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编花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编花篮》2、了解民歌的有关知识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2.在演唱《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装饰音演唱方法及河南民歌具有代表性的旋律,初步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3.聆听不同版本的《编花篮》,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从而对河南民歌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运用听、唱等多种形式学唱河南民歌《编花篮》,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走进百花园,了解民歌的有关知识。今天就请同学们随着一段好听的音乐跟老师共同漫步百花园中,感受我们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1、 做游戏:随着《编花篮》伴奏音乐传递花篮,说花的名字。2、 播放以花为题材的的歌曲《花儿与少年》、《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编花篮》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民歌的特点和有关民歌的知识。民歌的形成主要是地方方言。三、学习《编花篮》1、谈话导入。2.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3、出示课题。4、挑学生用河南方言说一句话并领读歌词。5、复听范唱,提出问题。a、在这首《编花篮》中,你认为哪几句最有河南民歌的特点 请找出来。b、在这首歌曲中的什么地方出现了衬词。C、你觉得最具有河南风味的是那一句。6、解决难点,进一步学唱歌曲旋律。7、教师教唱歌曲。8、小声跟琴唱。7.再次聆听范唱,了解歌词甩腔和运用衬词的特点。8、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9、表演唱。四、拓展部分教师:这首歌曲旋律欢快、活泼,而且广为流传,被人们用多种形式进行改编和翻唱。欣赏两首不同形式演唱的《编花篮》,找出他从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五、巩固、创新、实践------民歌新唱。1、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2、用不同的演唱速度进行演唱。3、用不同的演奏乐器来伴奏。六、教师小结。教师:同学们,不管音乐怎么变化,它总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对家乡秀美、花朵芬芳的赞美和中国民歌持久魅力的传承。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歌文化。七、在《编花篮》的音乐声中,学生有秩序的离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