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论语》十二章(学生版)1.(Z20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二联)自古以来,许多名人的名字都取自《论语》中的名句,如现代美学家王朝闻,其名字源于《论语》 中 “ , ” 句。2.(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二模)《论语·雍也》中“ , ”两句说明君子既不能过于鄙俗,也不能过于浮夸。3.(合肥市六校联盟 2024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论语》的魅力在于简短而直白的对话,阐述了做人、致仕、治国等方方面面,如“ , ”(《论语·学而》)就是在阐释君子勤勉力行、向善向上的精神风貌。4.(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论语·八佾》中“ , ?”两句,用反问语气,强调人如果没有仁义之心,那么就无法对待礼。5.(武汉市2024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在成人礼上,校长引用《论语》“ , _”两句,寄语同学们“为学”要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6.(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二模)要营造和谐的社会,人们就应按照《论语 卫灵公》中“ , ”两句的教导去做,以己度人,不能强人所难。7.(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过多讲究饮食与居处,要勤奋努力、修正自我,做到“ , ”,这才是真正的好学。8.《论语·雍也》中,探讨了“文”与“质”的两句是“ , ”。9.(2024届福建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论语·学而》中,孔子以君子“ , ”这两种生活的追求,引出对热爱学习的表现的探讨。10.(2024届江苏省名校联盟2月新高考调研)深受核危害的日本居然要往太平洋里排放核废水,这不禁让我们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 , 。”11.(2024安徽池州一模)在《论语·雍也》里,孔子认为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是“ ,”。12.(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小窗幽记》中说:“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 , ”。13.(2024年哈师大附中高三三模)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相到《论语·里仁》中的“ , ”。14.君子好学的表现是多样的,在《论语·学而》中从吃和住两个方面指出了君子好学的表现的两句是“ , ”。15.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 , ”。16.(202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是要求自己“ , ”,这样做就称得上“好学”了。17.(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监二)小刚觉得自己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想找一句能时刻警醒自己的名言,孟老师建议他选用《论语·里仁》中的“ , ”。18.(2024年山东烟台新高考Ⅰ卷模拟试题)《〈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 ”。19.(2024安徽滁州二模)古人在诗文中经常表达对君子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小人的鄙夷,如《<论语>十二章》中的“ , ”。2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21.(2024天津三模)红色电影《1921》中革命者李达说:“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他凝重的神情和扎心的话语让我深感“ , ”(《〈论语〉十二章》)一语的份量,每一个有志之士都应当担负起民族国家的希望。22.(2024届江西省九江十校高三二联)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追求饮食的温饱和居住的安逸,而应“ , ”,这样才称得上“好学”。23.(2024河南模拟预测)《〈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好学”有自己的标准。阐述说话谨慎、做事勤勉,并向有道德的人看齐的两句是:“ , 。”24.在《<论语>十二章》中,“ , ”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25.《论语·里仁》中“ , ”两句,孔子提出了以正面形象作指引,以反面形象作镜鉴的修养方法。26.“敏而好学”是宝贵的求学精神。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告诉我们,做到“ , ”,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27.(2024·天津红桥·二模)孔子《〈论语〉十二章》中的“ , ”两句话,表达出了追求理想而不惜生命的精神。28.《论语·里仁》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两句是“ ,”。29.(2024湖南长沙一模)有人认为只要事情能够做好,不一定非得亲自出马。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 , ?”来劝说,要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30.(2024陕西商洛三模)青年如初升红日,肩负着伟大复兴的重责,应当以《〈论语〉十二章》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3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32.(2024江苏模拟预测)青年人必须有远大志向和坚强意志,因为他们承担着历史使命,肩负着时代责任,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就指出“ , ”。3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语句是: , 。34.(2024江西上饶一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论语〉十二章》中也有类似的语句“ , ”。35.(2024海南一模)由《论语·里仁》中孔子所说的“ , ”两句话,可以联想到唐太宗曾说过的“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36.(2024河南一模)《〈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指出了志向和使命的关系,被历代仁人志士引为座右铭。37.《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38.(2024四川成都二模)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用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的话来表达就是“ , ”。39.(2024新疆二模)《〈论语〉十二章》中告诫人们要学会以人为镜,优则学之,劣则思之的句子是: , 。40.(2024重庆一模)红色电影《1921》中革命者李达说:“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他凝重的神情和扎心的话语让我深感“ , ”(《<论语>十二章》)一语的份量,每一个有志之士都应当担负起民族国家的希望。41.(2024山东潍坊二模)《论语·雍也》中“ , ”两句说明君子既不能过于鄙俗,也不能过于浮夸。42.