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牧童谣》教学设计执教教师:张婵娟教学内容:歌曲《牧童谣》教材分析:歌曲《牧童谣》是一首湖北民歌,4/4拍子,五声商调式。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天上太阳放光明和地上草儿青又青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词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简单易学,利于传唱。也方便学生编创回答式的歌词。教学方法:讲授法、听唱法、情景教学法。教学准备:电子琴、PPT、多媒体音乐课件。教学目标:1. .通过演唱歌曲,学生能够对 “mi,sol,la,”的音高有所感知。2. 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体验歌曲如画般的美好意境。3.能够风趣、准确的演唱歌曲,唱出湖北民歌的这种味道。教学重点:能够用风趣地情绪演唱歌曲。唱好歌曲《牧童谣》,感受歌曲情绪,深刻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唱准每一个音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聆听音乐《牧童短笛》进入教室。(设计意图:在优美音乐声中进入课堂,创设轻松、自由、惬意的课堂氛围。)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样子很特别的客人,你们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吗?2、发声练习,(1)PPT出示mi.sol.la.认识mi.sol.la他们的名字真好听,让我们用歌声把他们的名字唱出来,好吗。① 5 5 6 ② 5 5 3 ③ 3 5 6 5 ④ 3 6 3 5另外,3、5、6我们还可以用手势来表示,老师示范,学生模仿。(2)PPT出示,学生随着老师跟着琴模唱:①5 5 5 5 6 —②5 5 5 5 3 —二、学唱歌曲过渡语:你们的声音真好听,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牧童谣》,PPT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牧童谣的意思就是放牧牛、羊的小孩唱的歌谣。1、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吧。畅言播放《牧童谣》2、聆听范唱后。提问: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学生复述歌词。还有哪些内容我们没有说出来呢,请同学们再听一遍,学生复述歌词。3、老师介绍歌曲。歌曲《牧童谣》是一首湖北民歌,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天上太阳放光明和地上草儿青又青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词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简单易学,很有趣味性。学生观看屏幕,师问:你们的回答真准确,那我们来看看这首歌曲一共有几段歌词呀? 对,一共有5段。我们先看前四段歌词,在1—4段的歌词当中除了出现一些问和答,还出现了一些“那斯那斯嗨”这样的语句,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意思?生:想师:这呀是一种湖北方言,在这里作衬词用,衬词,放牧时的吆喝声;没有实际的意思。4、学习歌词Ppt出示歌词,先教学生有节奏的读一读。前面四段老师和你们分开来读,仔细听好了,第一段和第三段老师读的是好玩的衬词,你们读的是歌词,第二段和第四段你们读好玩的衬词,老师读歌词,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1)学习前四段歌词Ppt分别出示一到四段歌词师生对说歌词,每段3遍。(2)学习第五段歌词这第五段是对上面的总结,先听我读一读吧,学生练习读歌词3遍。5、学习歌曲让我们完整的再听一遍歌曲吧,注意熟悉歌曲的旋律。(播放畅言)(1)学习前四段下面我们做一个曲调接龙的游戏吧,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一,三段老师先唱,二四段学生先唱)各两遍。完整唱前四段。同学们太棒了,很快学会了前面的四段,下面请听老师为你们唱一下第五段。(2)、学习第五段老师逐句教唱。三、感受与表现1、完整演唱歌曲。用稍快一点的速度更能表现小牧童快乐的心情。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已经能够感受到小牧童快乐的心情了,你们也和小牧童一样很快乐。2、男女生对唱,一段一段来,最后一段齐唱。交换角色再唱。3、解决问题——纠正——演唱巩固。4、情绪处理:那——要唱清楚;嗨——要保持住。5、跟伴奏最后来一遍。注意听清前奏和间奏6、表演歌曲。下面让我们来活动活动吧,全体起立。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湖北的民歌《牧童谣》,认识了三位特殊的客人,他们的名字分别叫mi,sol,la,下课以后记得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