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民当家作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人民当家作主——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5)人民当家作主
易混易错:
1.各民主党派不等于人民政协,正确表述应为“响应中共中央号召,人民政协开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大调研活动,表明人民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2.居民委员会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街道办事处,是我国乡级行政区街道的管理机构,两者是不同的。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4.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能够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而不是居住的地方。
7.行使自治权的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即人大和政府,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8.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9.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我国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四项基本原则。
10.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浙江桐庐莪山畲族乡不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不拥有自治权。
11.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13.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4.民主国家的法律是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15.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是通力合作的友党,不是政治联盟。
1.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起草并深入调研、反复修改并最终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颁布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就是要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主张、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上升为国家意志。由此可见(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立法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党的主张、人民意志经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法制工作委员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字里行间洋溢着务实奋进,让代表们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奋勇前行,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由此可见( )
①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②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发挥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年1月11日至14日,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围绕“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听取地方情况介绍,与相关部门互动交流。全国政协视察团还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党外委员专题调研工作,听取了自治区全国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这表明全国政协( )
①作为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政协力量
③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科学民主决策
④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积极履行相关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年6月5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会议要求:人民政协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论述,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等,深入调研协商、加强民主监督,广泛凝聚共识。由此可见( )
①民主党派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政协通过协商式监督,推动党和国家重大改革举措的贯彻执行
③政协委员认真行使国家权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人民政协的工作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年3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二十一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订草案进行两次审议,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立法活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重要体现。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机关有权制定和修改法律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
③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立法的质量
④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程序和机制日趋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西藏自治区迎来民主改革65周年。6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从1959年的1.74亿元到2023年的2392.67亿元的跃升,2023年西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83元。西藏自治区之所以繁荣发展是因为( )
①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地区的高度自治
③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西藏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年,M省省长在新疆考察对接对口支援工作时强调,M省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度对接新疆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建设重点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需求,做细做实智力援疆、产业援疆、民生援疆、文化润疆各项工作。落实这些举措( )
①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有利于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③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内在要求
④有利于缩小各民族经济、文化差异,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年4月8日,广东省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议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广东省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做好援藏援疆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做好援藏援疆工作( )
①是保障少数民族发展权利的根本性措施
②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能够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济南市20件民生实事项目出炉
情景一 听“民声”定“民意”,票选20件民生实事项目
2024年1月10日至13日举行的济南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一项新议程成为会议亮点。人大代表通过审议研讨,对市政府提交的25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投票,选出了开通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0条、建设改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0个等20项民生实事项目。这是济南首次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
情景二 强“机制”保“民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法治化
2023年10月20日,为进一步推进民生实事票决制进入规范化、法治化,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对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为济南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法治保障。
情景三疏“通道”集“民意”,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前期的候选项目征集阶段,济南市政府通过新闻媒体、人大代表联络站、“我向市长说句话”等渠道向市民群众征集建议。从建议征集到候选项目确定,再到年度项目产生,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历时数月的“票决”流程实现着民生项目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群众从“置身事外”到“全程参与”、人大从“程序监督”到“实质监督”,展现出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泉城实践。
结合以上三个情景,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分析济南市票选民生实事项目是如何实现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逐年老旧、场地空间不足、综合配套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2021年,该村被纳入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区)项目。
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民主村社区积极探索出社区党委、区商圈办党支部、九龙城市更新公司民主村项目党支部引领辖区改造建设的共治新模式。社区以“大事共议、实事共做、难事共解”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共推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议事协商活动,制定和完善《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自治章程》等民主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机制。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项目党支部联合律师事务所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对居民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结合实际案例,以案释法,有效普及维权方法,引导居民遇事找法。社区举办“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利用家教家风传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内容,推动社区的更新改造。民主村还开创了“民主茶桌”,定期围绕一个基层治理主题,组织人大代表、居民代表、部门代表、企业代表等围坐一桌,共饮一杯茶、共商一件事,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了民主村社区居民生活的痛点和社区管理的难点。
