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唱歌 我们是春天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西师大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唱歌 我们是春天 教案

资源简介

教案:小学音乐(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单元:唱歌
课题:《我们是春天》
课时:1课时(40分钟)
一、教学目标(展开):
1. 知识与技能:
- 准确学习歌曲《我们是春天》的曲调,掌握歌曲的音高和节奏
- 理解并记忆歌词内容,能够流畅地唱出整首歌曲
- 了解歌曲的结构,识别主歌和副歌部分
- 掌握歌曲中的跳音演唱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增强对歌曲的感知和理解
- 运用模仿法和分段练习法来学习歌曲
-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和参与度
- 通过比较和评价,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 通过歌曲,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和互助意识
- 通过音乐表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展开):
重点:
1.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 特别注意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
- 掌握副歌部分的旋律变化
2. 理解歌词内容,体会歌曲表达的春天意境
- 解析歌词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深入理解歌词含义
难点:
1. 歌曲中的跳音处理
- 重点讲解和练习跳音的演唱技巧
- 通过对比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跳音和连音的区别
2. 歌唱时的情感表达
- 指导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调整声音的情感色彩
- 结合肢体语言,增强歌唱时的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展开):
1. 多媒体设备:
- 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 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提前调试音量和画面
2. 音乐资源:
- 歌曲《我们是春天》的原唱音频
- 歌曲的伴奏音频(包括完整伴奏和分段伴奏)
- 歌曲的曲谱(可显示在PPT上)
3. 视频和图片资源:
- 春天主题的高清图片集(包括花草、鸟语、春风等元素)
- 短片:展示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制作包含歌词的PPT,每页配以相应的春天意境图片
4. 教具:
- 小白板和马克笔(用于即时板书和学生互动)
- 节奏卡片(用于节奏训练)
- 颜色卡片(用于分组和互动游戏)
5. 学习单:
- 设计包含歌词、简谱和评价表的学习单,供学生使用
四、教学过程(展开):
1. 导入(5分钟)
a) 播放春天主题视频(1分钟)
- 选用画面优美、音乐动听的春天主题短片
b) 师生互动(3分钟)
- 提问:"同学们,视频中有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深刻?"
- 引导学生描述:如"绿油油的草地"、"盛开的花朵"、"飞舞的蝴蝶"等
- 追问:"这些景象给你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c) 引入新课(1分钟)
-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曲,它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这首歌的名字叫《我们是春天》。"
2. 新课讲解(25分钟)
a) 初次聆听(3分钟)
- 播放歌曲原唱音频,要求学生认真聆听
- 聆听后提问:
"这首歌的旋律给你什么感觉?"
"歌曲主要表达了什么内容?"
-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感受
b) 学习歌词(5分钟)
- 展示歌词PPT,全班齐读歌词
- 解释重点词语,如"萌动"、"绽放"等
- 分析歌词意境:
"为什么说'我们是春天的主人'?"
"歌词中用了哪些意象来描绘春天?"
- 引导学生理解歌词表达的乐观向上的主题
c) 学唱歌曲(12分钟)
- 分句教唱:
1. 教师先示范,学生模仿
2. 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
- 重点讲解跳音处理:
1. 展示含跳音的曲谱
2. 教师示范正确和错误的唱法,让学生辨别
3. 学生练习跳音片段
- 分组练习:
1. 将全班分为三组
2. 每组练习不同段落,然后轮换
3. 小组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议
d) 完整演唱(5分钟)
- 全班跟随伴奏完整演唱2遍
- 强调情感表达:
1. 提醒学生想象春天的景象
2. 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
3. 巩固练习(7分钟)
- 分组比赛:
1. 将全班分为两组
2. 每组轮流演唱一个段落
3. 评分标准:音准(5分)、节奏(5分)、情感表达(5分)
- 教师点评:
1. 指出每组的优点
2. 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
4. 总结(3分钟)
- 回顾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歌曲?"
"这首歌主要表达了什么?"
- 强调演唱要点:
"演唱这首歌时,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
- 布置作业:
1. 练习演唱《我们是春天》
2. 准备下节课的小组展示(可加入动作或道具)
五、板书设计:
(保持原设计不变)
六、随堂练习(展开):
1. 绘画表达:
- 在学习单上,根据歌词内容,画出你心中的"春天"场景
- 可以选择歌词中的一句话作为绘画主题
2. 创意编舞:
- 小组合作,为歌曲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
- 要求动作要能表现出歌曲的节奏感和春天的活力
3. 歌词创作:
- 模仿歌曲结构,尝试创作一句描述春天的歌词
- 鼓励学生在全班分享自己的创作
七、课后反思(展开):
1. 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 学生能否准确演唱歌曲?
- 对歌词的理解是否到位?
- 跳音的处理是否得当?
2.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视听结合的导入是否激发了学生兴趣?
- 分组学习和比赛是否提高了学习效率?
- 哪些环节可以改进,如何改进?
3. 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 是否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
- 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音乐表现力的提升:
- 学生的情感表达是否到位?
- 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情感?
- 是否需要增加更多的表演元素来提升表现力?
5. 时间管理:
- 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 是否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6. 个别学生的问题:
- 是否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特殊困难?
- 如何在下次课程中针对性地帮助这些学生?
这份详细的教案覆盖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各个方面。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互动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课后反思部分则有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