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7)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1.2023年10月2日,“中国天眼”(FAST)又有新发现!基于“中国天眼”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76颗偶发脉冲星,包含目前人类已知脉冲星中最暗弱的一批脉冲星。这些特殊脉冲星仅在少数旋转周期中偶然辐射脉冲。“中国天眼”还探测了这些偶发脉冲的偏振信号。这项科学发现对于理解银河系中恒星死亡后的致密残骸及其辐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认识因克服条件的制约而具有上升性,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③客体因满足主体的需要而变得有价值
④人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合乎逻辑的推理和论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画最讲求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称为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感,谓之境界。”由此可见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画家们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之中,托物抒情,于是便有“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的意境。古人对意境的理解( )
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
②折射出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
③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④揭示了哲学上两个基本派别的分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嫦娥六号是中国嫦娥探月计划第六个探测器。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从嫦娥一号准确入轨到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的首次登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说明( )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现实条件限制
③人们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创造事物间的联系
④人能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这篇文章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得到党内外绝大多数人支持和拥护。这次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
①成功地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
③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
④为改革率先在城市进行提供了思想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跑遍全省11个市,走访25个县,在系统深入的调研中,逐步形成了“千万工程”的整体方案。20年来的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最终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画卷。材料表明( )
①反映社会存在的决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
③正确认识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④通过实践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伽利略认为,如果一切接触面都是光滑的,一个钢珠从斜面的某一高度静止滚下,由于只受重力,没有阻力产生能量损耗,那么它必定到达另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如果把斜面放平缓一些,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如果斜面变成水平面,则钢珠找不到同样的高度而会一直保持一种运动状态,永远运动下去。这说明( )
①提纯能够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
②简略化要注重概括性表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
③理想化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④分离环节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联合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研究,揭示了玉米父、母本杂种优势群趋同与趋异选择的遗传规律,解析了玉米基因组分化特征及其对杂种优势的贡献,为新时期玉米自交系创制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这体现( )
①人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②正确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③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④科学研究活动推动科技发展刷新世界本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度者,量与质的交汇点和分界线。下图为古代一种“欹(qī)器”,呈梭形,不能竖立,中间部分有两耳,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当里面空着的时候,器皿是斜的;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正所谓,“虚则敬、中则正、满则覆”。这启示我们( )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①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现事物的飞跃
②实践创新的高度依赖于观念更新的程度
③认识和把握规律,稳中求进、循序渐进
④坚持适度原则,不断淬炼“度”的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广西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桂战略、人才强桂战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具体举措 主要体现的哲理
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大力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升知识、技术、数据等因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示例: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实施科技“尖锋”行动,强化重点产业关键技术供给。聚焦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动力装备、高端铝合金新材料、绿色化工新材料、绿色高效平陆运河建设、现代特色农业七大领域,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①
遴选一批试点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各试点单位发挥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评价与应用转化相结合的有效模式,及时地将成熟的、可复制的科技成果评价有效模式向全区推广运用。 ②
广西深入实施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在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联合实验室和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 ③
针对广西新质生产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在体制机制、产业基础等方面挖掘自身优势,探索具有广西特色的发展模式。 ④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广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举措”所体现的哲理。
10.2024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走红的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共同作用的。
“天时”:后冬奥时代和后疫情消费的叠加,造就了冰雪旅游千载难逢的“天时”,哈尔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遇风口。当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冰雪,冰雪消费的能量骤然释放,它的火爆出圈也自然水到渠成。
“地利”:哈尔滨是文化底蕴厚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现代冰雪运动发源地。作为哈尔滨的城市IP,冰雪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或一个标识,它更像是哈尔滨的“文化芯片”,让这座城市更具辨识度、记忆点。
“人和”:哈尔滨市民“礼迎天下客、冰雪暖世界”的姿态和襟怀,展示出冰城人的热情好客,人人争当导游员,主动为“南方小金豆”免费提供接送服务和景区讲解服务,冻梨摆盘、广场搭建温暖驿站……全城开启“宠客”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对发展地方经济的启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神舟17号飞船由“神箭”长征2F火箭顺利发射升空,长征系列火箭的高可靠性再一次得到验证,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航天领域科学家对太空的认识具有真理性,②符合题意。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说明人们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实现飞天梦并为人类造福,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我国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不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①不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材料中科学家的论证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④错误。
