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教学设计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这些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为主的音乐审美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愉悦地感受和体验。(二)理论依据:以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建构新的经验”为理依据来组织教学。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1.对作品音乐风格的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为进行曲风格,热情奔放,雄壮有力。2.音乐乐段分析由管乐演奏。作品集中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势不可挡、勇往直前的军威。全曲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C)写成。乐曲开始是简短的、号角式的引子,同音重复和铿锵的节奏使人振奋:??第一部分(A)的4个乐句,基本上是采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手法发展而成的,连续的切分节奏使曲调具有坚韧的性格,象征着人民军队刚毅沉着地行进在祖国大地上。第一句和第三句完全重复。第二部分(B)的第一、二乐句,是第一部分第一乐句的变化反复,接着出现了连续上行的自由模进,把歌曲推向第一个高潮:第三部分(C)的开始,出现了戎马倥偬中的抒情音调,使乐曲更具革命乐观主义的色彩:接着,以这个乐句为基础,并结合引子的音调、节奏,推出排山倒海般的豪壮音调,在奔腾向前的气势中结束全曲,从音乐形式和学习内容来讲,本课属于“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表现。通过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绪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3.词曲作家分析郑律成(曲)(1914.8.13 - 1976.12.7)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他被誉为“军歌之父”。代表作:《延安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公木 (词)(1910年-1998年),原名张永年,是中国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代表作:《英雄赞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二)学生情况分析1.对识读乐谱方面。教学对象是本校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以及附点音符,切分音。在识谱方面,也应该能根据移动d的位置找到音阶的各音。2.对音乐风格方面学生在以前已经聆听过进行曲,摇篮曲风格的乐曲,能够分辨出来。3.对乐器的掌握学生欣赏过一些管弦乐曲,知道管乐器的分类,能听辨出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知道一些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课堂教学以“实践活动式”为基本方式,通过唱主题旋律进行识读乐谱能力的训练;通过听乐曲、唱主题旋律、拍手、律动、看视频等方法加强学生对乐曲欣赏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师出示音乐主题的乐谱后,要求学生识谱,按节奏念谱,随琴唱谱等手段练习识读乐谱。(四)技术准备1.制作PPT幻灯片。2. 制作歌谱3.下载《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视频。4.截取音乐片段。(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1.学生已经学习了移动d的知识,应该能根据d的位置认识歌谱。但是识谱教学一直是课堂的难点,学生可能出现不能快速唱下歌谱的问题,所以我准备了字母谱,帮助学生快速唱谱。还让学生以哼唱的方法代替歌谱,降低演唱的难度。2.学生作过一些简单的律动,喜欢随音乐做动作,有较强的表现欲。本课要求学生随音乐踏步。学生都会踏步,但是会出现步伐不整齐,速度不一样的情况,教师可在前面示范,也可加入喊号。帮助他们整齐步伐。3.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进行曲风格的乐曲,知道它的风格特点。3、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情绪,了解当代军人那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特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聆听乐曲,演唱主题音乐、拍手、踏步、体验、探究等方法,欣赏音乐。2.通过对比旋律、分析乐谱了解音乐创作的手法。(三)“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聆听乐曲,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分辨拍号,感受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区分乐曲段落。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感受《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雄壮有力情绪特点。2.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了解进行曲在节奏、速度、情绪、节拍上的主要特征。区分乐曲段落。(二)教学难点唱好切分音。五、教学过程一、进行曲导入活动1.1听一段乐曲。你觉得是否熟悉?知道是什么名称吗?活动1.2 我们来模仿运动员进场时的情景,随着音乐踏步,感受进行曲的特点。