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部署。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将推动国内市场由大到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哲学上看,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是因为(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合②联系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③通过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事物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年4月8日晚,备受瞩目的《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如期举行。俞鸿儒,这位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用一生的时间潜心研究风洞技术。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了试验。作为试验的主要设计者,他却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展现了一位科学家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这启示我们( )①要做价值的创造者,不要做价值的享受者②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才能越走越远③要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④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年11月30日,湖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查批准了《株洲市萍水河——渌水流域协同保护条例》。同一天,江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也审查批准了《萍乡市萍水河——渌水流域协同保护条例》。紧锣密鼓的修法工作,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这表明( )①上层建筑的变革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②改革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积极调整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社会意识的变化总会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目前,我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组建的立体化监测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不断赋能的作业指挥,高炮、无人机等组成的高端装备。2022年,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累计增加降水约398亿吨,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提高到65万平方公里……千百年来“呼风唤雨”这种只在神话中才有的超能力,已然成为现实。人工影响天气( )①借助了科技力量,说明先进作业工具是人类提升“耕云播雨”本领重要依托②利用了自然规律,佐证了遵循事物运动规律会让天气朝着人类预定方向发展③改造了物质世界,诠释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④验证了人们可以任意地将自在事物联系转化为人为事物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新质生产力”成为2024年全国两会热议的关键词。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放弃传统产业,而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应( )①处理好与传统生产力的关系,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②坚持矛盾主次方面相结合,更好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与转型③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打通发展束缚堵点④把握矛盾问题精髓,挖掘自身潜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4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擘画了更加清晰的路线图。“看准了就抓紧干”。中部各省一以贯之抓好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不断取得发展新成效。由此可见(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会根据主体的情况变化而发生变化②坚持正确认识能够指导实践达成预期目标,实现发展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通过普遍性体现出来④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优化支付服务提出六大任务。其中一项任务是更好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以方便不同人群的支付需求,规模以上的大型商圈、旅游景区、文娱场所、酒店住宿等重点场所必须支持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样化支付方式。从哲学角度看,发布该《意见》原因在于(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②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高铁列车能以高速度而驰名,一个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头部创新性的使用流线型设计。在高寒动车组车头外形设计上,运用仿生手法,以奔驰的骏马作为造型来源。头型演变自马头,提取骏马的速度与力量感。在技术上,重点解决了大断面条件下列车的气动减阻和降噪、大侧风条件下列车运行的稳定性问题。由奔腾的骏马到具有流线型高铁车头( )“骏马”造型的演变①运用了联想思维的方法,为实现中国高铁速度与稳定统一提供了一种方案②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需要通过大量实地试验提高其可靠性③充分发挥了思维的概括性,摸清了骏马与减少空气阻力的关系④说明科学家的创新活动依赖于生物科学领域的创新理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干预和治疗,推进健康老龄化,2023年9月20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指导下,人民健康、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联合开展了“2023阿尔茨海默病健康科普行动”,并发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而且是进行性发展,早期非常容易被忽视。虽然大众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有所了解,但目前对于早期干预的认知普遍不足,容易错过治疗的“黄金窗口期”,与此同时,临床上长期面临的“精准诊疗手段稀缺,临床缺医少药”的困局。报告显示,近半数患者和家属对现有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效果并不满意。据此,有人悲观表示:“人类或许永远无法战胜阿尔茨海默病。”请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注重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材料一 话剧《诚信老爹》是根据“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最美浙江人”吴乃宜“子债父还”的真人真事改编创作。主创团队为更好地讲好身边故事,排演好这部戏,多次到苍南采风采访,收集了很多宝贵又详实的资料。该剧反映了一个普通老百姓、一个小人物、一个憨厚渔民的事迹,展现了温州人“海岳尚可倾,如诺终不移”的诚信精神,用行动践行着“一诺千金、诚信是金”的新时代温州人民本色。该剧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起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感。材料二 开展调查研究,就要到田间地头去闻空气、沾沾泥土,到群众家里去坐坐板凳、唠唠家常,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掌握第一手资料,摸实况、问实情、干实事。开展调查研究,要抓住典型,分析问题成因,要把实事求是贯穿于调研全过程.开展调查研究,要做计划、列任务、拉单子,做到有方向、有目标、有重点。既要统筹规划,又要有的放矢、精准发力。(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说明话剧《诚信老爹》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中“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知识,阐述调查研究对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事物发展的状态等。《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向生产关系,其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部署是通过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正确;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体现出在渐进中实现飞跃、通过量变实现质变,④正确。