我爱妈妈, 我爱老师和同学。 在温暖的家中, 我快乐的长大。大2m困哑22-香Mu-3N ML0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单元 第三单元 主题 我爱我家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介绍: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核心教育主题是“养成好习惯”。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从“与家人相处的好习惯”这个维度,回应整册教材的教育主题。家庭是儿童基本的生活空间,“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感知父母的辛苦,孝敬父母,爱护家庭;体会成长的快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父母的负担。”《课程标准》等要求的落实,也是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这一要求的落实。本单元与一年级上册“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单元形成螺旋上升的渐进关系。一共4课,其课时内容,形成鲜明的递进关系,通过每一单元的落实,逐步引导学生从了解自己的出生给家人带来的喜悦开始,进而了解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家庭的结构,最后落实到对家庭的爱与责任,引导学生学会主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最终使学生成长为温馨家庭生活的自觉构建者。学习内容分析:第9课《我和我的家》的编写目的是:让儿童懂得自己与父母血脉相连,感受家的温暖,初步懂得家的构成。 本课的副教材补充的是“我”和双胞胎弟弟小亮的故事,这是对家庭关系和家庭故事的特例补充。第10课《家人的爱》引导儿童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体验、感恩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本课的副教材是绘本故事《肩头上的爱》,通过对“奶奶不帮‘我’背书包,是不是不爱我”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儿童理解不宠溺、不娇惯,也是一种爱。这种爱的理解层次比主教材更深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是帮助儿童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会做的事要学着做;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整理的两种具体方法(物品及时归位和分类整理),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第12课《干点家务活》旨在让儿童懂得做家务活是爱家、爱父母和长辈的表现;通过分享、交流和实践体验,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 资源拓展: 绘本《我和弟弟》、相关儿歌、歌曲《让爱住我家》《家族歌》《我有一个好爸爸》等课标要求 道德修养:知道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常识和要求。感知父母的辛苦,孝敬父母,爱护家庭。健全人格: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责任意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轻父母的负担。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经验:家是学生最亲切、最自由的生活环境,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锻炼,一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校生活的规则和行为规范,他们努力从幼儿园小朋友成为合格小学生。可是不少学生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很好,在家里却判若两人,这主要涉及家庭教育及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等原因。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因而父母长辈们对他们关爱有佳,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自己的家庭是相当熟悉的,已经有了初步的家庭概念,家庭亲人之间的称呼有一定的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关心爱护,家人平时做的家务及工作,他们也能看到或听说过;有的同学能以自己简单、单纯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爱的心声;并具备了较为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部分学生也有和家长一起做家务的经历和做家务的积极性。存在困难与障碍:一年级学生虽然能够感受到家人对自己关心爱护,但往往觉得享受家人的爱是理所应当的,不能认识到家长的良苦用心,有的学生也不懂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并且不懂得如何用行动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上升不到感恩的层面;对家庭结构及家庭关系还不够清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弱,缺乏更多家务锻炼的机会和家长正确的指导,所以他们对整理自己的物品和做家务的意义和方法缺乏认识和了解,遇到家务过程的困难和问题时,容易畏难和退缩。突破措施: 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实践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和能力。2.通过分享故事、探究对比、具体问题呈现和解决、案例讨论辨析、情景模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信息化技术、游戏参与等方法增强学生的体验,联系生活实际突破学习中的问题。单元目标 通过同学、小组的分享能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学会用行动向家人表达爱,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2..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感受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感谢家人;的家庭责任感,增强做家务的实践能力,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3.通过老师示范、视频讲解等方式学会自理,初步掌握整理自己物品和家务活的方法技能;尝试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4.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自己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学会如何用行动向家人表达爱及表达关爱的多种方式;初步掌握并理解自己整理物品及干家务的方法及意义。二、难点:养成遇到难题不畏难、不退缩的品质,初步建立自己的家庭责任感。三、突破措施:1.通过绘本故事、情景创设、游戏、动手操作、表彰鼓励等一系列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成就体验感。2.