2023年,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民主村社区焕发了新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民主村社区是如何焕发新活力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①说法错误。通过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过程,可以看出党的主张、人民意志经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②符合题意。材料中法律的出台经过了深入调研并反复修改完善才实现,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③符合题意。法制工作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个工作机构,它不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④说法错误。
2.答案:C
解析: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②④符合题意。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①排除。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③排除。
3.答案:C
解析:①: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①说法错误。
②:围绕“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听取意见建议,说明人民政协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自治区发展建设贡献政协力量,②说法正确。
③:材料中指出全国政协开展调研,听取情况介绍,与相关部门互动交流,强调的是参政议政职能,而非民主监督职能,③不符合题意。
④:围绕“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说明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开展专题调研,发挥协商民主独特优势,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4.答案:C
解析:①:材料中没涉及民主党派坚持党的领导,①排除。
②④: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入调研协商、加强民主监督,广泛凝聚共识,体现政协通过协商式监督,推动党和国家重大改革举措的贯彻执行,人民政协的工作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增进共识、促进团结,②④正确。
③: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政协委员不能行使国家权力,③排除。
故本题选C。
5.答案:D
解析:①:国家主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机关,其主要职权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家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救令、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代表国家接受外国使节等,不具有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立法机关,有权制定和修改法律,①说法错误。
②:全国人大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②说法错误。
③④: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订草案进行两次审议,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是立法活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重要体现。体现了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立法的质量,也说明我国人人主导立法工作的程序和机制日趋完善,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答案:B
解析:①③:西藏自治区之所以繁荣发展是因为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①③正确。
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地区的民族自治,而不是高度自治,②错误。
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西藏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而不是经济基础,④错误。
故本题选B。
7.答案:A
解析:①③:深度对接新疆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建设重点产业集群、科技创新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需求,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内在要求,①③符合题意。
②: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说法错误。
④:应尊重文化差异,不是缩小文化差异,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答案:C
解析:①:保障少数民族发展权利,从根本上讲需要大力发展经济,要依靠民族地区自力更生搞好当地经济,外来援助不是从根本上发展民族地区的做法,故①表述错误。
②③:做好援藏援疆工作,推动西藏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巩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故②③符合题意。
④:新型民族关系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形成,故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C。
9.答案:①人大代表认真履职,依法行使审议权、表决权,票选出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20件民生实事项目。(“市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通过票选选出了济南市20项民生实事项目。”)②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肩负人民重托,从建议征集到项目产生全程参与,吸民意、汇民智,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③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表决通过《关于加强对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保证民生实事项目的贯彻落实。④市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将制度优势转化成治理效能。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位。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人大代表通过审议研讨,对市政府提交的25项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进行投票,选出了开通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0条、建设改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0个等20项民生实事项目→可联系教材知识人大代表认真履职,依法行使审议权、表决权;
关键词②: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对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为济南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法治保障→可联系教材知识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
关键词③:从建议征集到候选项目确定,再到年度项目产生,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历时数月的“票决”流程实现着民生项目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群众从“置身事外”到“全程参与”、人大从“程序监督”到“实质监督”→可联系教材知识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肩负人民重托;
关键词④: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对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行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可联系教材知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将制度优势转化成治理效能;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0.答案:①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民主村社区焕发新活力提供组织保障。②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民主村社区更新过程中,居民广泛开展基层民主协商,积极主动地参与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顺利推进城市更新项目。③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民主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评选“最美庭院”提高居民的道德素养,推动民主村形成乡风文明和谐安定的社区。④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化解民主村社区居民生活痛点和社区管服的难点,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⑤民主村社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以民生为重,推进城市更新,使民主村社区焕发了新活力。
解析:本题为逻辑推导分析类题目,要求考生紧扣情境材料分析论证民主村社区如何焕发新活力的。学生需结合材料分层解读:
①材料“在民主村社区更新过程中,积极探索出社区党委、区商圈办党支部、九龙城市更新公司民主村项目党支部引领辖区改造建设的共治新模式。”——从党的领导和基层党组织的角度分析;
②材料“社区以‘大事共议、实事共做、难事共解’作为社区管理与服务共推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议事协商活动,制定和完善《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自治章程》等民主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运行机制。”——从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基层群众自治角度分析;
③材料“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党支部联合律师事务所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社区举办‘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利用家教家风传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内容,推动社区的更新改造”—从自治法治德治角度分析;
④材料“民主村还开创了‘民主茶桌’,定期围绕一个基层治理主题,组织人大代表、居民代表、部门代表、企业代表等围坐一桌,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了民主村社区居民生活的痛点和社区管服的难点”——从共商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格局角度分析;
⑤综合材料可概括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推进城市更新,使民主村社区焕发了新活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