2.答案:B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古人认为,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既尊重了世界的物质性,又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智慧,①③正确。世界本原的问题强调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古人对意境的理解是情与景的交融,并不能反映人们对世界本原的追问思考,②不符合题意。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④夸大了古人对意境的理解,说法错误,排除。
3.答案:B
解析:从嫦娥一号准确入轨到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的首次登陆,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说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①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不可以超越现实条件限制,②错误。人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错误。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的首次登陆,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说明人能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④正确。故选B。
4.答案:C
解析: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②③正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排除。改革率先在农村进行,④排除。
5.答案:C
解析:正确反映社会存在的决策才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①错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跑遍全省11个市,走访25个县,在系统深入的调研中,逐步形成了“千万工程”的整体方案,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决策的根本立足点,②符合题意。实践活动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③错误。20年来的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最终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画卷,说明通过实践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6.答案:B
解析:提纯就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①正确。简略化就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达,而不是概括性表达,②错误。伽利略的实验是在思维中设想理想化状态,这有利于人们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③正确切题。分离就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而不是“不考虑”,④错误。
7.答案:A
解析:科研团队经过研究揭示了玉米的遗传规律,说明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①符合题意。科研团队揭示了玉来的遗传规律,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玉米自交系创制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说明正确意识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②符合题意。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农科院研究所揭示了玉米父、母本杂种优势群趋同与趋异选择的遗传规律,为新时期玉米自交系创制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不涉及意识活动受客观规律的制约,③不符合题意。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不能被刷新,④说法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3:“虚则敬、中则正、满则覆”意思是:空着的时候会倾斜,装了一半水就会正,装满了水就会翻倒。这启示我们要认识和把握规律,做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断淬炼“度”的智慧, 34符合题意。
1:材料强调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同时要坚持适度原则,不体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和实现事物的飞跃,1与题意不符。
2:实践创新的高度决定观念更新的程度,而不是依赖于观念更新的程度,2错误。 故本题选D。
9.答案: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抓住主要矛盾。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广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举措”所体现的哲理。属于体现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强化重点产业关键技术供给;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可联系主要矛盾。
有效信息②:遴选一批试点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评价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各试点单位发挥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向全区推广运用→可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有效信息③:广西深入实施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和“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在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联合实验室和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文交流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可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有效信息④:针对广西新质生产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在体制机制、产业基础等方面挖掘自身优势,探索具有广西特色的发展模式→可联系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10.答案: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地方经济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哈尔滨火爆出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依托自身丰富的冰雪资源,结合市场需求,打造出特色冰雪旅游产品。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发展地方经济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哈尔滨火爆出圈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游客至上,赢得了游客认可。③发展地方经济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尔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抓住机遇,打造“冰雪之城”刺激消费,旅游市场火爆。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对发展地方经济的启示。属于启示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2024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走红的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可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地方经济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角度,说明哈尔滨火爆出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依托自身丰富的冰雪资源,结合市场需求,打造出特色冰雪旅游产品。
有效信息②:哈尔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遇风口,冰雪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或一个标识,它更像是哈尔滨的“文化芯片”,让这座城市更具辨识度、记忆点→可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角度,说明哈尔滨火爆出圈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游客至上,赢得了游客认可。
有效信息③:后冬奥时代和后疫情消费的叠加,造就了冰雪旅游干载难逢的“天时”。哈尔滨是文化底蕴厚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现代冰雪运动发源地。哈尔滨市民“礼迎天下客、冰雪暖世界”的姿态和襟怀,展示出冰城人的热情好客,人人争当导游员,主动为“南方小金豆”免费提供接送服务和景区讲解服务,冻梨摆盘、广场搭建温暖驿站→可从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角度,说明尔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抓住机遇,打造“冰雪之城”刺激消费,旅游市场火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解答本题,考生可根据设问要求,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