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三课时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八上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三课时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科学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溶液配制实验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让学生熟练掌握上述学习目标的内容
教学重点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
教学难点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误差的分析
课程难度 简单
1. 知识归纳
1.溶液的配制
实验目的: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某溶液。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保存(以配制50克10%氯化钠溶液为例)。
(1)计算: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需氯化钠5克,需水45克。
(2 )称量和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5克氯化钠,放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看成1克/厘3,用量筒量取45毫升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装瓶和保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标签向外)。
误差分析:
(1)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
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药品、砝码放反(称量时使用游码),使药品称量质量偏小。
②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使水量取多了。
③烧杯不干燥,原来内部就有一些水
④固体药品不干燥或含有杂质等。
⑤称量好的固体药品向烧杯内转移时,一部分不小心撒在烧杯外面 了。
(2)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
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称量前没有调平衡,指针偏右,导致药品称量偏多。
②砝码已生锈。
③量取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使水量取少了。
④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一部分洒在外面等。
2.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
(一)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2)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时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或将试管水平放置,将固体粉末放在纸槽上,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竖立起来。
(3)块状固体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操作时先把试管横放,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人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试管的底部,以免打破试管。(4)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二)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广口瓶、细口瓶等都经过磨砂处理,目的是增强容器的气密性。
(1)取用不定量(较多)液体直接倾倒。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①细口瓶的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品)。
②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并且缓慢地倒(防止药液损失)。
③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防止药液流出腐蚀标签)。
④倒完液体后,要立即塞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向外面(防止药品变质)。(2)取用不定量(较少)液体一使用胶头滴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①应在容器的正上方竖直悬空滴人。
②胶头滴管不要接触容器的器壁(防止污染试剂)。
③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④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3)用量简正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首先应根据取用液体的量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简,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注意:眼睛要与液面层的下沿相平,所选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并且越接近越好,以减小误差)
二.课堂练习(较为简单,不做分类)
1.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
(2)D操作应选用 mL的量筒(从10mL、5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造成对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误差(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
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
③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 。
2.如图是小明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 g。
(2)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3)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 15g,游码的读数为 3.5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 g.若所量取的水的质量没有错误,实际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蔗糖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蔗糖固体B.减少适量蔗糖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D.移动游码。
3.实验室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小明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 (填序号)。
(2)改正错误操作后,在称量10克食盐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要进行的操作是 。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
①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
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4.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Ⅰ)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每10g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备用。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20℃ 20℃ 80℃
固体种类 冰糖 冰糖 冰糖 冰糖(块状) 冰糖 食盐 冰糖
固体质量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溶剂种类 水 植物油 水 水 水 水 水
溶剂质量 50克 50克 2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有 ,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填编号,可多选)
A.温度 B.固体种类 C.固体质量 D.溶剂种类
E.溶剂质量 F.固体颗粒大小 G.是否搅拌
(2)在实验①②③⑤⑦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除④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 。
(3)比较⑦和 ,可知该实验组是探究 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5.为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小乐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A B C D E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60℃
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水 水
溶剂质量 20克 20克 10克 10克 10克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食盐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剩余固体质量 3.8克 10克 X 6.4克 0克
(1)写出第二组C中X的数据: 克。
(2)根据上述的设计,小乐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和 。
(3)分析A组、C组和E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6.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配制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小明配制100克10%食盐溶液,需要食盐为 克;
(2)称量和溶解;小明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食盐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如右图),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3)若小明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下列情况,则会导致配制的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的是 。(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在烧杯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几滴
③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7.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该过程如下所示,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25℃100g水①②③④⑤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1)这五种溶液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2)这五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为 .
