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分析

资源简介

( 第六)单元教学分析
一、单元内容地位作用、结构分析
(一)单元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在第二学段中明确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二)单元内容结构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精读课文。无论是文本内容的选择,课后习题的设计,还是语文园地的安排都紧紧围绕着“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一语文要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逐步推进。
本单元以“童年”为人文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次口语交际,一次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牛和鹅》记叙了“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还被鹅欺负,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站在正确的角度,以实事求是的眼光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畏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的道理。《-只窝囊的大老虎》记叙了“我”童年在-一次班级演出时上台扮 演老虎的经历,文章充满童真童趣。《陀螺》一文以 “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自己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说明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表达了对陀螺的喜爱之情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二、单元目标和重点分析
(一)单元重要思想方法及其具体体现
本单元的课文均与童年生活有关,而学生正处于童年阶段,因此对这一主题会较容易理解。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中,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感情,再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对文本的阅读中感悟童真,感受童趣。其次,本单元侧重于让学生用文字批注自己阅读时的收获、困惑、见解。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课 文进行文字批注,并利用这些批注进一步理解课文。要让学生感受到边阅读边批注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而不只是为了学习批注这种方法。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批注的方法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外把这种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习惯。最后,要注意加强单元间的整合。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贯穿在整个单元的各个部分,教学时要进行整体思考,恰当把握各项内容。
单元重点、难点及其突破办法
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单元重点词语。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感情。尝试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记一次活动, 把活动过程写清楚。
(三)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及单元目标设定
课标对单元内容要求 单元目标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写字规范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单元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4.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感情。
5.尝试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记一次活动,把活动过程写清楚。
6.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单元内容分解与重组及其依据
本单元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精读课文,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文章内容,学习边阅读边做批注的方法。第二部分是口语交际,引导学生将从本单元课文中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迁移,并通过创设情境提炼出安慰别人的方式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锻炼口语表达应对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第三部分是习作例文,指导学生借鉴写作范例,学习习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完成单元习作,培养完成单元习作所需要的写作能力。最后是语文园地,教给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学习方法,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学习语文,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巧妙,学会使用一些俗语或格言,积累语文知识。
三、课时内容要点分析与目标设定
各课时内容要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 各课时目标设定 各课时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识写生字 明确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做批注。 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明确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做批注。 从文本出发,将作者做的批注进行分析归类。
识写生字 学会“边阅读边批注”,能从不能角度对文章做批注。 通过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并与同学交流。 自主批注后,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批注内容,并尝试互相帮助解决。
在体会较深的地方做批注。 通过默读课文,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做批注并与同学交流。 结合精读课文,在体会较深的地方做批注。并通过梳理的句子,体会“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锻炼口语表达应对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提炼出安慰别人的方式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 引导学生将从本单元课文中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迁移,并通过创设情境提炼出安慰别人的方式方法
学会捕捉精彩镜头,把所见、所听、所想写进自己的文章里,让学生在感受游戏快乐的同时学会作文。 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游戏过程,即学会运用场面描写。 引导学生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让学生留意游戏的规则和同学们做游戏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再把这个游戏的过程记录下来。
四、单元作业分层设计与学习评价建议
主要分为“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综合性作业”三个板块。基于单元一体化的视角,各板块的作业既独立承担功能,又相互联系,梯度推进,形成完整统一的作业体系,促进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
基础性作业:
一、结合语境写词语。
1.他十分wán qiánɡ(    ),rèn pínɡ(    )敌人怎么严刑拷打,他也不肯屈服,敌人hèn bu de(     )杀掉他,却也为他的pǐn ɡé(    )所折服。
2.他dà ɡài(    )逃走的时候shuāi dǎo(    )受了伤,伤口已经kuìlàn(    )。直到看到部队,他才支撑不住hūn mí(    )过去。
二、词语练习。
1.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  )舞(  )蹈   无(  )无(  )   兴致(  )(  )
通(  )达(  ) (  ) 头(  )气 (  )心(  )手
(1)上面词语中互为反义词的是      和      。
(2)选词填空。
①经过几天的训练,这个工具他已经使用得      。
②他常常      地生气,真是莫名其妙。
2.补充八字成语,再选词填空。
尺有所短,      。    机不可失,      。
      ,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      。
      ,驷马难追。       ,比下有余。
(1)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要记住“          ”,千万不能错过。
(2)不要以为这小小的错误不要紧,要记住“            ”。
(3)我们说话一定要注意分寸,因为“             ”。
提升性作业:
阅读《陀螺》选段,完成练习。
  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
结合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      )
(2)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      )
2.用“  ” 画出描写叔叔送给“我”的陀螺的样子的句子。
3.选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拿到陀螺时    ——看到滚珠时      ——被嘲笑时       。(用文中词语回答)
4.结合全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综合性作业
一只小鸟
冰心
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士,它的毛羽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zhōu)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感,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脆和柔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
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
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小鸟和孩子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孩子们被小鸟的歌声吸引→( )→( )
2.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并填空。
(1)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拌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句子中的“自然”指的是什么?用“______”画出来。从句子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的小鸟。
(2)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箭也似的飞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只老鸟“接住了它,衔上巢去”时心情是的,如果它们会说话,它们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动物也有爱,作者借两只老鸟对小鸟的爱,歌颂了亲情的伟大
B.作者是要告诉打小鸟的小朋友们,美好的事物人人都爱,但应该知道怎样去爱——爱应该是伟大的,不应该是自私的
C.我们要爱小动物,爱大自然
D.严厉地批评那些打鸟的孩子,他们的行为太残忍了
4.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那些打小鸟的孩子说些什么?
单元检测作业分为“识字与写字”“学习多角度写批注”“运用批注方法,尝试独立阅读”三个模块。
评价坚持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多样性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力求多元化评价,以巩固知识与技能,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品德修养,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