活动1.3 听一首乐曲,根据刚才说的进行曲的特点,分辨这首乐曲是不是进行曲风格。(这首乐曲的名称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活动1.4 这首乐曲本身是一首歌曲,我们来听一听。活动1.5 《军歌》不仅能整齐步伐,还能鼓士气、壮军威,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阅兵仪式上,他们飒爽英姿,迈着坚定整齐的步伐接受着人民的检验。背景音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活动1.6 让我们来听一听管乐演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来感受管乐带给我们的震撼。二、欣赏第一部分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段欣赏,感受作者是如何运用不同音乐手法来创作这首振奋人心的乐曲的。活动2.1 .欣赏第一部分,边听边分析问题。乐曲由几句组成?每句有几个小节?活动2.2认第一句歌谱。先认念出来,分析音列,跟老师琴模唱出来。出现错误时分析节奏,再唱一遍活动2.3认第二句歌谱。新出现了哪个音?分析和第一句有相同的小节吗?随琴模唱。活动2.4分析第三句歌谱。和那句歌谱相同?唱一遍。活动2.5认第四句歌谱,跟老师琴唱一唱。活动2.6完整演唱主题,分析这段段大量运用了什么节奏型?(附点和切分节奏)刚才说了这首乐曲是管乐合奏,谁还记得,管乐可分为几类?(铜管、木管)活动2.7 听2段音乐,分析哪段是铜管乐,哪段是木管乐演奏的,音色上有什么不同?活动2.8在这段音乐中,既有铜管,又有木管乐器,听辨铜管,木管主奏的地方。木管乐器主要出现在什么地方?用动作表现出来。三、欣赏第二部分活动3.1听一遍音乐。这里有没有铜、木管交替出现的乐句?活动3.2之后音乐是怎样发展的?音高,力度等?(教师弹琴)越来越高,强。活动3.3 这样把音乐推向了高潮,为了表现这种高潮,演奏中加入一种声音,听是什么声音?(拨)。 再听,出现在哪个音上了?活动3.4随音乐拍拍子,听到最高音处,使劲拍一下手,模仿打钹。活动3.5找一个学生打击钹,其余学生拍手。活动3.5 看这一断大量运用了什么节奏型?活动3.6乐曲大量运用了什么节奏?四、欣赏第三部分活动4.1听音乐,你觉得步伐感最强的地方在哪?活动4.2让我们也跟随音乐迈起坚定的步伐踏踏步。活动4.3 看歌词,听歌曲C段,你觉得前两句用哪个动作能表现“听”这个词?做一做。活动4.4 随音乐做动作。活动4.5乐曲大量运用了什么节奏?分析:整首乐曲大量运用了切分音节奏及附点音符这种特殊的节奏,想要表达一种什么心情呢?想想什么时期?人们心情怎样?(推动性的节奏,表达迫切的心情)活动4.6完整聆听乐曲,听到什么就自由做动作。五 、知识拓展活动5.1这样一首坚毅豪迈,热情奔放的乐曲,它的曲作者是谁呢?作曲:郑律成,中国优秀作曲家,创作了大量军队歌曲,被誉为“军歌之父”。编曲:罗浪,他是当代出色的革命音乐家和指挥家,新中国军乐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曾为《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东方红》等经典乐曲改编和配曲。课前我让大家搜集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的知识,谁给大家介绍一下?活动5.2找学生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活动5.3找学生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军旗、军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的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的武装力量,不仅在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保卫着我们的祖国,就是在这和平年代,同样守护着我们。每当灾害到来,不管是地震,洪水,雪灾,我们的军人会义无反顾的冲到前线救死扶伤,保卫人民的安全。活动5.4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聆听这豪迈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七、教师总结 。我们欣赏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对进行曲又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感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的英雄品质。希望同学们继承,发扬这种精神,为祖国贡献力量。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本课评价方式主要是教师评价,教师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1.演唱:优秀:能准确流畅地演唱主题旋律。良好:能比较准确地演唱主题旋律。合格:能够演唱主题旋律。2.听辨:优秀:能准确听辨主题旋律及音乐的情绪,力度。良好:能听辨主题旋律及音乐的情绪,力度合格:能听辨音乐的情绪,力度。七、教学设计特色说明1.《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乐曲雄壮有力,坚定豪迈。我带领学生通过分析不同部分音乐的节奏、节拍特点、力度、速度、乐曲风格特点,分部分欣赏乐曲,并总结出曲式结构。2.乐曲的主题旋律坚定有力,我带领学生练唱主题旋律,让学生熟记旋律。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本课以欣赏乐曲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听乐曲、唱主题旋律、演奏打击乐器、拍手、踏步、看视频等方法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从而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来。主题音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