8.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
(2)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g。
(3)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约为1g/cm3) 。
(4)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
C.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
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9.小明在室温20℃时探究硝酸钾(KNO3)溶于水情况,他进行了如下实验:A烧杯盛有20mL水。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10℃ 20℃ 60℃ 100℃
溶解度/g 20.9 31.6 110 246
整个过程溶剂量不变,根据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1)A→B、B→C操作中需要用 (填一仪器名称)。
(2)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3)在B、C、D、E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是 (填字母)。
(4)现在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必须控制在范围中 。
三.课后练习
1.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B操作中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中加入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
(2)D操作应选用 毫升的量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
(3)E操作的作用是 。
(4)配制好的上述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①加入5克氯化钠固体 ②把水蒸发掉25克
③加入6.25克氯化钠固体 ④把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填选项)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A.①⑤③⑥②④
B.①⑤②③⑥④
C.①②③⑤⑥④
D.①⑤②⑥③④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2)正确配制该溶液应称量氯化钠固体 克;
(3)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 ;
(4)经检测,配制好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 (填选项)。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3.用食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实验操作流程如图:
(1)指出上图实验中的一处错误: ;
(2)下列由于操作不当或仪器、药品等自身原因造成配制得到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选填序号)。
①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
②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③食盐完全溶解后将溶液转移至细口瓶中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1)D操作应选用量程为 mL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
(2)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
A.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配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
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E.将量好的水从量筒里倒入烧杯时,量筒内壁有少量的水残留。
F.称量食盐时使用锈蚀的砝码
5.小科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填字母) ;
(2)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6.如图是小岩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如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2,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
(3)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水的密度为1g/mL)。
(4)小岩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若最后配成的溶液质量分数小于10%,可能的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盛放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④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⑤称量氯化钠质量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
7.科学兴趣小组需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示意图:
(1)配制该溶液需要食盐 克;
(2)用上述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3)若步骤B称量时出现了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 ;
(4)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2%,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所用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将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时,还有部分氯化钠固体粘在纸上
E.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进试剂瓶时,有溶液洒落
8.实验室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小金同学准备配制10%的食盐(符号:NaCl)溶液,图甲是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示意图。
(1)小金配制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 (填序号);
(2)称取食盐过程中出现了右盘高的现象,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序号),直至天平平衡;
①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②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③右盘中增加砝码
④右盘中减少砝码
⑤左盘中增加食盐
⑥左盘中减少食盐
(3)称量完成后,天平平衡时的状态如图甲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称取的食盐质量为 克;
(4)量取水的体积时,小金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下科学1.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溶液配制实验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让学生熟练掌握上述学习目标的内容
教学重点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
教学难点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误差的分析
课程难度 简单
1. 知识归纳
1.溶液的配制
实验目的: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某溶液。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保存(以配制50克10%氯化钠溶液为例)。
(1)计算: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需氯化钠5克,需水45克。
(2 )称量和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5克氯化钠,放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看成1克/厘3,用量筒量取45毫升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装瓶和保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标签向外)。
误差分析:
(1)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
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药品、砝码放反(称量时使用游码),使药品称量质量偏小。
②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使水量取多了。
③烧杯不干燥,原来内部就有一些水
④固体药品不干燥或含有杂质等。
⑤称量好的固体药品向烧杯内转移时,一部分不小心撒在烧杯外面 了。
(2)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
①天平使用不正确,如称量前没有调平衡,指针偏右,导致药品称量偏多。
②砝码已生锈。
③量取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使水量取少了。
④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一部分洒在外面等。
2.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
(一)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2)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时先使试管倾斜,把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或将试管水平放置,将固体粉末放在纸槽上,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竖立起来。
(3)块状固体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操作时先把试管横放,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人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试管的底部,以免打破试管。(4)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二)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广口瓶、细口瓶等都经过磨砂处理,目的是增强容器的气密性。
(1)取用不定量(较多)液体直接倾倒。
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①细口瓶的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品)。
②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并且缓慢地倒(防止药液损失)。
③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防止药液流出腐蚀标签)。
