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放牛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放牛歌》2.认识双响筒及了解正确演奏方法。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和掌握双响筒高低音色的表现效果,并能为歌曲伴奏。2.能用愉悦的情绪,轻松自然的声音来唱准、唱好歌曲《放牛歌》。教学重点、难点1.唱准反复记号内的不同旋律。2.能用双响筒、木鱼、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同学 们 好 , 老师 您 好。二、音乐律动师:欢迎大家来到音乐的殿堂,在我们讲新课之前,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跳一支动感的舞蹈好吗?(好)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小手叉腰,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向快乐出发吧!(幻灯片出示图片1)三、新课1.导入:伴随着欢快的旋律,我们来到了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到处充满了生机,远处我们看看是谁来了?(出示图片2)(小牧童)奥,原来是小牧童骑着牛儿唱着歌儿向我们走来了。你们听……(播放音乐)2.初听感受同学们听了小牧童的歌声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愉快的、欢快的)3.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放牛歌。4.复听并小声的哼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下面就让我们跟小牧童一起轻轻的唱一唱这首歌好吗?生 : 边唱歌曲边做拍手拍腿的节奏。5.熟悉歌词笛声悠悠,歌声飞扬,小牧童都唱了些什么呢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幻灯片图片3-5)学生边看图片变跟老师读歌词6.分句学唱歌曲(1)省略间奏,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出示图7)小牧童的歌声这么好听,你们想学吗?(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歌曲。(2)牛儿在蹚水时,特别的小心,所以这一句应该这样唱“骑着牛儿蹚着水”请同学们跟老师唱这一句。(3)完整的演唱第一段歌词7.突破重点与难点(1)简介跳跃反复记号作用同学们我们在唱到第一段结尾处你们看到了带有两座小房子的音乐记号了吗?这个音乐记号叫作跳跃反复记号,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详细的学习,今天老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这首歌曲我们从头唱到房子①后,反复记号发出指令,要我们从头演唱,唱到房子①前时要跳过房子①接房子②里面的内容。(老师范唱反复的方法)比较两段歌词结尾处旋律的不同师弹琴让学生听辨别两部分结尾的不同,反复巩固练习。8.多种方式演唱歌曲四、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学生创编舞蹈,结合伴奏音乐师生共舞。(图片8)五、用打击乐器伴奏1.认识双响筒及基本演奏方法:(1)认识双响筒看到同学们这样热烈的气氛,有一个新朋友想加入我们热闹的情景中,为我们的放牛生活增添乐趣(出示图片9),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叫双响筒——是一种木制或竹制的圆筒形的打击乐器,我们观察一下,中间细是实心的,两头粗是空心的,演奏时左手握住中间的木棍,右手拿敲击的小木棒,敲击两侧的筒身。(2)师示范演奏讲解双响筒确定高音的两种方法。(3)请学生自己敲击一下,听听两边发出的声音一样吗?(高音用大×表示,低音用小×来表示,音色清脆、结实)(4)看黑板,用双响筒敲击节奏。(没有双响筒的同学模拟演奏方法)× × ×× × ||2.木鱼、三角铁(图片10)这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打击乐器:(1)木鱼:同学们还记得怎样敲吗?生:左手拿木鱼,右手拿木棰,尽量敲击木鱼的中间,这样声音才好听。(2) 学生练习敲击节奏× 0 × 0 ||(3)三角铁同学们还记得三角铁吗?它也来了。(边说边拿出乐器)同学们还记得怎样敲吗?三角铁发出的音长,节奏不易密,所以我们要这样边敲击边聆听,演奏姿势会影响音效。 谁来敲敲?(4)学生练习三角铁的节奏× × | 3.节奏练习(1)三角铁和木鱼合奏(2)三种打击乐器为歌曲间奏处伴奏(图片11——15)同学们敲得非常整齐,下面我们跟着音乐,看着老师指挥,一起来给歌曲伴奏。(3)播放歌曲伴奏,学生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在间奏处伴奏。4.分组表演,汇报。六、课堂小结学生归纳课堂上的收获,今天我们和小牧童体会了放牛的乐趣,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双响筒,还学会了乐器大合奏,收获可真不少。你们开心吗?七、聆听《郊游》走出音乐教室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下面就让我们骑着牛儿,蹚着水,赶着夕阳,回家吧。(播放图片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