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4.4《 地壳运动》同步作业一、选择题1.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的悬崖中看到了一条条有各种贝壳和鹅卵石的条形岩石层,非常的诧异。由此可以说明( )。A.古人类曾把贝壳带到太行山的悬崖上B.贝壳等生物曾经生活在高山上C.这里发生过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2.发生地震时比较合适做法是( )。A.收集财物,收拾物品 B.震时躲避,震后撤离C.惊慌失措,大喊大叫3.环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地震活动最频繁,因为该地区处在( )。A.海水较浅区域 B.板块交界地带 C.板块中心地带4.若突发泥石流,你恰好在泥石流流经的路上,应该沿( )的方向逃生。A.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B.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C.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5.地震是世界上危害和影响很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岩浆受热 B.地壳运动 C.人的活动6.泥石流的灾害特点是( )。A.会流动,流经区域被夷为平场B.大地摇晃、房屋倒塌C.岩浆喷涌、烟云笼罩7.下面地质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A.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 B.三峡大坝一—防御洪水C.砍伐森林——防治滑坡二、填空题8.地壳运动构造着地表形态, 和 都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9.地壳主要由 、 、 三大类岩石构成。 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10.高大的山脉、辽阔的草原、凹陷的盆地、深深的海沟等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 的结果。11.地壳越往深处 越高 越大。 岩浆受到挤压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往往会喷出地表形成 。三、判断题12.地壳运动不仅会形成山脉,还会形成海沟。( )13.地球的地壳是静止不动的。( )14.地球上沧海桑田的演变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15.地球上的高山、平原、盆地、峡谷都是地壳的运动的结果。( )四、简答题16.地震是一种对人类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地震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如果发生地震,我们在室内应该怎么办呢?17.从下列词汇中选词填空地形 风化 火山 地震(1)导致岩石粉碎、崩解和分裂的过程叫做( )。(2)发生在地壳范围内的迅猛剧烈的运动,叫做( )。(3)地球表面的地表形态叫做( )。(4)( )活动与地壳和地幔的运动有关。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1.C【详解】地球上,地形地貌的形成和重塑有两个原因,内力作用造成高山盆地,使地面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破坏高山、填平低地,使地面趋于平夷。螺蚌壳和鹅卵石是在水里才有的。而现在却出现在了太行山的悬壁,只能说明,以前这里曾是大海,后来发生地壳运动,这里的地层不断抬高,渐渐地这里由海洋变成了悬壁。故选C。2.B【详解】当地震发生时,遵循“先逃后躲”的原则,首先要就近躲避,地震后马上逃到安全的地方,勿靠近围墙,根据正确的指示采取行动,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积极寻找食品、水,节省体力,延长生命,等待救援,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B是正确的选项;AC错误,不利于保护自己。3.B【详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环太平洋沿岸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地带,所以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地震活动最频繁。4.C【详解】当滑坡体下滑时,应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上跑;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时,立即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安全地带逃跑。在泥石流流通区两岸和泥石流注入主河道的对岸处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A、迎着泥石流的方向跑很容易被泥石流掩埋,是错误的逃生方法,故A错误;B、泥石流前进速度很快,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很难逃生,故B错误;C、泥石流向下运动,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是正确的逃生方法,故C正确。5.B【详解】地震是世界上危害和影响很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当断裂的岩石沿着断裂形成的裂缝移动时,大地就会晃动,这就是地震。6.A【详解】泥石流是指在山谷或其他深壑、陡峭区域,由于大雨、暴风雪或因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形成的携带大量泥沙和岩石的洪流。泥石流会流动,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A是正确的选项;B是地震的特点,C是火山喷发的特点。7.C【详解】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分析选项可知,西北防护林有利于防御风沙,三峡大坝有利于防御洪水,AB观点正确;欲伐森林,会导致滑坡,C地质灾害与防灾措施对应错误。8. 地震 火山喷发【详解】大部分的地表形态的变化确实是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但有时候地壳变动引发的地震和火山爆发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也能改变地表形态。9.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地壳运动【详解】该题属于记忆性知识点。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石构成。地壳运动构造着地球的地表形态地壳运动也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10.地壳运动【详解】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高大的山脉、辽阔的平原、凹陷的盆地、深深的海沟等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地壳运动)和外力(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11. 温度 压力 火山【详解】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12.√【详解】地壳运动是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13.×【详解】地壳自形成以来就在持续不断地运动着,只不过运动的速度很慢,平时难以察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海洋在地壳运动中也有可能成为陆地,陆地也有可能变成海洋,这说明地壳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地壳运动也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题干错误。14.×【详解】“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题干错误。15.√【详解】地表的变迁有些是突发的(如地震、火山爆发、大陆板块的移动),而有些变化则会很缓慢(如高山的隆起和消蚀)。本题考查地壳运动。地壳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运动缓慢,经过漫长的时代变化才形成了现在的模样。地球上的高山、平原、盆地、峡谷都是地壳的运动的结果。16.(1)不要惊慌;(2)躲在能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保护好头部、眼睛和口鼻,不要随意变点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以免门变形打不开而困在里面。地震时,不要乘坐电梯。【详解】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熄灭炉火,切斯电源;要躲避在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侧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17. 风化 地震 地形 火山【详解】此题是对概念的区分,导致岩石粉碎、崩解和分裂的过程叫做风化;发生在地壳范围内的迅猛剧烈的运动,叫做地震;地球表面的地表形态叫做地形;火山活动与地壳和地幔的运动有关。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