④倒完液体后,要立即塞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向外面(防止药品变质)。(2)取用不定量(较少)液体一使用胶头滴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①应在容器的正上方竖直悬空滴人。
②胶头滴管不要接触容器的器壁(防止污染试剂)。
③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④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但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冲洗,也不能交叉使用。(3)用量简正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首先应根据取用液体的量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简,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中,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注意:眼睛要与液面层的下沿相平,所选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并且越接近越好,以减小误差)
二.课堂练习(较为简单,不做分类)
1.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5g 。
(2)D操作应选用 50 mL的量筒(从10mL、5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造成对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误差(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偏低 ;
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偏高 ;
③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 无影响 。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2)根据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以及操作所引起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50g×10%=5g;
(2)经计算所需水的质量为50g﹣5g=45g,合45mL,量筒的选用采用就近原则,所以D操作应选用50毫升的量筒;
(3)①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则实际氯化钠的质量小于2.5g,使用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低;
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小于47.5mL,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偏高;
③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故答案为:
(1)5g;
(2)50;
(3)①偏低;
②偏高;
③无影响。
2.如图是小明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 18.5 g。
(2)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⑤③①④② 
(3)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 15g,游码的读数为 3.5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 11.5 g.若所量取的水的质量没有错误,实际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4% 。
(4)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蔗糖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B 
A.增加适量蔗糖固体B.减少适量蔗糖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D.移动游码。
【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可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要的溶质的质量。
(2)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
(4)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药品质量大于砝码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的质量为100g×18.5%=18.5g。
(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蔗糖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蔗糖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⑤③①④②。
(3)图③中砝码和蔗糖的位置放反了;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质量=15g﹣3.5g=11.5g。
这样配制的蔗糖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是×100%≈12.4%。
(4)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说明蔗糖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蔗糖,直至天平平衡。
故答案为:(1)18.5;(2)⑤③①④②;(3)11.5;12.4%;(4)B。
3.实验室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小明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  托盘天平的砝码和称量物位置颠倒 (填序号)。
(2)改正错误操作后,在称量10克食盐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要进行的操作是  减少氯化钠的质量 。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①③ 。
①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
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分析】(1)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
(2)根据在称量10克食盐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大于10g进行分析;
(3)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有:溶剂质量增大或溶质质量减少进行分析。
【解答】解:(1)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③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2)改正错误操作后,在称量10克食盐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大于10g要进行的操作是:减少氯化钠的质量;
(3)①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水的实际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
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水的实际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错误;
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不会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故错误。
故选:①③。
故答案为:(1)托盘天平的砝码和称量物位置颠倒;
(2)减少氯化钠的质量;
(3)①③。
4.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Ⅰ)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每10g为一份,分成若干份备用。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20℃ 20℃ 80℃
固体种类 冰糖 冰糖 冰糖 冰糖(块状) 冰糖 食盐 冰糖
固体质量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溶剂种类 水 植物油 水 水 水 水 水
溶剂质量 50克 50克 2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有  ABDEF ,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CEFG 。(填编号,可多选)
A.温度
B.固体种类
C.固体质量
D.溶剂种类
E.溶剂质量
F.固体颗粒大小
G.是否搅拌
(2)在实验①②③⑤⑦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除④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  溶解速度更快 。
(3)比较⑦和  ⑤ ,可知该实验组是探究  温度 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分析】(1)根据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来分析;
(2)根据加快溶解速率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实验对比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1)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有温度、固体种类、溶剂种类、固体颗粒大小、溶剂质量、固体颗粒大小;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质量、固体颗粒大小、固体质量、是否搅拌;故答案为:ABDEF;CEFG;
(2)在实验①②③⑤⑦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冰糖(除④外),而不使用块状冰糖的优点在于溶解速度更快;故答案为:溶解速度更快;
(3)比较⑦和⑤,可知该实验组是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故答案为:⑤;温度。
5.为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小乐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实验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A B C D E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60℃
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水 水
溶剂质量 20克 20克 10克 10克 10克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食盐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10克
剩余固体质量 3.8克 10克 X 6.4克 0克
(1)写出第二组C中X的数据: 6.9 克。
(2)根据上述的设计,小乐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和  溶剂种类和固体物质的种类 。
(3)分析A组、C组和E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分析】(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
