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可爱的小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可爱的小象》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4课中的一首新歌,为了让学生能全面细致的感受、了解小象,在歌词上对于小象的外貌有了形象的描述。歌曲的旋律抒情而优美,节奏配合歌词的语气重音,词曲结合紧密,唱起来流畅上口。歌曲表达了傣族人民对于大象热爱的真挚情感。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上课也比较认真。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比男生要好。经过一个学期的反复强调,他们唱歌的习惯好了很多,基本上不会一开口就喊。慢慢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声音了,他们爱表现的心理还是比较强烈。他们不能长时间安静的欣赏一首乐曲,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是不够。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乐曲)时还是很有兴趣的。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具准备 电子琴 多媒体 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可爱的小象》,了解象有关的知识,了解象是人类的好朋友。引导学生热爱小象,热爱小动物与小动物成为好朋友。过程与方法:先通过体验性的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聆听、想象、模仿、分析,激发学生自主的思考;然后通过实验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练习、律动及创作;再通过语言性的教学方法攻破重难点;最后运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拓展思维,丰富课堂活动。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并能感受音乐的快慢;能用打击乐器按节奏为歌曲伴奏;能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教学重、难点能够用柔美抒情的声音演唱《可爱的小象》感受并了解音乐的快慢。教学过程师生问好同学们好!老师您好!二、课堂导入1、谜语导入:给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吧!听好了: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你们猜是什么动物?学生:(大象,小象、象)2、识象: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小象长什么样子吗?下面,我们就进一步去认识一下小象。(切幻灯片)小象以嫩叶,野果,野草,野菜,嫩竹等植物为食,是纯粹的素食主义者。图片上的就是小象,那小象到底有多大呢?(切幻灯片)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活动,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这是不是和我们小朋友的家庭有点像呢?妈妈负责照顾我们,爸爸负责保护我们!3、编一编:那如果让你们来形容小象,你们会怎么形容呢?小 象 小 象 (怎么样?)的小象,(可爱)小 象 鼻 子 (怎 么 样?),(长又长)走 起 路 来 (怎 么 样?)。(稳又稳)三、聆听歌曲初听聆听。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一首歌曲,它就是这样去形容小象的,它的名字叫做《可爱的小象》,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拍拍手。(播放录音,教师引导学生拍手,感受歌曲速度。)复听歌曲变化节奏拍手。刚才大家从头到尾都是按照一个节奏去拍手的,那现在老师想让同学们在这个节奏的基础上做一点变化。我们按照X -|X -|X X|X X|(1,2,1234)的节奏去拍手(带领学生练习一下)。播放录音,跟录音拍手,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拓展练习1、认识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出示图片)同学们知道这两个乐器吗?这是我们在音乐课中最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叫做碰铃和响板。碰铃又叫碰钟,其形状像两个小杯子,铃底有孔系绳穿连,靠两个互击发声。响板由一对贝壳形状的扁木片构成,利用两片响板撞击发声。(出示实物并示范演奏)2、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由于乐器数量有限,老师想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一下,有谁想要试一试这两个乐器的?我们就按照刚才拍手的1,2,1234的节奏来伴奏。碰铃伴奏1,2;响板伴奏1234。同学们,你们说他们表现的好不好,那老师这里准备了几个可爱的小动物贴纸,我们奖励这几位小朋友好不好,大家掌声鼓励一下。设问。听了这么多遍歌曲,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只小象是来自于哪个民族?(傣族)认识傣族。傣族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住在具有民族特色的竹楼里他们喜欢孔雀,他们会跳孔雀舞;他们也喜欢大象,还把大象当做他们的吉祥物,他们有著名的象脚鼓。由此可知,傣族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结合图片,让学生感受傣族风土人情)五、学唱歌曲1)逐句教唱,随伴奏下面老师唱一句,你们跟唱一句好不好。2)解决易错部分反复练习3)齐唱,随伴奏同学们都会了吗?我们一起来完整演唱一遍。4)接龙唱,随伴奏进行设问:同学们,这首歌一共几句歌词呀,那在每一句歌词中你们听出来有的唱的快,有的唱的慢了吗?比如第一句,(教师示范演唱)哪里唱的快,哪里唱的慢呀?(学生回答)那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呢?(学生回答)现在,老师想把同学们分为两组,我们来接龙唱,你们知道什么是接龙吗?对,就是这个唱完那个唱。那老师想让第一组演唱慢的部分,第二组演唱快的部分(跟录音)。那现在如果第一组和第二组换过来,大家还能不能唱的像刚才那样好呢?(跟录音)六、重难点突破1、了解音乐的快慢:根据图片给出的两只小动物(兔子和乌龟),同学们,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你们说兔子和乌龟那个跑到快呢?根据音乐节奏较慢和较快分别给出两行节奏:1、 X X | X X||2、 X X X X | X X X X ||1)、在这两行节奏中,每一个X我们都可以念作“Da”并拍一下手,2)、接下来,老师先示范一下,同学们感受哪一个比较快,哪一个比较慢。(学生回答)3)、慢的就像小乌龟在爬,小乌龟是怎么爬的同学们能学一学吗?快的就像小兔子在跳,那小兔子又是怎么跳的呢?同学们表演的都非常的形象,那么现在我们不念“Da”(切幻灯片)我们把第一个节奏念作“爬”并学习小乌龟的动作,第二个节奏念作“跳”并作出小兔子的动作。老师拍手为大家伴奏好不好?第一个…第二个…了解减时线同学们,你们知道第二个节奏为什么要唱的快吗?其实是因为它下面的横线。在基本音符下方加记一条短横线,表示缩短这个音符时值的一半,这类加记在音符下方,使音符时值缩短的短横线,叫做减时线。X为一拍,X为半拍。一拍演唱╲╱这么长,半拍演唱╲这么长。也就是说半拍的长度是一拍的一半。舞蹈编创下面请同学跟老师学习几个简单的动作,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舞蹈起来吧!课后反思一年级的孩子们很是配合,互动起来非常好,课堂气氛相当好,课堂纪律也不错。我认为这是和教师的认真备课无法分开的。在备课中,我一直考虑到“音乐的快慢”这一知识点的渗透,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加形象的理解,我就想到运用小动物奔跑的快慢来解释。但是在讲解难点时运用了过多的音乐专业术语,导致有的孩子听的不是太懂。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当多运用形象的解释,循序渐进的渗透音乐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