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17《我们都是少先队员》第1课时(单元备课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17《我们都是少先队员》第1课时(单元备课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一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单元 一年级第四单元备课 主题 我们在一起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我们在一起”主题编排。主要由《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请帮我一下吧》《分享真快乐》《大家一起来合作》以及《我们都是少先队员》这五篇组成。《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知道如何主动融入大家,了解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了解共同玩耍对生活 和情绪的影响,有融入大家的能力;《请帮我一下吧》知道生活中大家应该互相关心和帮助的道理。能够通过移情感受他人的困难,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分享真快乐》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大家一起来合作》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创编韵律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都是少先队员》让孩子认识到做一名少先队员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帮助他人,团结同学。
课标要求 政治认同: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修养:懂礼貌,讲诚信,守约定,不撒谎,与同伴友好相处;法治观念: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健全人格: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责任意识: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有集体荣誉感,能够关心和帮助他人;
学情分析 知识经验:学生进入小学后,与人沟通,与人分享是一种必备的素质和能力。策略经验:学生有一定的分享经历。生活经验:多数孩子喜欢与他人分享,愿意参与同伴的群体活动。困难障碍: 学生大多有过分享的经历,但他们往往将“分享”定义为吃的、喝的、玩的等实物的分享,而没有意识到故事、歌声、经验、方法等都是可以分享的,自己也曾经与他人分享过。突破措施: 唤醒孩子们分享的经历和感悟,在活动中使学生知道可以分享的东西很多,感受“分享的魔力”,学习分享的方法和技巧。
单元目标 1.懂得在生活中应该互相尊重,养成明理乐群的好习惯;2.通过移情,感受他人的困难,关心他人,帮助他人;3.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4.学生提升主动合作的意识,懂得与身边的合作;5.懂得作为少先队员的义务和责任,在生活中帮助他人,团结同学;
教学重难点 1.懂得与他人相处时要互相尊重和理解,养成明理乐群的好习惯;2.通过情境分析和小组讨论,分辨出哪些困难应该向人求助,哪些事情应该自理;3.通过深入思考和讨论,懂得分享的意义;4.通过观看视频,以动物之间的合作引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让学生懂得生活处处有合作;5.引导学生分享入队的喜悦,学会珍惜、爱护红领巾,学习规范敬队礼;
闭环式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任务 针对单元总目标,制定本单元总任务:1.掌握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 2.学生体会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的道理;3.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获得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4.提高学生主动合作的意识,懂得与身边的合作; 5.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懂得作为少先队员的义务和责任;
要素分解 任务分解 完成闭环
学会交往 懂得在生活中互相尊重,学会交往;
乐于助人 感受他人的困难,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懂得分享 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学会分享;
善于合作 提高学生主动合作的意识,善于合作;
履行责任 懂得少先队员的义务和责任,主动履行责任;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 内容安排 目标达成
2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掌握交往方法
2 请帮我一下吧 乐于帮助他人
2 分享真快乐 懂得与他人分享
2 大家一起来合作 善于与他人合作
2 我们都是少先队员 履行少先队责任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17.我们都是少先队员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一课时 序号
内容分析 《我们都是少先队员》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5课。这一教育主题无论是在本单元还是全册,都有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因为少先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的活动又将伴随我们渡过整个小学阶段的生活,激励着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本课共有两个教学内容:“我们入队了”和“在队旗下前进”。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分成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我们入队了”。本课以“我们入队了”为话题,指导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分享入队后的喜悦和光荣的同时,增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教科书首先以图片的方式展现儿童加入少先队的仪式。每一个场景,是儿童真实生活的体现,与儿童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然后,以通页的方式引导发现“还可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行队礼。
