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01PART核心素养【课标要求】课标内容 考查指向 1.阐述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 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的历史必然性。 必备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判断、探索时期取得的成就、结论和意义。关键能力: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和现代史事实,提高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学科素养:理解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历史意义,辩证看待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成就与经验教训,认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再能旧中国。核心价值:明确只有社会主义再能旧中国,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及失败原因,明确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才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从而让学生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形成对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政治认同;2.通过绘制时间轴,理解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科学分析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救不了中国;理解中国革命两阶段论的科学性;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件法宝及其内在联系,弘扬科学精神;3.通过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所经历的曲折,深刻的体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成果的来之不易。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努力做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课标要求】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教材分析】本框分两目:第一目“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分析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均已失败告终,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第二目“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各族人民进行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并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近代中国史,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史实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存在浅层理解和碎片化记忆的现象,尤其对历史史实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没有完成掌握。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要帮助学生通过探究议题情境,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和意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体现【教学方法】情境议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分析法等。【教学素材】利用多媒体,结合相关史实视频,通过情境设置,展开教学。02PART教学过程【教学策略】1.以“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为议题,探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2.依据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分析多种尝试终归失败的原因,理解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才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特色,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内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日趋没落,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2)外因: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2.结果: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3.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2.探索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和其他道路在中国走不通(1)探索复兴之路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这就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③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1)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2)五四运动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革命(1)过程: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2)意义: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3)中国共产党的道路及胜利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4)中国共产党的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性质与步骤(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2)中国革命分两个步骤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两个步骤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体现三个方面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就所属世界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对中国: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对世界: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底“新”在何处?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②“新”在领导权: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③“新”在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④“新”在所属革命范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03PART板书设计【板书设计】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2.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3.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斗争尝试失败后的结论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原因2.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04PART练习1.某班同学准备以“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为议题,探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路。下列探究活动具有科学性且符合这一议题要求的是( )①列举基本事实,反映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分析多种尝试终归失败的原因②可以脱离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特色,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③搜集相关历史资料,证实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才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④结合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证实生产力发展是否符合生产关系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谈不上“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性,有待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可见在当时( )A.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B.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需要毛泽东思想来指明方向D.国家工业化发展需要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制度3.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针对中华民族遭受的“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历史劫难,各种政治力量接连进行了反帝反封建斗争,但这些努力最终都失败了,引领与推进现代中国发展方向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我们党顺应历史大势,在讨论后力主“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的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现代化道路被历史证明“是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都赞成的,舍此没有第二条路走”,是推动中华民族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经道路。新中国的成立也极大地鼓舞和推动着许许多多受压迫民族赢得独立和新生的不平凡事业,给受压迫的民族以现实的启迪和感召。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1.B【详解】①:列举基本事实,反映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分析多种尝试终归失败的原因,能够说明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①正确。②: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能脱离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特色,②错误。③:搜集相关历史资料,证实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才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能够说明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③正确。④: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④错误。故本题选B。2.D【详解】A: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不符合题意。B:资本主义道路能否走得通的问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不符合题意。C:材料不涉及毛泽东思想指导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D: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谈不上“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性,有待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可见在当时国家工业化发展需要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制度,D正确。故本题选D。3.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感谢观看T H A N K 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