题干中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向生产关系,而不是上层建筑,没有体现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①错误;联系具有条件性,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更不能说任何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②错误。2.答案:C解析: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①错误。俞鸿儒,用一生的时间潜心研究风洞技术,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了试验,这启示我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才能越走越远,②正确。要为社会创造财富,并非是物质财富,③错误。俞鸿儒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下,攀登了科学的高峰,这启示我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正确。故本题选C。3.答案:A解析:①:法律法规的完善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湖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和江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的做法,体现了上层建筑的变革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①符合题意。②:紧锣密鼓的修法工作,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这表明改革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符合题意。③:材料表达的是上层建筑的变革,不是生产关系的变革,③不符合题意。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变化有时先于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4.答案:B解析:①③:我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人工影响天气借助了科技力量,说明先进作业工具是人类提升“耕云播雨”本领的重要依托,同时诠释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①③符合题意。②:人工影响天气利用了自然规律,但并不是让天气朝着人类预定方向发展,②排除。④:联系是客观的,在尊重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不是任意地转化,④排除。故本题选B。5.答案:B解析:①: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放弃传统产业,而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体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处理好与传统生产力的关系,故①正确。④:各地要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也就把握了矛盾问题的精髓,故④正确。②:材料没有体现矛盾的主次方面,故②排除。③:材料强调的是生产力,未体现生产关系,故③排除。故本题选B。6.答案:B解析:②④: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擘画了更加清晰的路线图,说明坚持正确认识能够指导实践达成预期目标,实现发展;中部各省一以贯之抓好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不断取得发展新成效,可见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④符合题意。①:材料体现了要坚持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以及系统优化的方法,未体现认识具有反复性,①排除。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体现出来,③错误。故本题选B。7.答案:D解析:③④:国务公厅发布《意见》主旨是方便消费者便捷支付,对一些老年人不方便移动支付的,服务提供方也要提供银行卡、现金支付等多样化的支付方式,从哲学角度看,在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因此③④正确。①:材料不强调整体的地位,该选项不是设问原因,①排除。②:材料设问强调为什么要发布该《意见》,该选项不是设问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8.答案:A解析:①②:在高寒动车组车头外形设计上,运用仿生手法,以奔驰的骏马作为造型来源。头型演变自马头,提取骏马的速度与力量感。从中可以看出“骏马”造型的演变运用了联想思维和类比推理的方法为实现中国高铁速度与稳定统一提供了一种方案这一方案自然需要通过大量实地试验提高其可靠性,故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体现思维的概括性,故③不符合题意。④:科学家的创新活动需要生物科学领域的创新理论的指导,但不是依赖于创新理论,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9.答案:①认识受到主客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和知识水平等条件的限制。阿尔茨海默病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因此人类战胜阿尔茨海默病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会不断深化。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也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最终有可能会战胜阿尔茨海默病。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为辨析类,要求评析“人类或许永远无法战胜阿尔茨海默病。”知识限定为认识论的有关知识,需要结合设问观点,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等知识,找出观点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并分析其原因。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阿尔茨海默病起病隐匿,而且是进行性发展。目前对于早期干预的认知普遍不足,容易错过治疗的‘黄金窗口期’,与此同时,临床上长期面临的‘精准诊疗手段稀缺,临床缺医少药’的困局→可联系认识受到主客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说明观点具有合理性,关键词②:有人认为,人类永远无法战胜阿尔茨海默病→可联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说明观点的不合理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10.答案:(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念、群众路线。话剧《诚信老爹》立足群众生活和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话作品。(2)①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对于获得对事物全面而具体地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②只有调查研究,才能掌握一手资料、把握实际情况,形成感性具体的认识。③只有调查研究,抓住典型分析成因,才能从整体中抽取部分的本质规定性认识,推动认识由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④只有调查研究,才能统筹规划,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实现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解析:(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要求说明话剧《诚信老爹》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需要调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关键信息从原因角度进行具体解释。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话剧《诚信老爹》是根据“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最美浙江人”吴乃宜“子债父还”的真人真事改编创作。主创团队为更好地讲好身边故事,排演好这部戏,多次到苍南采风采访,收集了很多宝贵又详实的资料→可联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方法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问的设问要求阐述调查研究对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将“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有关知识与材料信息进行有机融合即可。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①: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掌握第一手资料→可联系初步形成感性具体的认识。关键信息②:要抓住典型,分析问题成因→可联系推动认识由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关键信息③:要做计划、列任务、拉单子,做到有方向、有目标、有重点。既要统筹规划,又要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可联系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实现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