制定相关的记录卡和评价制度,与课下家庭实践相结合,激励学生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和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学生长期坚持的品质。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我们要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用行动表达我们对家人的爱。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了解家庭成员关系及家庭结构;初步构建家庭意识。 1.了解家庭结构完成家族树作业2.回家分享家家庭故事,感受家庭生活,构建家庭意识。体会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了解如何用行动向家人表达爱,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 1.体会家人关爱,记录受关爱的事情。2.记录自己能为家人做的事情,学习用行动表达爱。掌握整理物品的方法技能;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1.练习整理物品,巩固方法技能。2.通过记录卡的形式回家每天坚持整理物品,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掌握力所能及的干家务的方法技能,培养干家务的良好习惯,培养家庭责任意识。 1.帮助家长做家务,提升家务能力。2.记录卡的形式回家坚持做家务活,培养干家务的良好习惯。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1 9我和我的家 1.从了解自己生命的来历开始,进而了解自己与家人间的伦理关系;2.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爱自己的父母长辈。2 9我和我的家 1.利用读绘本故事等方式,找到自己与家人在外貌、性格、爱好、待人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初步了解自己的家人,感受家人间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2.借助课前调查单了解家人的性格、爱好、特长等,进一步加深对家人的了解,增进与家人间的联系。3.通过分享家人的故事,感受家人间的快乐和温馨,感知“我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增强家庭观念,产生家庭认同感。3 10家人的爱 1.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懂得感激父母。2.通过调查交流,了解爱的背后的故事.3.使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生活在爱的怀抱里,形成初步的回报爱的欲望!4 10家人的爱 1.在游戏测试、交流中,感知家人的爱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和严爱都是爱。2.通过交流,发现生活中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体会到爱是家庭和谐的重要条件。3.感受父母长辈的含辛茹苦,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5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1、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功能和分类,了解这些用品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帮助。2、体会用品找不到,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初步感知整理物品重要性。3.通过模拟操作,初步学习整理的方法,分类、排序。6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1.通过情景表演、模拟操作等方式,学习及时整理、物有定位、物归其位的整理技巧,初步掌握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锻炼独立整理的能力。2.通过比赛、表彰、辩一辨的方式,感受体验学会整理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好处和成就感,愿意去尝试自己动手整理,乐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养整理好习惯。7 12干点家务活 1.通过分享、交流和实践体验,初步初步学习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的方法。2.通过实践与交流感受做家务的乐趣,有主动参与到家务劳动中的愿望。8 12干点家务活 1、通过故事、分享交流明白分担家务活也是爱家人的表现。2、意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尝试学习做家务,培养主动参与到家务劳动的愿望,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3、通过分享、交流和情景体验,学习解决做家务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学道法课时备课设计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课题 第10课 家人的爱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1内容分析 《家人的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重点在于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感受亲情,进一步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是无私、不求回报的。从家人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关心、品德上的严格要求,体会到家人的爱,并从中感受一家人的相互关爱,体会家的温暖,对家人的付出表示感谢并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本课三个主题紧密结合“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旨在让学生在细节中发现、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感受家的温暖;“相亲相爱一家人”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一家人的相互关爱;“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旨在引导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课标分析 道德修养:感知父母的辛劳,孝敬父母;健全人格: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因而父母长辈们对他们关爱有佳,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父母长辈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体会到家人对自己关心爱护,对于父母平时的工作和在家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家人之间的关心,他们也能看到。有的同学能以自己简单、单纯的方式表达“我爱妈妈我爱爸爸”等心声。