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全音和半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理解全音和半音的概念,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2)能够熟练、准确地识别钢琴键盘上的全音和半音关系,在实际操作中迅速作出判断。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对比分析等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全音和半音的知识。(2)巧妙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切实加深对全音和半音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浓厚兴趣,充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音乐的强烈欲望。(2)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锐感知能力和高雅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全面、深入地讲解全音和半音的定义及鲜明特征,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2)精准区分全音和半音在钢琴键盘上的具体位置,通过反复练习强化记忆。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全音和半音在音乐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和创作实践加深体会。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一段旋律,如《小星星》,其中包含全音和半音的音程。2. 提问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是否感受到了音高的变化差异,比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觉得有些音之间的距离听起来更近,而有些音之间的距离听起来更远呢?”引发学生对音程关系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二)知识讲解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清晰的钢琴键盘图,详细介绍音名(C、D、E、F、G、A、B)和唱名(do、re、mi、fa、sol、la、si)。2. 讲解全音的概念:在钢琴键盘上,例如 C 键到 D 键,相邻两个白键之间夹有一个黑键,那么这两个白键之间的距离就是全音。3. 讲解半音的概念:像 E 键到 F 键,相邻两个白键之间没有黑键相隔,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半音。(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观察钢琴键盘,找出几组全音和半音的位置,进行标记和记录。比如 C D、D E 是全音,E F 、B C 是半音。2. 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一些包含全音和半音的简单旋律,如《欢乐颂》的片段,让学生通过听辨来判断是全音还是半音。(四)巩固练习1. 多媒体展示一些音符组合,如 C D、E F 、G A 等,让学生判断其中的音程是全音还是半音。2. 让学生在钢琴上自己弹奏一些包含全音和半音的简单旋律,如《两只老虎》的简化版,互相倾听和评价。(五)课堂总结1. 回顾全音和半音的概念、特征及在钢琴键盘上的位置。例如再次强调“相邻两个白键之间夹有黑键是全音,相邻两个白键之间没有黑键是半音”。2. 强调全音和半音在音乐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和应用。比如“在作曲和演奏中,准确把握全音和半音能让音乐更加丰富和动听”。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全音和半音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在后续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音乐知识。比如增加更多的听辨训练、创作小练习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