(2)根据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在第一组实验中只有溶剂不同,其它条件都是相同的进行分析;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发现,20℃时20g水中最多溶解10g﹣3.8g=6.2g硝酸钾,故10g水中最多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6.2g=3.lg,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3.1g=6.9g;
(2)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在第一组实验中只有溶剂不同,其它条件都是相同的,所以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溶剂种类,故填:溶剂的种类;根据题干可以知道第一组实验研究的因素是溶剂种类对固体溶解性的影响,而第二组只有溶质的种类不同,从而溶解的质量不同,所以第二组研究的是溶质的种类对固体溶解性的影响的,比较第二组和第三组的数据可以知道,在不同的温度下相等质量的水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不同,所以可以得出温度也可以影响固体物质的溶剂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选项,研究的影响因素除了温度外,还包括的因素有溶剂种类和固体物质的种类;
(3)分析A组、C组和E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故答案为:(1)6.9;
(2)溶剂种类和固体物质的种类;
(3)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配制10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1)计算:小明配制100克10%食盐溶液,需要食盐为  10 克;
(2)称量和溶解;小明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食盐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如右图),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向左盘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
(3)若小明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下列情况,则会导致配制的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的是  ①③ 。(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在烧杯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几滴
③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2)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导致配制的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是溶质少了或溶剂多了进行分析。
【解答】解:(1)小明配制100克10%食盐溶液,需要食盐为100g×10%=10克;
(2)小明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食盐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说明砝码的质量大于氯化钠的质量,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向左盘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3)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
②溶液在烧杯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几滴,不会影响溶质质量分数,故错误;
③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导致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
故选:①③。
故答案为:(1)10;
(2)向左盘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3)①③。
7.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该过程如下所示,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25℃100g水①②③④⑤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1)这五种溶液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④⑤ 
(2)这五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为 ②⑤ .
【分析】溶质质量分数=×100%,根据计算公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解:25℃时,A的溶解度大于37.2g,因此100g水中加入37.2gA时,能够完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继续加入4.2gA时,由于30℃时,A的溶解度是41.4g,因此②形成饱和溶液,并且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①,升温至60℃时,A的溶解度是55.2g,A物质继续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并且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②,加入9gA时,形成的仍然是不饱和溶液,并且溶质质量分数大于③,降温至50℃时,形成饱和溶液,并且溶质质量分数和④相等,因此这五种溶液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④⑤,属于饱和溶液是②⑤.
故填:④⑤;②⑤.
8.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玻璃棒 。
(2)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12 g。
(3)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约为1g/cm3)  18% 。
(4)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BD 。
A.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
C.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
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分析】(1)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所需仪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
(3)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4)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若按图2操作,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质量=10g+5g﹣3g=12g.
(3)该实验小组原计划所取氯化钠的质量为15g+3g=18g;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读数如图3所示(即量取水的体积为82mL=82cm3,其质量为1g/cm3×81cm3=82g),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8%.
(4)A.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
C.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
(1)玻璃棒;
(2)12;
(3)18%;
(4)ABD。
9.小明在室温20℃时探究硝酸钾(KNO3)溶于水情况,他进行了如下实验:A烧杯盛有20mL水。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10℃ 20℃ 60℃ 100℃
溶解度/g 20.9 31.6 110 246
整个过程溶剂量不变,根据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1)A→B、B→C操作中需要用  玻璃棒 (填一仪器名称)。
(2)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CE (填字母)。
(3)在B、C、D、E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是  B (填字母)。
(4)现在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必须控制在范围中  60℃~100℃ 。
【分析】(1)根据A→B、B→C需要进行溶解,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10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6g,进行分析解答。
(3)在B、C、D、E中,溶剂的质量相等,根据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A→B、B→C需要进行溶解,操作中需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20mL水(合20g)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6.32g;10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6g,则20℃时,20mL水(合20g)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9.2g;则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CE。
(3)在B、C、D、E中,溶剂的质量相等,CE为20℃时的饱和溶液,D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最多,B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最少,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是B。
(4)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设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x,则×100%=60%,x=150g,则温度必须控制在范围中60℃~100℃。
故答案为:
(1)玻璃棒;
(2)CE;
(3)B;
(4)60℃~100℃。
三.课后练习
1.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B操作中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中加入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减少氯化钠 。
(2)D操作应选用 100 毫升的量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
(3)E操作的作用是 加速溶解 。
(4)配制好的上述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B 
①加入5克氯化钠固体 ②把水蒸发掉25克
③加入6.25克氯化钠固体 ④把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分析】(1)根据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取用的氯化钠多进行分析;
(2)根据量取的液体体积选择适当的量筒进行分析;
(3)根据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即可.