未有经验:一年级学生容易得到来自家人过多的关爱,他们往往觉得享受家人的爱是理所应当的,虽然能够看到家人平时的所做的事情,但不能认识到这是家人对自己、对家庭的付出,不能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他们也不懂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并且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适合的方式、行动就是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上升不到感恩的层面。学习目标 1.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懂得感激父母。2.通过调查交流,了解爱的背后的故事.3.通过活动,真正的感受自己生活在爱的怀抱里,形成初步的回报爱的欲望!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知道家人的爱无处不在,能从生活点滴中去体会家人的爱课前准备 师:《 世上只有妈妈好》、“幸福小宝贝”标志牌若干 生:课前观察填写好“一天家人关心记录卡”、收集家人关心自己的照片,买的玩具等物品。学 习 过 程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导入:目标1 歌曲导入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首歌吗?生:喜欢。师: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歌?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生:因为我爱妈妈。生:因为这首歌是说妈妈好的。生:因为妈妈送我上学……师:是啊!在生活中妈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她那伟大的爱是非常值得我们歌颂的!但是在生活中疼爱你们的就只有妈妈一个人吗? 还有那些人?生:还有爸爸。生:还有爷爷 、奶奶。师:噢!还有这么多人都在关心你,疼爱你。实际上,在生活中给予我们爱的人不只妈妈一个,还有我们的许多家人,他们给予我们很多无私的爱。这节课咱们一起来敞开心扉谈谈家人的爱,好吗?生:好!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师:看样子,小朋友都想先说家人的爱,咱们分成小组,先在小组内互相谈谈,好吗? 教师及时点评学生的发言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小组里发言顺序、发言内容是否符合主题 如果学生谈到家庭以外的人,给予鼓励,真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孩子,谁再继续说一说家里人的对我们有哪些关心呢?再把学生引回到去发现家人的对自己的关心。活动一目标1 爱的诉说1.师:咱们按“夸爸爸、夸妈妈……”自由分组。提出要求:交流后,每组分别选出一名讲得好的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比赛。 2、学生交流,教师巡回倾听,并适当启发指导。 夸妈妈组:生:妈妈每天喊我起床,催我睡觉。生:妈妈 每天给我做许多好吃的饭菜。生:妈妈经常给我买香蕉、橘子……买很多好吃的东西。师板书:“好妈妈” 夸爸爸组:生(边展示边说):爸爸给我买了小汽车……还有好多玩具。生(边展示照片边说):上个星期天,爸爸带领我到田野里放风筝。你们看,还给我照了相呢!师板书:“好爸爸” 夸爷爷组:生:爷爷常常给我讲好听的故事。生:......师板书:“好爷爷” 夸奶奶组:生:奶奶有好吃的东西,她自己舍不得吃,给我留着,等我放学吃。生:...... 师板书:"好奶奶"是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家人确实把你们当成自己的小宝贝、小花朵,精心照料,时刻关心。3.下面咱们请每组的代表上台来夸夸他们的好爸爸、好妈妈……好吗?鼓掌欢迎!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小朋友能答应老师吗?生:能!师提要求:就是在每组代表讲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是评委。当评委要好好听,听后评出讲得最好的来。老师还有小奖品要奖给你们呢!生:……师总结教师对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并板书进行总结教师对平时好玩玩具的小朋友,适时点评,引导学习期间不要贪玩。不要向家长要玩具等教育。师生共评出好的来,授“幸福小宝宝”标志牌。 如果学生回答的比较笼统,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具体细节来说,感受不同家人不同方面的爱。活动二目标1、2 一天爱我知多少师:家人对我们的关心很多,为我们做的事情数也数不清,课前老师让你们留心观察一天中家人给我们多少关心,并记录下来。小朋友,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谁愿意把自己记录的内容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要边展示边说。生:展示介绍师:你的家人每天就只为你做这些事情,不去做别的工作,其他的家务吗 谁来讲一讲。生:我爸爸除了每天送我上学,还要去上班。生:我妈妈除了做饭,还到地里干活。生:……师:是啊!爸爸、妈妈……除了照顾你们,还要干活挣钱养活全家,是多么辛苦阿!家人爱我们,我们也要爱家人!这时,你有没有话想对家人说呢?师生共同点评学生记录的一天中家人给我们多少关心记录卡。然后引导学生不仅关注那些能够看得见的关爱,关注隐藏在背后的、不容易看得见的关爱。对学生的发言及时进行点评。 如果学生刚开始不能够很好的谈到隐藏的爱的方面,老师就先说,进行引导。活动三目标3 我多想对你说师:想说些什么呢?生:爸爸、妈妈,等我长大了,挣好多好多钱 给您。生:爷爷、奶奶,我长大了,买好多好吃的给您。师:你们真是一群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如果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到你们这懂事的话语,不知多高兴呢!下面我们齐声对家人说句感谢话,好吗?该说什么呢?生:爸爸 、妈妈,你们辛苦了!生:我们一定听你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师:来!咱们全班起立齐声说:爸爸 、妈妈,你们辛苦了!师:同学们在家里,得到了家人的疼爱;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又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关心。你们是多么幸福啊!在这样幸福的家庭里,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样才会得到更多的爱!老师及时点评学生的发言。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就引导先回忆学生身边的最平常的妈妈关怀自己的事例,事例中家人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应该说什么呢?课堂总结目标3 拍手读: 《我的家》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爸爸爱我, 妈妈爱我, 老师、同学也爱我。 我爱爸爸, 我爱妈妈, 我爱老师和同学。 在温暖的家中, 我快乐的长大。多种形式朗读。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四、作业布置 根据课堂学习继续完善记录卡,记录父母一天内为我们做多少事。 拓展型 目标123 10分钟板书设计 家人的爱好爸爸好妈妈好爷爷好奶奶教学反思附件:一天关心记录卡时间 关心事情 家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一下第三单元第10课《家人的爱》第1课时备课设计.doc 一下第三单元第10课《家人的爱》第1课时课件.pptx 世上只有妈妈好.mp3 小学道法一下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单元备课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