(2024山西晋中一模)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与《<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表达了相近的意思。43.(2024安徽二模)要营造和谐的社会,人们就应按照《论语 卫灵公》中“ ,”两句的教导去做,以己度人,不能强人所难。44.(2024河北沧州二模)《论语·泰伯》中的“ , ”两句,表达了每一个有志之士要担当大任就应当志向远大,意志坚强。4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 ,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46.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自勉。47.(2024北京东城二模)毕业前夕,小东找到老师,希望老师给自己题写寄语。老师以《论语》中“ , ”鼓励他多向别人学习借鉴,不断进步。4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 。49.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50.《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能做到的两句是“ , ”。51.《论语》中孔子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能者的长处,反省自己的错误的语句是: , 。52.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 ,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 。53.《<论语>十二章》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表达的意思相似并成为后世儒生修身养德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 ”。《论语》十二章(教师版)1.(Z20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二联)自古以来,许多名人的名字都取自《论语》中的名句,如现代美学家王朝闻,其名字源于《论语》 中 “ , ” 句。【答案】朝闻道,夕死可矣。2.(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二模)《论语·雍也》中“ , ”两句说明君子既不能过于鄙俗,也不能过于浮夸。【答案】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3.(合肥市六校联盟 2024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论语》的魅力在于简短而直白的对话,阐述了做人、致仕、治国等方方面面,如“ , ”(《论语·学而》)就是在阐释君子勤勉力行、向善向上的精神风貌。【答案】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4.(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论语·八佾》中“ , ?”两句,用反问语气,强调人如果没有仁义之心,那么就无法对待礼。【答案】人而不仁,如礼何?5.(武汉市2024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在成人礼上,校长引用《论语》“ , _”两句,寄语同学们“为学”要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答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6.(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三二模)要营造和谐的社会,人们就应按照《论语 卫灵公》中“ , ”两句的教导去做,以己度人,不能强人所难。【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过多讲究饮食与居处,要勤奋努力、修正自我,做到“ , ”,这才是真正的好学。【答案】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8.《论语·雍也》中,探讨了“文”与“质”的两句是“ , ”。【答案】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9.(2024届福建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论语·学而》中,孔子以君子“ , ”这两种生活的追求,引出对热爱学习的表现的探讨。【答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0.(2024届江苏省名校联盟2月新高考调研)深受核危害的日本居然要往太平洋里排放核废水,这不禁让我们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 , 。”【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2024安徽池州一模)在《论语·雍也》里,孔子认为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是“ ,”。【答案】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12.(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小窗幽记》中说:“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 , ”。【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3.(2024年哈师大附中高三三模)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相到《论语·里仁》中的“ ,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4.君子好学的表现是多样的,在《论语·学而》中从吃和住两个方面指出了君子好学的表现的两句是“ , ”。【答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5.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 , ”。【答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6.(202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而是要求自己“ , ”,这样做就称得上“好学”了。【答案】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7.(202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监二)小刚觉得自己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想找一句能时刻警醒自己的名言,孟老师建议他选用《论语·里仁》中的“ ,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8.(2024年山东烟台新高考Ⅰ卷模拟试题)《〈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 ”。【答案】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19.(2024安徽滁州二模)古人在诗文中经常表达对君子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小人的鄙夷,如《<论语>十二章》中的“ , ”。【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答案】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1.(2024天津三模)红色电影《1921》中革命者李达说:“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他凝重的神情和扎心的话语让我深感“ , ”(《〈论语〉十二章》)一语的份量,每一个有志之士都应当担负起民族国家的希望。【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2.