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欧姆定律第1节欧姆定律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章欧姆定律第1节欧姆定律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第五章 欧姆定律
§5.1 欧姆定律(课时1)
【课前自学】
1.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流的大小与 和 都有关。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 成正比;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 成反比。
2.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流成 。欧姆定律反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特别提醒
在使用欧姆定律时,要注意对应性,即I、R、U要对应同一状态的同一导体。
【合作学习】
例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 想】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 Ω、10 Ω、15 Ω),两只滑动变阻器(20 Ω 2 A、50 Ω 1 A),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
(1)根据图5.1-1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小明按图5.1-1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 。
(3)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
表一 表二
电压U/V 1.2 1.6 2.0 2.4 2.8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12 0.16 0.20 0.24 0.28 电流 I/A 0.30 0.15 0.10
(4)小红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 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 Ω、15 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
(5)小华在探究猜想③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成了实验探究。小华与小红的实验相比不同之处是: 。
【知识拓展】
(1)小明实验时选择的是 Ω电阻。
(2)小红实验时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 。
例2 关于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B.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C.电压一定时,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应用拓展】
1. 刘阳同学想利用图5.1-2所示给
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
的关系。
(1)在电压表尚未接入电路之前,已存在两处明显的连接错误,请你指出:
A:
B:
(2)假如错误已纠正,且原电流方向不变,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压表接入R1两端。
(3)在本实验中,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 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法。
(4)表中是刘阳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什么结论?写出简要的分析过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U/V 1.0 1.5 2.0 2.5 2.8
I/A 0.10 0.15 0.20 0.25 0.28
结论是:
理由:
2.对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因此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与该导体的电阻无关
C.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导体中的电流既与两端的电压有关,又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了探究,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一U关系图像,从图5.1-3中可以看出R1、R2的大小关系为 ( )
A.Rl>R2 B.RlC.R1=R2 D.不能确定
4.如图5.1-4所示表示了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由图中信息可知 ( )
A.导体的电阻为6欧
B.导体的电阻为1.5欧
C.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D.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
§5.1 欧姆定律(课时2)
【课前自学】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反比。
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2.欧姆定律公式: ,变形公式: 、 式中单位:I → ;U → ;R → 。
【合作学习】
例1 一个定值电阻接在4V电源上的电流是0.2A,如果接在电压为9V的电源上则电流是多少A?此时电阻是多少Ω?
【思路点拨】一个对象在多状态时,关键是找出不同状态间的“桥”,即不变量。此题是定值电阻即电阻不变,因此先算出电阻,运用欧姆定律知二求一。
例2 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5.1-5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
B.B导体的电阻为10Ω
C.A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A
D.B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6A
例3 如图5.1-6所示,两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1=8Ω,R2=4Ω,串联后接在电源上,电压表的读数为24V,则:
(1) 通过R1的电流度是_ ,通过R2的电流强度是 _ __。
(2) R1两端的电压是_ _,R2两端的电压是 。
【思路点拨】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结合串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特点及欧姆定律知二求一的特点,逐步解出结果。注意I、U、R必须是同一个元件的数据即物理量的“同物性”。
例4 如图5.1-7所示的电路里,电阻R1的阻值是20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当S1、S2都闭合时,干路中的电流是0.5A。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2。
【应用拓展】
1. 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如果电压增加到6V,导体中的电流是 ;如果电压减小到1.5V,导体中的电流是 ;如果电压为0V时,导体中的电流为 ,导体的电阻为 。
2. 一个100Ω的电阻接在某一电压下,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将另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该电源上,通过它的电流是 。
3.如图5.1-8所示是两电阻R1、R2的U-I图线,由图可知( )
A.R1=20Ω R2=10Ω B.R1=10Ω R2=20Ω
C.R1=30Ω R2=20Ω D.R1=20Ω R2=30Ω
4.如图5.1-9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是6V,两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1=8Ω,R2=4Ω,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那么R2两端的电压是 V,电路中的电流是 A。
5.有的小汽车前排座位中安装有高低档的电加热器,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5.1-10所示的电路图,其中R1=12Ω,R2=6Ω,闭合开关后,通过R1的电流为2A,求:
(1)R1两端的电压;
(2)通过R2的电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