【解答】解:(1)50g×10%=5g,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说明取用的氯化钠多,需要减少氯化钠;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可计算出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5%=2.5g,水的体积为47.5mL.量筒的选用采用就近原则,所以D操作应选用100毫升的量筒,量筒读数要平视量筒凹液面的最底部;
(3)使用玻璃棒搅拌能加快溶解;
(4)若采用加氯化钠的方法,设需要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x,则
x=6.25g
若采取蒸发水的方法,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y,则
=20%
y=25g
故填:B;
故答案为:
(1)减少氯化钠;
(2)100;
(3)加速溶解;
(4)B.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填选项)  B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A.①⑤③⑥②④
B.①⑤②③⑥④
C.①②③⑤⑥④
D.①⑤②⑥③④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2)正确配制该溶液应称量氯化钠固体  2.5 克;
(3)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  取出适量氯化钠 ;
(4)经检测,配制好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  BD (填选项)。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分析】(1)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2)正确配制该溶液应称量氯化钠固体是50g×5%=2.5g。
(3)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说明氯化钠偏多。
(4)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导致质量分数偏小。
B.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导致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大,进一步导致质量分数偏大。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进一步导致质量分数偏小。
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导致质量分数偏大。
【解答】解:(1)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故答案为:B。
(2)正确配制该溶液应称量氯化钠固体是50g×5%=2.5g。
故答案为:2.5。
(3)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说明氯化钠偏多,接下来的操作是取出适量氯化钠。
故答案为:取出适量氯化钠。
(4)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导致质量分数偏小,该选项不正确。
B.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导致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大,进一步导致质量分数偏大,该选项正确。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进一步导致质量分数偏小,该选项不正确。
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导致水的质量偏小,进一步导致质量分数偏大,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D。
3.用食盐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实验操作流程如图:
(1)指出上图实验中的一处错误: 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右物左码 ;
(2)下列由于操作不当或仪器、药品等自身原因造成配制得到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①② (选填序号)。
①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
②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③食盐完全溶解后将溶液转移至细口瓶中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分析】(1)根据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溶质质量和溶液的改变可以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分数偏差进行分析.
【解答】解:(1)依据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可知,实验中的一处错误是: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右物左码;
(2)①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溶剂质量增大,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
②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溶剂质量增大,质量分数偏小,故正确;
③食盐完全溶解后将溶液转移至细口瓶中时,有少量溶液洒出,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故选:①②.
故答案为:(1)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右物左码;
(2)①②.