(2024届江西省九江十校高三二联)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追求饮食的温饱和居住的安逸,而应“ , ”,这样才称得上“好学”。【答案】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3.(2024河南模拟预测)《〈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好学”有自己的标准。阐述说话谨慎、做事勤勉,并向有道德的人看齐的两句是:“ , 。”【答案】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4.在《<论语>十二章》中,“ , ”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答案】朝闻道,夕死可矣。25.《论语·里仁》中“ , ”两句,孔子提出了以正面形象作指引,以反面形象作镜鉴的修养方法。【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26.“敏而好学”是宝贵的求学精神。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告诉我们,做到“ , ”,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答案】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7.(2024·天津红桥·二模)孔子《〈论语〉十二章》中的“ , ”两句话,表达出了追求理想而不惜生命的精神。【答案】朝闻道,夕死可矣。28.《论语·里仁》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两句是“ , ”。【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9.(2024湖南长沙一模)有人认为只要事情能够做好,不一定非得亲自出马。你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 , ?”来劝说,要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答案】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0.(2024陕西商洛三模)青年如初升红日,肩负着伟大复兴的重责,应当以《〈论语〉十二章》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 ”和“ ”。【答案】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32.(2024江苏模拟预测)青年人必须有远大志向和坚强意志,因为他们承担着历史使命,肩负着时代责任,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就指出“ , ”。【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语句是: , 。【答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4.(2024江西上饶一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论语〉十二章》中也有类似的语句“ , ”。【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5.(2024海南一模)由《论语·里仁》中孔子所说的“ , ”两句话,可以联想到唐太宗曾说过的“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6.(2024河南一模)《〈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指出了志向和使命的关系,被历代仁人志士引为座右铭。【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7.《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答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8.(2024四川成都二模)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用曾子在《〈论语〉十二章》中的话来表达就是“ , ”。【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9.(2024新疆二模)《〈论语〉十二章》中告诫人们要学会以人为镜,优则学之,劣则思之的句子是: ,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0.(2024重庆一模)红色电影《1921》中革命者李达说:“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他凝重的神情和扎心的话语让我深感“ , ”(《<论语>十二章》)一语的份量,每一个有志之士都应当担负起民族国家的希望。【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1.(2024山东潍坊二模)《论语·雍也》中“ , ”两句说明君子既不能过于鄙俗,也不能过于浮夸。【答案】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42.(2024山西晋中一模)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与《<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表达了相近的意思。【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3.(2024安徽二模)要营造和谐的社会,人们就应按照《论语 卫灵公》中“ , ”两句的教导去做,以己度人,不能强人所难。【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4.(2024河北沧州二模)《论语·泰伯》中的“ , ”两句,表达了每一个有志之士要担当大任就应当志向远大,意志坚强。【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 ,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答案】迩之事父,远之事君。46.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7.(2024北京东城二模)毕业前夕,小东找到老师,希望老师给自己题写寄语。老师以《论语》中“ , ”鼓励他多向别人学习借鉴,不断进步。【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 , 。【答案】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49.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0.《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能做到的两句是“ , ”。【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1.《论语》中孔子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能者的长处,反省自己的错误的语句是: ,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2.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 ,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 。【答案】吾止也,吾往也。53.《<论语>十二章》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表达的意思相似并成为后世儒生修身养德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 真题演练《论语》十二章(原卷版)—.2024-2025年新高考古文古诗专项训练.docx 18 真题演练《论语》十二章(解析版)—.2024-2025年新高考古文古诗专项训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