课标分析 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维度具体要求政治认同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修养懂礼貌,讲诚信,守约定,不撒谎,与同伴友好相处。法治观念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健全人格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责任意识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有集体荣誉感,能够关心和帮助他人。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入队,对学生来说,是跨入小学大门后最值得骄傲和兴奋的事情。但一年级小学生对红领中意义的认识和少先队员的责任仍然停留在对榜样的崇拜和模仿上。因此,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让他们感知到少先队是光荣的组织,加入少先队是一件快乐又光荣的事。通过感受入队仪式的庄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也需要成长和进步。激发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热爱之情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自豪感,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积极向上。
学习目标 1通过入队仪式的场景图片,体会入队的喜悦和光荣,激发学生对少先队的热爱之情。2.通过辨析、同伴示范和动手实践等,学会珍惜、爱护红领巾。3.通过示范、小组讨论,知道如何规范敬队礼,什么时候敬队礼,增强一名少先队员的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难点:通过活动,提升对少先队的情感与认识,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积极向上。重点:引导学生分享入队的喜悦,学会珍惜、爱护红领巾,学习规范敬队礼。
课前准备 1.红领巾2.队徽板贴3.ppt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一、我们光荣入队了(目标1) (一)情感联接,感受光荣1.老师佩戴红领巾,情感联接。小结:能戴上红领巾,是每个学生的向往,是最开心的事情。板贴:队徽、我们光荣入队了2.小组比赛拼图,汇报拼出和少先队有关的图案。小结:这些图案,不仅有少先队的标志,还有少先队的活动。(二)重温仪式,感悟担当1.播放图片,重温入队的过程。2.再次体验宣誓的过程。师小结:看到你们紧握的拳头,听到你们响亮的声音,老师不仅感受到了你们入队时的喜悦,更感受到了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担当。 采访学生: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们举行了入队仪式,请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景。学生交流。 引导:那一天还有许多图案和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二、我会爱护红领巾(目标2) (一)红旗的一角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也是红旗的一角。过去就有不少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几个小英雄你们认识吗? 小结:我们现在能戴上红领巾,不仅仅表示我们是一名少先队员,还是对革命英雄的尊重,更是一种爱国行为。(二)我来辨一辨1.引导: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要怎样爱护胸前的红领巾?播放一组不爱惜红领巾的图片,学生辨析。2.采访学生:说说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是怎样爱护红领巾的。小结:红领巾是我们的标志,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引导:在这些情境下,我会怎样爱护红领巾。情景一:地上有红领巾,你会怎么做?情景二:上体育课的时候,我们的红领巾怎么办?(三)动手做一做引导:我们也来整齐地叠一叠红领巾。1.播放叠红领巾的视频。学习叠红领巾的方法。2.小结:读一读爱护红领巾的儿歌。 连一连人物和事情。学生辨析以下图片是否正确,说出原因。同时说明在平日的生活中自己是怎样爱护红领巾的。学生动手做一做,把红领巾叠整齐 预设:如遇到不会的地方,可以讲相关的故事。可以出示班级第一批入少先队的学生,自己平日是如何爱护红领巾的,引导其他学生找到思路。出示榜样图片,夸一夸同学爱护红领巾的好方法。不会叠的,老师可以单独指导也可以同桌互相帮助学习。
三、我会庄严敬队礼(目标3) (一)规范敬队礼1.敬队礼的意义。2.教师示范敬队礼。3.课件进一步规范敬队礼的动作。4.全班敬队礼。(二)什么时候敬队礼1.小组讨论,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敬队礼。2.汇报。3.小结:出示图片,什么时候敬队礼。 现场反馈投影,学生观察,夸一夸谁的敬礼姿势最标准,评一评谁的姿势还需要改一改。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细心爱护自己的红领巾,规范地敬队礼,是每一位少先队员的应该掌握的本领。少先队员还有许多优秀的品质,我们一起去日常生活中找一找吧!1.你发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小结:加入少先队,不仅仅是一份光荣,也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2.教师准备一张海报大小的“我是光荣少先队员”的空表格,随机提炼书写,课后整理成成长记录表发给学生。3.课后作业。完成一份“我是光荣少先队员”的成长记录。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在少先队组织的活动中去学习本领,展示自己的特长,为红领巾增添光彩。 学生交流可以怎样做到这几点品质。 教师评价点拨提升,提炼出责任、担当。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 作业类型 对应目标 作业时间
见到老师敬队礼,升旗时系好红领巾 活动性作业 目标2、目标3 5分钟
完成一份“我是光荣少先队员”的成长记录。 拓展性作业 目标3 10分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