4.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1)D操作应选用量程为 50 mL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
(2)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
(3)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BEF 。
A.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配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
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E.将量好的水从量筒里倒入烧杯时,量筒内壁有少量的水残留。
F.称量食盐时使用锈蚀的砝码
【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2)E操作是溶解操作,进行分析解答。
(3)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 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5%=2.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故所需水的质量为50g﹣2.5g=47.5g(合47.5mL);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应选用50量筒量取47.5mL水。
(2)E操作是溶解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3)A.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配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E.将量好的水从量筒里倒入烧杯时,量筒内壁有少量的水残留,会造成实际所用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F.称量食盐时使用锈蚀的砝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故答案为:
(1)50;
(2)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3)BEF。
5.小科同学在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填字母)  BC ;
(2)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加速溶解 。
【分析】(1)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天平使用时应该左物右码进行分析;
(2)根据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进行分析。
【解答】解:(1)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天平使用时应该左物右码,所以操作错误的步骤是BC;
(2)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故答案为:(1)BC;
(2)搅拌,加速溶解。
6.如图是小岩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如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②⑤①④③ 。
(2)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2,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18.2 。
(3)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163.8mL (水的密度为1g/mL)。
(4)小岩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若最后配成的溶液质量分数小于10%,可能的原因是  ②③④⑤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盛放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④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⑤称量氯化钠质量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
【分析】(1)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分析;
(2)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分析回答;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计算;
(4)根据配制的过程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解答】解:(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因此顺序为:②⑤①④③。
(2)根据称量物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则称取得NaCl质量为:10g+5g+3.2g=18.2g。
(3)所配溶液的质量为:=182g,所以需要水的质量是182g﹣18.2g=163.8g,水的密度为1g/mL,即需要水的体积为163.8mL。
(4)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会造成溶剂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③盛放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会造成溶剂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④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会造成溶质质量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⑤称量氯化钠质量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1)②⑤①④③;
(2)18.2;
(3)163.8mL;
(4)②③④⑤。
7.科学兴趣小组需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示意图:
(1)配制该溶液需要食盐  6 克;
(2)用上述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④②①⑤③ ;
(3)若步骤B称量时出现了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  左侧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
(4)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2%,其原因可能有  ABD  (填序号)。
A.所用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将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时,还有部分氯化钠固体粘在纸上
E.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进试剂瓶时,有溶液洒落
【分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考查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
(3)根据天平使用规则分析回答此题;
(4)根据溶质质量减少或者溶剂质量增加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需要食盐的质量=50g×12%=6g;
故答案为:6g。
(2)配制溶液时首先选择药品,然后计算进行称量,接着放入烧杯,量取液体进行搅拌溶解,所以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故答案为:④②①⑤③。
(3)指针偏右说明氯化钠质量偏小,因此需要加入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故答案为:左侧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
(4)A、氯化钠固体含有杂质,说明氯化钠质量减少,造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选项A符合题意;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造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选项B符合题意;
C、水倒入烧杯时有洒落,则造成水的体积减小,造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未全部转移入烧杯,造成溶质质量减小,造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选项D符合题意;
E、配置好的溶液洒落不影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选项E不符合题意;
故选:ABD。
8.实验室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小金同学准备配制10%的食盐(符号:NaCl)溶液,图甲是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示意图。
(1)小金配制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  ②⑤①④③ (填序号);
(2)称取食盐过程中出现了右盘高的现象,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⑥ (填序号),直至天平平衡;
①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②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③右盘中增加砝码
④右盘中减少砝码
⑤左盘中增加食盐
⑥左盘中减少食盐
(3)称量完成后,天平平衡时的状态如图甲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称取的食盐质量为  17.5 克;
(4)量取水的体积时,小金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分析】(1)小金配制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取药品、称量、把药品放入烧杯中、把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搅拌。
(2)称取食盐过程中出现了右盘高的现象,说明氯化钠偏多。
(3)称取的食盐质量为10g+5g+2.5g=17.5g。
(4)量取水的体积时,小金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解答】解:(1)小金配制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取药品)⑤(称量)①(把药品放入烧杯中)④(把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③(搅拌)。
故答案为:②⑤①④③。
(2)称取食盐过程中出现了右盘高的现象,说明氯化钠偏多,则接下来的操作是左盘中减少食盐,直至天平平衡。
故答案为:⑥。
(3)称量完成后,天平平衡时的状态如图甲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称取的食盐质量为10g+5g+2.5g=17.5g。
故答案为:17.5。
(4)量取水的体积时,小金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
故答案为:小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