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天山之音——青春舞曲 教案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天山之音——青春舞曲 教案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青春舞曲》
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感受、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表现歌曲的多形式创作练习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掌握维吾尔族民歌的情绪特点,并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青春舞曲》。
2.尝试在聆听、模唱、讨论、创新中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表现歌曲的能力。
3.通过学习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及其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喜欢并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
教材分析:
拍、单乐段的歌曲,短小精练,一气呵成,旋律活泼 流畅,节奏具有鲜明的舞蹈性。感受体验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通过聆听、模唱、讨论、演唱、等活动体验和表现歌曲,加深学生对维吾尔族音乐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听、唱等音乐活动中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难点:掌握维吾尔族民歌特点,能准确掌握歌曲节奏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图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由于地域、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异,使人们在生活劳动中形成了自己浓厚的民族特色,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图片来了解一下新疆这个民族的特点。
设计意图:利用大屏幕充分展示新疆的图片、景色、特产,进而提高兴趣,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进一步了解风土人情及新疆舞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音画同步提高兴趣
出示图片民族信仰,服饰,小吃,土特产,
2、新疆的人们都能歌善舞,每逢喜庆、丰收时节,他们都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出示图片欣赏新疆舞、新疆风景)
新疆是这么美丽,让我们乘着去新疆的列车,去学习一首新疆歌曲吧。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首少数民族的民歌,请同学们听音乐,感受歌曲的风格是怎样的?旋律、节奏、情绪方面回答(多媒体播放音乐《青春舞曲》学生聆听)
(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明快,情绪热烈、欢畅、活泼、充满青春活力,具舞蹈性,它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表现人们热情奔放的性格)
设计意图:聆听模唱旋律,掌握情绪特点,解决难点。
2、大屏幕播放《青春舞曲》学生感受音乐的欢快美感。
3、节奏型练习
4、轻声唱(别的那呦呦)连贯,加重“别”的语气。
5、找一名同学有感情地读歌词,总结歌词中蕴含的道理。(时光易逝,青春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光阴)
6、带感情完整唱全曲。(速度快些,唱出积极、乐观、欢快的情绪)
7、试试以不同的方式演唱,
(1)齐唱(2)男女生分组演唱
8、老歌新唱,欣赏玖月奇迹《青春舞曲》。
四、知识拓展
1、介绍作者及作品加深体验
大屏幕展示作者图片及简介
(我给大家介绍一位重要人物,他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乐家,一生经历坎坷,却执着热爱西部音乐,搜集整理并改编了很多西部民歌,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
2、下面请欣赏几首他的著名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
设计意图:用直观感受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中国民歌的魅力。
五、歌曲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真正体验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我们要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喜欢并多唱民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喜欢新疆民歌,了解新疆音乐。
同学们,有一种说法很耐人寻味,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当你失去后,你才会发现其价值,那就是青春和健康。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让我们抓住大好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吧!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了,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充分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另外我找到了不足之处,如果在学习完歌曲之后,能让学生利用铃鼓等一些打击乐器为自己的演唱陪伴奏就可是是课堂更加丰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